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负初心

2019-11-18王充闾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10期
关键词:风韵秋瑾孤山

文/王充闾

这是咏梅组诗的第十首。标题是“梅”,通篇也都是做梅的文章,但语句中却不见一个“梅”字,而梅的标格、风韵,豁然自见。

梅(十首之一)

秋瑾

冰姿不怕雪霜侵,

羞傍琼楼傍古岑。

标格原因独立好,

肯教富贵负初心?

诗中通篇运用拟人化手法,而且层次分明:首句描绘梅花的外在风貌,冰肌玉骨,傲雪凌霜,一副勇敢斗士的卓荦风范。次句展现梅花立身高洁、自甘清寂的内在品格。原本出身高贵,“本是瑶台第一枝”,却羞于依傍琼楼玉宇,这倒不是由于“高处不胜寒”,而是表明不愿攀高结贵,也不想栖身仙界,只是安于寂静的空山。这里的“古岑”,显然是指孤山,爱梅的林和靖所在的处所。第三句,讲述梅花的理想、抱负,阐明梅花之所以傲雪凌霜,之所以羞傍琼楼、苦守孤山,都是为了保持一己的独立品格,自由心性。“标格”二字,系指梅花的风韵、气度、风骨。结句力重千钧,一语破的——岂能因为贪恋富贵而改变初衷,负却自己的本性(“初心”)?“肯”,是岂肯的省略词,意思为怎么能够。古代诗词中常用,如宋祁词“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即为一例。

说是咏梅,实际上是诗人托物明志,借梅花以自喻,表达自己的襟抱与追求。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有言:“情、景名为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这里一个重要手法,或者说沟通渠道,就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托,充分发掘其社会属性、精神质素。譬如咏梅,自古以来,诗人们就是借助梅花这个特定的理想意象,在它的身上融入自己的种种精神寄托,换句话说,从梅花的高标逸韵中寻找平生知己。有的赞赏梅花傲雪凌寒、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有的标榜梅花清奇高雅、不卑不亢的气质风韵;有的彰显梅花不随流俗、孤芳自赏的独特个性;有的张扬梅花与世无争、淡泊自甘的闲情逸趣。应该说,这些方面,在秋瑾的七绝中,基本上都涉及了,而且有所发展,有所升华,那就是突出强调了人格独立和恪守本色、不负初心这两点精神意蕴。它们充分体现了秋瑾这一近代知识女性的自身经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猜你喜欢

风韵秋瑾孤山
陈洁白
“大美民间 匠心风韵”
———山西木版年画展在山西美术馆成功举办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孤山寺迹何处寻
孤山玉
水仙花
西湖
作品集
对镜贴黄花
新形式下如何让秋瑾文化成为学校活动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