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的源流及研究现状
2019-11-18符皑滢
符皑滢
琼剧是一种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的优秀地方剧种,是我国戏剧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艺术特征独特,承载着海南岛千百年民间传统所积淀的文化风貌,且影响至今不衰。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琼剧艺术的继承与保护迫在眉睫,我们有责任宣传其内涵、总结其研究成就、弘扬其精髓。
一、独具魅力的琼剧
琼剧是产生于明代的海南地方剧种,当时人将其称之为“土戏”,其演唱语言采用海南方言,形成并发展了一整套拥有海南本土特色的传统。琼剧在其形成与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都在不断地汲取着海南的民间歌舞音乐与不同地方戏曲的长处。琼剧表现的内容,既有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也包括从其他戏剧中借鉴的经典,如《张文秀》《红叶题诗》《搜书院》《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
琼剧的唱腔可分为中板、曲牌、杂调、专用腔、苦叹类等类别。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其独具特色的中板类音乐唱腔,在其中运用较频繁的唱腔音乐为同音重复的旋律,此同音旋律法体现出了琼剧表演唱腔音乐特有的柔和与昂扬①谢成驹.琼剧唱腔音乐变革、特点再认识及思考[J].戏剧丛刊,2010(2).。在琼剧唱腔中还融合了海南的民间音乐小调等,其伴奏音乐在表演文戏或武戏的音乐旋律时,曲调特色各不相同。
琼剧的行当可分为:生、旦、净、丑、末等体制类别。琼剧演员的服装制度规格要求较为严森,而脸谱根据不同的角色和所表演的不同剧目而有着较大的区别,不同时期琼剧剧目的主要内容都呈现出各个时代所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特点。古往今来,不少琼剧表演艺术家,如林道修、王裕仁(三升半)、郑家福(郑长和),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在舞台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二、琼剧的源与流
琼剧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在明代中期已出现其雏形,作为重要的海南岛本土戏曲,它拥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琼剧不仅为海南岛本地观众长期热爱,还曾在其发展的繁荣阶段影响了周边地区及东南亚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受到各种新兴媒体的冲击、人民生活节奏提速、文娱活动日渐丰富等因素影响,琼剧走势逐渐衰弱,而成为需要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地方文化的兴起与繁荣离不开区域经济与人口的发展,海南岛亦如此。一方面,还在远古时期,海南岛便有部分百越人迁徙而来,他们就是现今的黎族人民。黎族人能歌善舞,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歌舞表达感情。
另一方面,海南岛众多优良的港湾,为岛上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船只的不断涌入,文化也随之传入。其中,外地戏曲传入海南,使萌芽中的琼剧得以不断地汲取、融合其他剧种的精华而日益发展、成熟。宋代,海南的商贸随海上贸易的发展而繁荣,据《宋史》记载:“潮州言,三佛齐国番商李甫诲乘船舶载香药、犀角、象牙至海口,会风势不便,漂船六十日至潮州,其香药悉送广州。”《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遣六百人,海舟三十艘,至海南买马。”
清至民国初年时期,海南各沿海地区不仅四通八达,且港口亦为重要的通商口岸。当地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到了临近大陆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带动,同时港口贸易等行业使得海南整个社会持续发展。据咸丰《琼山县志》卷十一曰:“郡城北十里曰白沙港,宋设水军防御于此,明隆庆初始设白沙寨兵船防守,与海口唇齿相依,商船往泊焉。是琼治之咽喉也。”又曰:“环琼一十三州县皆濒海,北枕雷阳,东连广郡,南近交趾,西通合浦、象林诸港,可通舟楫,乃四通八达之区也。”民国《琼山县志》中亦载:“自条约许洋人互市,海口为通商口岸,轮船之往来,为南洋必经之要津。”
