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昆虫上课

2019-11-18张学亮

中国火炬 2019年4期
关键词:盒盖甲虫粉笔

张学亮

我在一所山区学校支教。一节英语课上,当教到“insect”(昆虫)这个单词的时候,忽然,一位脸庞有些黝黑、脚穿棕色大拖鞋、头发略微凌乱的撒尼族男孩高高举起了手。我示意可以后,他站了起来,把板凳往旁一移,侧身面向我,一边若有所思地挠着头发,一边怯生生地问道:“老师,昆虫是什么?”

冷不丁,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揪了一下,即刻,涌出些许冰凉。是啊,早就听说,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偏远山村的孩子,终日被迫“嚼”一些理性、抽象的概念,视野狭窄。世界那么大,白云缭绕、群峰重围的深山学校,竟然有孩子连“昆虫”是什么都不知晓!

看到同学们茫然的眼神,瞅见这位男孩依旧蹙眉、抓耳挠腮的状貌,蓦地,我心里暗自琢磨:在这偏远、沉闷静默的乡村课堂,尚存有这么一丝探疑的“火苗”,可谓珍宝,应该得到呵护。我停住课,把书本徐徐放下,打开教室门,不声不响地走了出去。

在校园东面的草坪上,我像个孩子一样,屏息凝神,扒着草丛仔细找寻起来。当我小心翼翼捧着一只深黑色的甲虫赶回教室的那一时分,同学们惊奇地踮起脚尖向前观看。尤其那男生,盯着我手里的甲虫,大大的眼睛,疑惑地眨呀眨。

转瞬之间,沉闷的课堂充盈了生机,洋溢了欢声笑语。在他们心花怒放之时,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昆虫”、什么是“insect”。更为重要的是,不经意间为他们开启了一扇通达知识之源的“窗”,透过这扇“窗”,他们把自然重新对接至书本,把世界有机融入自己心中。

快下课的时候,教室后方伸出一只脏兮兮的手,一个声音随之传了过来:“老师,这只昆虫给我吧,放学后,我用线拴着玩,好不好?”全班哄堂大笑。

我把甲虫轻轻地放入一只空粉笔盒内,关上盒盖,再压几张纸在上面,转身微笑着对那伸手的学生一字一顿地说道:“不行,这只昆虫不是我的,是我借来的,向大自然借来的,临时借来,等一下,我还要把它还回去的,从哪儿借,去哪儿还。”

听完我的回答,那只手迅疾缩了下去,同学们也都笑开了。他们的笑容清清纯纯,山茶花似的。

随即,教室里不约而同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

“insect

昆虫

i-n-s-e-c-t

insect

昆虫

……”

阳光照在脸上,温暖流自心间。课堂上激情燃烧,课,上成了一首诗。

煞是蹊跷,平时口焦舌燥地教半天,可学生依然听不懂、读不会、写不对。然而,今天这一节课,仅只教了两三遍,学生们却早已读得悦耳、写得熟络。

下课铃响后,学生们仍旧热情高涨,仍然意犹未尽。看来,这昆虫没白借。我用双手捧起那装有甲虫的粉笔盒,慢慢地踱出教室,沿着青砖小路,径直地走向校园草坪。同学们一字排开,依次尾随我,没人言语,静谧无声。我打开盒盖,就在小甲虫回到先前草丛的那一刻,我闭上眼睛,不敢回头,我一脸的泪。

课堂无小事,事事需用心,用一颗圣心。

借昆虫上课,最美的课。这样的课,魂牵梦绕,刻骨铭心,让我永远回味,一生珍藏。

猜你喜欢

盒盖甲虫粉笔
吓人的小甲虫
推理:遮住的饼干
关于蓄电池自动盒盖组装机的设计
基于蓄电池盒盖翻转移位机构的设计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粉笔怎么来的
折纸甲虫
吃糖
威武的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