APP下载

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武乡县以党建“铁肩”勇挑“脱贫”重担

2019-11-18王梦然

支部建设 2019年4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贫困户攻坚

◎ 王梦然

2018年8月,武乡县丰州镇柳泉沟村一隅的移民新村里,6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国生露出笑颜,住进新房的一家人暖了心房,“感谢党的好政策,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喽!”

乡村小故事折射时代大变化,百姓新生活镌刻脱贫铿锵足音。

号角催阵,奋楫笃行!

眼下,老区大地正书写着一诺千金的脱贫答卷。“在这个伟大时代,有幸参与脱贫攻坚这一神圣事业,是人生之大幸!”武乡县委书记胡坚作出庄严承诺:“不拔穷根,绝不收兵。”

战鼓雷鸣,鏖战正酣!

全县730个基层党组织14748名党员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团结带领21万老区人民勠力前行,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飘扬在乡村沃野,一个个坚实的身影奔赴在前沿阵地。

思想引领打造脱贫“引擎”

千里寻经谋发展,他山之石可攻玉。武乡县先后多批次组织乡镇干部、县直部门负责人、帮扶工作队员分赴四川广安、江西井冈山、河南兰考、贵州六盘水、吕梁中阳、朔州右玉、忻州岢岚等地,汲取脱贫良方、淬炼实践经验,全县上下掀起了授业解惑、比学赶超的热潮。

思想引领是发展的总开关,唯有从思想上破题,方能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行稳致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新一届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暨“领头雁”集中培训班、农村“两委”主干脱贫摘帽应知应会知识培训班、干部驻村帮扶培训班……一期期培训,以强党性为基、提素质为要、促成长为本,补足精神之钙。

彻底根除贫困根源,要从激发贫困村、贫困户的自身原动力上找答案。当前,全县15个乡(镇、区),乡乡建起了“讲习所”;328个行政村,村村办起了“小夜校”。县有“大讲堂”、乡有“讲习所”、村有“小夜校”的立体格局,用一个个脱贫金点子,铺就了一条条致富好路子。

“一切听党话、跟党走,咱村脱贫之后是不是也该有新方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十九大报告中这句话是啥意思?”“大家种植上遇到的难题,可以去‘庄稼医院’问问诊。”从“脱贫攻坚大讲堂”开课,到“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从宣讲团深入基层聚人心,到曲艺文化走村入户引共鸣……武乡县大力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农村,采取各种方式、运用多种载体,让十九大精神在农家院坝、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党性教育从“源”头润泽心田,红色基因从“根”处赓续薪火,思想领路,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激发基层发展新动能。

夯实党建锻造坚强堡垒

“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

15座温室大棚内绿意充盈,25户村民住上了新房,村级光伏电站借光生金,送医送药上门惠及各家各户……短短一年半时间,监漳镇庙岭村换了新颜。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村集体成功“破零”,庙岭村实现整村脱贫。变化源自一个人,第一书记韩德宏扑下身子,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原在武乡县中医院任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的他在去年3月份被提拔为武乡县医保中心主任。

在扶贫攻坚中练兵选将,在选人用人上下足“绣花功夫”。2015年以来,武乡县选派408名共产党员向脱贫攻坚一线集结,至今共有61名第一书记被提拔重用,为脱贫摘帽筑牢根基。

我国的教学方式是对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较之于韩国更重视对学生的讨论汇报内容与任务作品的评价部分,这样有助于小组之间取长补短以及学生们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有更大的提高。