而至现代,大量闽、客家、潮州等地区的人口纷纷迁移至此,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改革开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闽南、广东等地区的商人也纷纷来海南经商。经济的发展与大量外地人口的到来,是海南文化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琼剧即在港口贸易发达、社会环境稳定的条件下,与其他外来传入的戏曲相融合发展而形成,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繁荣给戏曲艺术带来了繁盛发展的条件。
琼剧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戏曲与歌舞之间自古以来密不可分,《宋元戏曲史》有曰:“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而追寻海南戏曲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溯源到能歌善舞、勤劳勇敢的黎族人民。但对琼剧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尤以元代时期的木偶戏传入,明代时期军戏、杂剧不断涌入最为明显。在它们的持续影响下,至明代中期,琼剧的前身“土戏”得以产生。
在元代,最早的戏剧形式传入海南岛。据民国时期学者陈铭枢所撰《海南岛志》载:“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之演唱,来自潮州。海南之有戏剧,当即肇于此时。”
至明代,杂剧已经盛行于海南岛。唐胄所著正德《琼台志》载:“迎春日,府卫官盛服,至东郊迎春馆,武弁各竞办杂剧故事,会聚逞炫。”又云:“十一日,卫所扮装关王会游街,至十三日毕集庙中,因演所装游会之戏。”此即明代驻扎于海南岛的外地军人表演杂剧的场面记录。到明代中期,土剧(早期琼剧)即已出现,如《海南岛志》所云:“明之中叶,土人仿之,而土剧遂兴,故今之土剧班称木头班为师兄。”从“土人仿之”一语便可看出它受到了元、明时期大陆戏剧表演的影响。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术前、手术当日及术后恢复期3个阶段给予阶段性心理干预,并借助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心理状况评估。
到了清代,琼剧在融合中发展定型。一方面,当时在海南海口的白沙津渡口停泊着大量闽南、广东等地区的商船,船商多邀请当地的演员前来演出戏曲,以排解思乡之苦。清人王国安所撰《卢候外纪》曰:“古传,白沙津白帆如梭,商贾云聚,通宵达旦,市者不稀,奉祀娘后,有闽、广剧,神欣人乐,共乘六气。入清,隆盛尤更。”由此可知,清时的白沙津渡口经常有不同剧种进行表演,它们与已兴起的琼剧并行不悖。另一方面,“土剧”也在海南各地迅速普及。据《海南岛志》载:“清康、乾间,土剧班最盛行,浸淫全岛,妇孺老少几无不识唱土剧。”其深入程度如咸丰《琼山县志》所载:“正月下浣,乡民竟抬本境之神,以与邻村所祀者相会,刲羊击冢,聚会饮酒,演唱土戏,谓之装军。”又如民国《琼山县志》中所曰:“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延僧道建醮,放燄口,赈孤魂……旛灯结彩,辉煌耀目,并用纸造玉皇台、十王殿、五百罗汉,高搭彩棚,分建各街坊,演土戏三四台。”显然,作为地方剧中的琼剧,到清代至民国时期已进入成熟阶段。
由上可见,琼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亦是一个不同地区戏曲在海南不断融合且本土化的过程。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海南岛,多元的戏曲文化衍生了琼剧。《海南岛志》云:“……土剧班最盛行……至其腔调,初惟用潮音,其后代有变易,杂以闽广歌曲,表演唱功未免失于淫靡。”可见,早期的琼剧是在不断地汲取和优化其他戏曲成分中进步的。
对琼剧的形成产生影响的还有道教,重要宗教节日和仪式的举行较大地促进了琼剧的发展。古时,海南人深信巫术、宗教、鬼神,据《海南岛志》(宗教篇)载:“道教之在本岛,几于无地无之。羽流不栖道观,散处农村间,操家常职业,与常人无异。每一地方皆有一二先辈道士,称为师傅。”又云:“一般人民崇信道教甚笃,无论超亡禳祭,斋醮祈福,什八九延道士为之。”
首先,海南人深信巫术主要表现在:宋朝时期,海南百姓在治疗疾病时,都把希望寄托于巫术,且对它的信任度远高于医术。据南宋文学家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开宝八年,琼之俗无医,民疾病但求巫祝。昭以方书《本草》给之。今多医,而祷祭仍旧。”北宋诗人苏轼被贬到海南岛时,将当地人们以巫术为医疗的见闻都记录于自己的诗词歌赋中。《书柳子厚〈牛赋〉后》曰:“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于巫。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已。”
即至明代,人们以宰牛祭祀鬼神的方式治病,据李东阳《怀麓堂集》第六十五卷“重修琼州府二贤祠记”载:“民渐黎俗,病不服药,惟杀牛祭鬼,至鬻子女为禳祷费。公婉而导之。民寝化,皆感悦。”清时期,海南古人同样对巫术以治疗病情的方式倍加信任,据清朝《崖州志》亦载:“祭用礼俗,丧作佛事,西里无。吉凶贺吊,往来赠赙,绰有古风。惟疾病,愚者不事医药,偏信巫觋,诞妄,迎神祭鬼。幸而得愈,即归功于巫。间有饵药者,辄曰有神阻隔,药亦勿瘳。”
