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度』方有风度

2019-11-18蔡建军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10期
关键词:枝杈尺度草木

文/蔡建军

黑格尔曾告诫世人:“一切人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皆有其确实的尺度,超过这个尺度就会招致毁灭。”其实,每个人的成功,何尝不是进退有度,懂得把握限度、知晓拿捏尺度。

度,指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幅度。社会生活中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天上掉馅饼之日,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时。不知道何为“度”,内心就会少了一把衡量高低长短的尺子,最终将为自己的“无度”付出沉重代价。领导干部在面临各种考验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度”,做事无“度”,量变就会引发质变。

世间万物,皆有其度。倘若失度,则往往会过犹不及。据说一只蚊子吸血后,体积会膨胀好几倍,如果被吸血的人将叮咬位置附近的肌肉压缩或拉伸,这时拔不出口器的蚊子就会不停地吸下去,直到将自己撑死。自然界的这一现象,无不证明:贪婪终究要为后果买单。

我国宋代宿州陈姓太守,在任五年后,因贪污被处以极刑,临刑前索笔感叹:“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老虎”也好,“苍蝇”也罢,由台上宾到阶下囚,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私心太重,捞过度了”。

欲望与生俱来,人人都有。一些人为何不心安?多因放纵了欲望。掌握人生的度量衡,是一种智慧;握紧为官的标尺,更是一种准则。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只见其利不见其害。原则一旦松懈,底线就会一放再放。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越要心怀戒惧。一个人的不法行为可以避开他人的视线,也可能一时逃脱法纪的制裁,却避不开、逃不脱自己良知的谴责。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征途漫漫,人们习惯性地“疲劳”“磨灭”和“迷失”“无度”,最后忘却自我、背叛誓言,找不到“家门”和“来路”。

泰戈尔说:“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所谓权力,生于民意,操于吏手,守于理法之间,关乎民生重计,义、责相随,当敬而用之。”为官有度,贵在心有所戒。身为公仆,只有公权为公,一心为民,方能言行有界限,工作有规矩,从而永葆“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坚守高尚品格。

“进不失廉,退不失行”,说的就是“度”,也是一种定力。“万事有度,无度则悲。”欲望于人如同枝杈之于树。只有时时勤于修剪欲望的“枝杈”,才能克制贪念,懂得取舍,让人轻松上阵,惬意前行。“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可以再长,人生却不能重来。《左传》有云:“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也就是说,为政就如种地,党员干部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信仰不坚、初心不固,应“常记来时路,不忘梦归处”。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不仅要履职尽责,更要敢于担当;不仅要个人不出事,更要为民能干事。

人生是一场灵魂的修行,这种境界需要正心修身、固本培元;需要修炼品性、涵养文化。领导干部要坚持做人底线,要防微杜渐,以清廉之帚扫思想尘霾,以淡泊之心克内心欲望,用清醇之气驱攀比心理,方能善始善终。

猜你喜欢

枝杈尺度草木
环境史衰败论叙事的正误及其评判尺度
多余的枝杈
谈话
绘心一笑
草木皆有
草木缘情
月 亮
以长时间尺度看世界
9
窗外的梧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