时代大任,责重如山。

县四套班子领导既挂帅又出征,亲临一线指挥、亲赴前线参战,15个乡(镇、区)遍布他们扎实的足迹;全县三级干部全部下沉、分块包片,走乡村、入企业、看工地,实地观摩树标准、定期督导查进度、现场验靶解难题。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从上至下、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武乡县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向基层延伸,纵深推进“三基建设”。“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三步四循环”“一线工作法”“六八八工作法”……一个个党组织工作运行制度规范扶贫力量精准发力,严守扶贫底线清正廉洁;“一月一考评”“一月一颁牌”,针对各类问题进行严督实导,给予“黄牌警告”,开出“责任清单”,让脱贫步伐提速提质;组工会议开到基层,“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亮出党员形象、发挥先锋作用,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力整顿,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走进丰州镇魏家窑村,一片欣喜景象跃入眼帘,栅栏里的蔬菜恣意生长,雪白的双孢菇破土而出,轰鸣的机器声伴随着小杂粮的“变身”……这个有着5个党小组、39名党员的村庄,以“党建+”模式为引领,10个产业全部由党员干部联系推进,实现整村116户贫困户增收全覆盖。

2018年11月14日,蟠龙镇关家垴村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现金分红仪式如期举行,59户贫困户共领到118000元分红款及村集体经济的10750元现金分红,正是村党组织班子的敢战斗、能战斗、善战斗,让贫困户钱袋子鼓了,村集体家底厚了。

“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全县共建立市级党建示范点16个,县级党建示范点45个,党政领导干部、组工干部包联全覆盖,魏家窑村、关家垴村便是其中的生动展现。

基层党组织强,脱贫攻坚就实。如今的武乡,决战之势全面形成,决战场面已然铺开。

担当坚守铸造精神丰碑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下辖6个深度贫困自然村的丰州镇代照岭日渐苏醒,“党建客厅”将第一缕晨光递入村民心中,“万头猪场主体工程已完工”“一对一帮扶平台要搭建好”……党支部书记窦玉龙同党员、群众一道议村事、话发展。2018年11月26日,代照岭村整村搬迁移民新房钥匙分发到户,村民张张笑脸的背后是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宵衣旰食、夙夜奋战。

贫困的土地,仅有的耕地面积,长久以来禁锢着蟠龙镇栗家沟这个靠纯农业发展的村庄,从一无所有到带领村民们闯出一条致富路,需要多大的智慧与勇气?

2017年,栗家沟村红辣椒种植起了步,2018年,旱灾侵袭。在几近让人认为辣椒增收成为“泡影”的第二天,第一书记张磊连夜为村里买来了浇水车,红红的辣椒带起火热的发展,张磊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辣椒书记”。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光伏项目并网发电,百姓住上了新房、喝上了“安全水”、接通了宽带……“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是党员干部们立下的愚公志。

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就是一个标杆。

“再等几天,为大伙多做些事。”故县乡五里坡村第一书记赵笠超把婚前本该回家准备的日子留在了村里;一本细致的驻村扶贫日志记录着石盘农业开发区长南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晓峰日日挂心的“小事”;面对村里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空缺,“两委”班子不健全的现状,大有乡王庄沟村第一书记靳建中把配全、配强班子成员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上,蟠龙镇小活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明的二十余份捐赠证书是他多年来爱心坚守的印证……除了八方支援的第一书记,结合村“两委”换届,武乡县55名本土人才当选支部班子成员,并加强对农村后备干部的管理,为基层注入“源头活水”。

冬日渐凉,2018年11月的墨镫乡曹家烟村被寒风包裹,小米、核桃、土豆、鸡蛋……各式各样的农副产品列好了队。“家中滞销的100斤谷子、80斤南瓜都卖出去了,今后也尝试‘抱团’发展。”67岁的张溶唐推着空车阔步走出大门。全县开展“以购代捐”活动以来,每一位党员同贫困户结成对子,“造血”扶贫模式拓宽农产品销路。

脱贫路上有了“领头雁”,乡村发展有了领路人,群众身边有了贴心人,党的队伍愈发壮大,精神丰碑愈加伟岸。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从历史中走来的决战,唯有以创造历史的坚毅才能攻坚,反贫困斗争的武乡卷轴已至尾页,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将咬定目标、愈战愈勇,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贫困户攻坚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有的病倒“文字堆”,有的陷进“项目堆” 第一书记怎么避免“能力尴尬”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