最后,在海南,宗教、祭鬼神、祖先等在民间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对宗教信任有加。据《昌化县志》卷二载:“景昌观,《九域志》:唐乾封中置。”可知唐代时期,海南省就有道观等建筑。
明、清时期,在节庆日中的祭祀、酬神活动已习以为常。明代,据唐胄正德《琼台志》云:“元旦前……六日后,各坊或用道士设醮,娱嫚调神。村落则加抬神像,沿门贴符以禳,名曰遣瘟。”又云:“及祭祀期,男妇各乘舆马,剩载酒殽牲仪,聚亲朋以祭墓,毕乃会宴……七月乞巧,用彩色纸糊作冠履衣裙,剪制金银纸为首饰带锭之类,备牲醴祀祖先。毕,焚之,曰烧冥衣。富室斋醮,焚纸衣以赈孤魂,谓之施设。”直至清代,一月直至七月份的重要节日中,祭祀方式都与上述所记载的相同。而清代咸丰时期海南民间在六月份增加迎接城隍神的相关祭祀活动,咸丰《琼山县志》载:“五月廿七日,六月十一日迎府县城隍神。儿童则荷纸顶械,厮役辈则装为叫花子,笠上采戴各色草木之花以别之。”
清末至民国时期,道教亦流行于海南岛,据民国《琼山县志》卷二曰:“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延僧道建醮,放燄口,赈孤魂。相沿既久,有好事者广劝捐题,筹集巨款,有数千金者,有万数千金者,开大道唱,延僧徙数十,俗谓斋坛,道士数十,俗谓道坛。”《海南岛志》(宗教篇)亦载:“道教之在本岛,几于无地无之。羽流不栖道观,散处农村间,操家常职业,与常人无异。每一地方皆有一二先辈道士,称为师傅。”又云:“一般人民崇信道教甚笃,无论超亡禳祭,斋醮祈福,什八九延道士为之。”
至清朝乾隆年间,同样如此,据《琼山县志》卷一“节序”篇中载:“立春前一日,府县官至东郊迎春馆,街坊各办杂剧会聚。俟祭芒神毕,前导土牛自河口过南桥,从西门入府。人争撒豆谷,谓可消痘疹。”
咸丰至民国年间,在海南,琼剧起着十分重要的娱神功能,如咸丰《琼山县志》卷二“节序”篇中曰:“正月下浣,乡民竟抬本境之神以与邻村所祀者相会,因而刲羊击冢,聚会饮酒,演唱土戏,谓之装军。”民国《琼山县志》云:“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延僧道建醮,放燄口,赈孤魂……旛灯结彩,辉煌耀目,并用纸造玉皇台、十王殿、五百罗汉,高搭彩棚,分建各街坊,演土戏三四台。”
时至今日,在民间琼剧也大多于“公/婆期”时段流动演出。所谓“公/婆期”,即神灵或者祖先的生辰之日,多在正月时分。“斋”是一些海南人对于琼剧的亲切称谓,而“看斋”是指人们观看琼剧表演。“斋”即道教中的修行,据《云笈七签》曰:“斋者,齐也。齐整三业(身口意)。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真。”在一些重大祭祀日中,海南人也会请琼剧演员扮演道士做法事,琼剧已经成了人们修身养性的宗教形式。此外,琼剧的演员在登台之前,除了需要祭祀戏神,还要于正剧开演前表演一段“排八仙”①赵康太.琼剧文化论[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8:96-100.,此为《八仙贺寿》中的情节。
回顾琼剧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它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内涵,还有着丰富的意蕴。它的发展与成熟过程,也是不断地汲取其他传统戏曲的营养与道教文化的过程。
三、琼剧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学界有关琼剧研究的成果明显少于其他剧种研究。究其原因,大抵有两个:一是琼剧的表演用语为海南方言,语言的难度使大多数研究者对其一知半解,难以深入。二是海南岛经济、文化发展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较滞后,专业人士对琼剧艺术的系统研究还不够深入。
据笔者所见,在国内的著述中,关于琼剧在早期仅限于零星的记载,如在清咸丰年郑文彩所纂《琼山县志》卷二“节序”篇中所言:“正月下浣,乡民竟抬本境之神以与邻村所祀者相会,因而刲羊击冢,聚会饮酒,演唱土戏,谓之装军。”又如清末至民国年间,王国宪及李熙所纂民国《琼山县志》节序篇中所载:“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延僧道建醮,放燄口,赈孤魂……旛灯结彩,辉煌耀目,并用纸造玉皇台、十王殿、五百罗汉,高搭彩棚,分建各街坊,演土戏三四台。”民国时期,陈铭枢《海南岛志》亦载:“明之中叶,土人仿之,而土剧遂兴,故今之土剧班称木头班为师兄。”“清康(熙)乾(隆)间,土剧班最盛行。浸淫全岛,妇孺老少,几无不识唱土剧。”从以上记载,我们得以了解琼剧发展乃至兴盛的概况,但是寥寥数语很难让人管窥其中诸多细节。
该状况近些年有了很大改善,对此笔者从三方面概述如下:
从大型辞书看:《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简要记述了琼剧的定义、起源以及唱腔等;《中国戏曲志·海南卷》阐述了海南琼剧的发展历史,成为目前国内完整并系统研究琼剧的一部文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海南卷》记叙了琼剧的历史、现状和代表性剧目,尤以详细记述其音乐、唱腔、舞台等情况,同时文中详细记叙演员、编剧、教育家、活动家和音乐、舞美人员的艺术经历,该文献对琼剧描述主要从艺术特征等角度而进行了分析。
