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党员干部消除“本领恐慌”的一剂良药
2019-11-18李剑力
◎ 李剑力 程 瑞
笔者在基层下乡时发现,一些党员干部对“互联网+”等知之甚少,致使工作中常遇障碍。对新知识掌握不多,暴露出一些党员干部的“本领恐慌”。党员干部要消除“本领恐慌”,把学习作为一种时代使命、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使自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本领恐慌”很可怕。在扶贫攻坚中,一些党员干部本领不足,带领困难群众脱贫吃力;在招商引资中,一些党员干部视野狭窄,对项目好坏难辨真伪;在项目建设中,一些党员干部“该干什么,该怎么干”认识不清……从现实看,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面临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等问题,出现不同程度的“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有知识不足、本领不足、能力不足的紧迫感,自觉加强学习、加强实践,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党员干部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强本领、克服恐慌。因此,党员干部消除“本领恐慌”的关键是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
乐于学习。“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毛泽东同志把学习形象地比喻成“开铺子”,如果存货不多,取一点、少一点,不久就要告罄;“不进货”甚至就要关门倒闭。新时代、新征程,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要不断学习,消除“本领恐慌”。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当代,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从容面对新事物,应对新问题,迎接新挑战。要将学习当作兴趣和爱好,挤时间、花精力进行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学习,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善于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人说:未来属于善于学习的人。“善于学习”这四字看上去很普通,却有很深的内涵。善于学习,首先要学会取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任何人穷尽一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会,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用取舍智慧来应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善于学习的人,必先懂得取舍的智慧。学会取舍,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学有所成。因此,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成“必修课”,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断向书本汲取营养。要向群众学习,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在与群众交往中学到“真功夫”,练就“真本领”;要向同事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沟通中提高自身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要向网络学习,做到学网、懂网、用网,提高利用网络为群众办事的能力。
勤于学习。“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毛泽东同志早就提醒过我们,执政过程中最怕“本领恐慌”。不学习,没本领,心理就慌得很,哪里还谈得上什么良好的心理素质。近年来,有的党员干部忙于文山会海,热衷于迎来送往,把学习当成负担;有的终生处在平庸的职位上,不思进取,没有缺乏知识的“饥饿感”和“紧迫感”;有的不读书、不看报、不研究新情况,缺乏科学思维,知识匮乏,在一些重大决策上指挥失误,给党和人民利益带来重大损失;有的自恃文凭高,有点知识能应付,有点本领能支撑,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有的还因不加强学习,理想信念淡薄,政治水平低下,追求享乐主义,走上犯罪道路,这些案例历历在目,触目惊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就必须树立全时学习、全面学习、全力学习的思想观念,不断强化个人能力素质,让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成为“新常态”。在学习中既不能“走马观花”,更不能“蜻蜓点水”,要博采众长,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做到原原本本读原著、深钻细研求精髓、全心全意抓落实,打牢理论功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工作、推动实践的能力水平。要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哲学、历史、文学等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反映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要反复学、持续学、长期学、深入学,并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效,努力做到学通、弄懂、悟透、做实。要把学习作为生活习惯、人生信仰和成长进步的重要阶梯,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党员干部务必要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升自我,克服本领恐慌,应对各种困难,解决各种难题,以新形象、新担当、新作为向党和人民群众递交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