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弘道,任重道远
2019-11-18谢阳举
◎谢阳举
2019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友谊宾馆看望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委员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笔者当时在该会场。总书记来到我们中间,亲切地问候大家,然后坐下来,听完了几位委员的发言后便开始讲话。总书记音调并不高,尤显厚重亲切,有点像跟老朋友见面拉家常式的,言谈间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引经据典。他的言谈方式充满生活气息,朴实无华,贴近人心。他所谈的内容都是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直接认识的升华,也是基于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宝贵认识,深入浅出,富有哲理智慧,启人深思。
这次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为时代明德”。他说: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根”和 “魂”的事业,总书记在联组会上提出了 “四个坚持”,即: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对于如何学习习近平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上的讲话精神,我的思考如下:
一、努力为建设一个 “明德”的社会做贡献
“德”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总书记嘱咐社科文艺工作者要 “为时代明德”,这至关重要。好的文艺作品能够洗涤人的灵魂、净化社会风气、树立价值风尚;好的人文社科成果可以引导人们摆脱迷茫、启发人们理性思考、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价值抉择力和审美判断力。社科文艺的研究与创作对党风、政风、学风、世风存在直接助推作用。我们不能满足于独善其身,更要与社会共同明德,建设有德性的社会。
早在十八世纪,康德就认为,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道德价值是人类首要的基础。他进而提出,道德对于人类具有优先性。这样的认识高度捍卫了道德和人的价值,对我们深化 “以人为本”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历史告诉我们,科技与艺术越发达,道德生活也会越复杂,处在今天这样科学昌明的时代,道德文明的基础性、优先性地位需要大书特书。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是伦理性特色很强的文明类型,自古以来都义无反顾地维护人类社会道德的关系、尊严和价值,强调道德是作为人的立身之本,是小康社会的规则,也是理想的大同社会的标志,这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原因之一。
回想起来,总书记当时特别引用了儒家三不朽的说法,即 “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寓意深刻重大;总书记又提到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正考父官阶提升越高越谦虚,内心越敬畏道德责任,行为越收敛自律,生活越俭朴平易,是古代为官有道的楷模。
总书记的讲话也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东方睡狮雄立世界了,举世瞩目。但是毋庸置疑,历史不容我们自大自满;面对未来,我们还将接受更多的新挑战。作为社会的基础文明,有人说,道德对于社会就像空气和呼吸一样重要,道德建设是大方向,这是社科文艺工作者不能疏忽、偏离的庄严使命,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总书记的教导是从中国长治久安考虑的,本质上是给中国当代与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需要全社会认真学习贯彻,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共同为建设有德的社会努力。
二、追寻时代,勇于创新
总书记倡导社科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这是对中国文化刚健有为、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的发扬,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致胜良方。众所周知,中国远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产生了号称 “变通之书”的 《周易》,书中构建了一种特有的时空与事件配合的时空哲学符号系统,其中包含一个贯通古今的理念,这就是 “时中”,即因应时机,与时俱进。 《周易》否定了静止不变的世界观,崇尚自我突破与不断创新的思想,倡导 “穷则变,变则通”的立场,实际上以古代用语提出了一套不断开放创新的辩证哲学。总书记号召大家“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我认为这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工作的本质性特征的把握。黑格尔将哲学与时代精神联系起来,这在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得到显著发展,哲学被称为时代精神的升华。的确,哲学是对时代最高课题的回应,是特定时代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总结,是关于历史演变的辩证认识,所以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精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于此有必要提出,把握时代精神,需要辨析中国当代精神。从目前看,中国当代精神最佳的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历史理性通过当代文化实践者的理念化显示,这种显示本来就属于精神的根本特征之一,是新中国七十年思想文化领域的标志性成就。
三、力争做新时代的文化主体
习总书记强调要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存在一体相关性,文化自信的论断提醒我们,既要借鉴世界文明优秀成果,更要坚定中华文化自身的立场。借鉴吸收的目的,是为了广泛吸收营养,为的是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文化,而不是抛弃、割断自己的文化根基,王阳明有诗云: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我们绝不能对五千多年文明底蕴视而不见、一味崇洋媚外,成为贻笑大方的乞丐。
习总书记提出的 “文化自信”是当下中国加速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热词,抓住了时代文化问题的枢纽,因为文化自信为当代文化主体的培育提供了契机。
文化自信,简单地说,指的是文化主体 (可以是个人、群体、国家、民族等)关于文化本质认识的精神状态。文化自信把握了中国文化命运客观的历史性转机。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都遭遇严重挫折,集中表现在面对西风西雨时文化自信心严重失落。1928年胡适在 《请大家来照照镜子》里说: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不如人,不但机械上不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都不如人。”如此感慨,实在令人痛心!终近代整个中西文化对撞的时期,中国文化的症候何在?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日益迷惘、分裂、破碎、失落,文化不自信可以说成了普遍流行的社会意识。毋庸讳言,近代中国人背负了沉重不堪的文化自卑情结。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方?中国文化的前途何在?
新中国诞生,随着中华民族奋进实践的展开,中国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2014年以来,习近平多次论及文化自信。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正式使用了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2016年7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层的自信。”
2017年10月召开的十九大更加强调文化自信,报告指出,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直接将民族复兴系于文化复兴。
文化自信是重塑中华文化主体的契机。主体是针对客体而言的,主体能认识客体,主体是主动的、能动的。黑格尔曾经说: “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原则。”在近代科学、文化以及各项人类活动中都是这样。
孔子说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历史昭示我们,伟大的时代必有其伟大的主体崛起,必有主动承担时代使命的主体,文化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文化主体。没有作为认识和实践、责任担当的文化主体,文化资源与价值传统不过是博物馆中的遗产!当然,作为个体的人只是潜在的主体,有待达到思维的普遍性从而自觉地把自己发展为主体性存在。本此,当代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的环节是不可逾越的,民族伟大复兴在根本上离不开具备传承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主体的支撑。而只有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上使得个体自然的人转化为真实自觉主动的文化主体;才能肩负得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所以说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主体重建的端点和支点,文化主体是筑牢文化自信的能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实践的总结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十六大“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 “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十九大的 “五位一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始终坚持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总书记的讲话再次标示了一个强有力的顿号。3年前习主席在 “5·17讲话”中从民族复兴的目的看待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创新,已经为社科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战略方向。
我们需要更加坚定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结合时代需求,担当起时代角色,努力创新,不断深入发掘和演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时代价值,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今社会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