从个人专著看:关万维的《琼州文化》第七章第四节“琼剧”中,介绍了琼剧的起源、行当、传统剧目,但记叙约显精简;赵康太的《琼剧文化论》对琼剧进行了颇为全面的研究,其内容包括琼剧与海南文化的关系,琼剧的起源与发展,琼剧和道教的关联,琼剧与中国的戏曲,琼剧的方言特色、音乐与伴奏乐器,琼剧的唱腔及其与海南八音、海南民歌的关联,琼剧的表演和舞台文化,琼剧的海外传播和发展,琼剧的展望等诸多方面;邢纪元的《海南琼剧史略》主要讲述了琼剧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对琼剧未来发展的探讨等;陈育明的《我和琼剧六十年》是其以琼剧演员的视角,阐述了自己的戏剧人生,作为琼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介绍了自己的童年及与琼剧的密切关联。
从学术论文看:陈之也在《琼剧史略》中,详细的记叙了琼剧的起源,认为琼剧的产生主要受到海南本土的音乐艺术影响,记述了琼剧从发展到成熟史迹;赵康太的《论琼剧与道教的关系》主要分析了琼剧与道教的密切关系;康海玲的《琼剧在马来西亚的流传和发展》则记叙琼剧在马来西亚的传入、发展、萧条、再次兴盛及而后的危机;周怡的《琼剧唱腔艺术特征研究》概述了琼剧的唱腔等情况及特点。
对琼剧的保护、改革与发展,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晏凌与田昊在《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后剧场叙事——也谈琼剧的创新发展》中,结合海南的旅游业论述如何对琼剧进行保护、开发与宣传;张默瀚在《浅谈琼剧在东南亚及国内的传播》中,记述了琼剧传入于东南亚地区及影响,指出琼剧在海南与国外的发展岌岌可危,亟需拯救;谢成驹的《琼剧唱腔音乐变革、特点再认识及思考》、张卫山的《谈对琼剧舞台表演艺术的认识》都分析了琼剧的唱腔、舞台表演艺术情况,结合琼剧的艺术特征提出如何进行具体的创新保护传承;方世敏、陈文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的传承与旅游开发探析》文中提出了如何将琼剧结合旅游项目等进行开发,以对琼剧予以保护与传承;莫小山在《从文化视角看琼剧的衰落原因和改革出路》中,不仅分析了琼剧走向没落的原因,而且结合我国文化市场的现状,提出了琼剧的创新改革措施;李逢迅的《浅析琼剧艺术的发展》概述了琼剧的发展情况,提出面对困境的改革对策。
琼剧对海外的影响主要在南洋,国外关于琼剧的研究所见不多,但也时有成果出现。例如,新加坡海南文化学会学术主任董明思所著的《边缘的声音——琼剧》(该论文收录于蔡曙鹏所编著的《华族戏曲变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中),叙述了琼剧在新加坡的发展历程,其剧目的分类,观众喜欢的传统剧目、现代戏剧及新编剧目,概述了琼剧的艺术特色、传播状况,新加坡琼剧团近况以及对当地琼剧的抚今追昔与展望。从该著作中可以看出,琼剧在新加坡受欢迎的程度也不亚于海南本地。
从以上著述中,我们得以了解琼剧从萌芽到产生、发展、兴盛、衰落的全过程。进入21世纪,随着商品的经济迅速发展,海南的传统文化(包括琼剧),面临了极大挑战,其中不少种类迅速地走向了衰退,成为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长期繁荣的各琼剧团,也陷入了观众锐减、营业额逐年下滑的发展困境。如何有效地保护优秀文化遗产、振兴琼剧,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结 语
通过上述讨论,笔者得到以下三点认识:第一,琼剧是我国特色鲜明的地方剧种,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传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的产生伴随着海南岛的开发,它的发展与繁荣与海南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息息相关。在经过历代琼剧人的传承与改革创新,自清中期以后,它已经成为海南人喜闻乐见的重要艺术形式。但随着20世纪末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琼剧和全国大多数地方剧种一样,也陷入了衰落的境地。第二,琼剧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系统梳理、在内容与形式探讨的深入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空间。如对中国其他传统戏曲艺术借鉴、其地方特色的具体形成过程、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等。第三,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同等重要。在海南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以琼剧为代表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当地政府部门,也是每一个海南人应尽职责和义务。为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努力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