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观念 兴教育箐口两社走上脱贫进步路

2019-11-18昭通市大关县医疗保障局马啸

今日民族 2019年9期
关键词:昭通市全村民族

文/昭通市大关县医疗保障局 马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民族的发展振兴要走适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地区、一个村社,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找准突破矛盾的关键节点,才能实现快速发展。昭通市大关县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团结村箐口两社数十年的发展变化就是这个道理的最好注脚。

箐口两社有77 户313 人,居民由回、汉两个民族组成。两社面积10 余平方公里,地处昭阳、大关、永善三县区交界的峡谷半山腰“风口”地带,平均海拔2000 余米,地理环境差,土地瘦薄、气候寒冷潮湿,日照少,无霜期仅半年左右,常年雾罩多,是远近有名的“罩子洞”。过去,这里仅出产荞麦、土豆和少量的玉米,没有经济作物,群众处于深度贫困中。

在党的民族政策辉耀下,在中央和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箐口两社村委会带领群众立志奋发脱贫。深究贫困原因,客观上,是地理、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制约了经济发展;主观上,则是守穷而无为,没有上学读书的条件,以致文化科技知识和技能缺乏。久而久之,“越穷越落后,越落后越穷”,陷入恶性循环。

找准问题,两社村委会遂以转观念、兴教育为主要抓手,坚决贯彻执行国家义务教育法并制定村规民约,规定村民不分男女,必须将子女送入学校就读。同时,根据村情和村民的实际情况,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每户村民每年出资50 元,集资设立“村民奖学助学金”,奖励考取大学的学生,资助特困学生。

近二十年来,全村适龄青少年没有一个失学辍学。一个历史上连会计都要靠“进口”,给亲人写封书信还得到集镇去求人的文盲村,现在拥有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已超过总人口的12%。许多已毕业的学生,通过考试在省内外的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就了业。2018 年,这个村在县重点中学就读的两名学生,在中考中夺得全县第一和第三名,分别被录取到昭通市一中“宏志”“杉树”班,成为全县首次考入市级重点中学重点班级的少数民族学生。

教育改变命运,文化增长才干。现在,村内众多青壮年因为见识增长、眼界开阔,“耳聪目明”。他们找到了陡坡瘦土、荒地山草的利用价值。一改过去传统的种植养殖习惯,在荒坡薄土上植树造林,种草种树,种植药材,发展养牛、养羊、养蜂产业。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大规模种植品优质高的“土特产”苦荞、紫苏、土豆和红豆等作物。

村民经济收入有了较大提高。有年收入达万元的养蜂户;有年出售木材收益近10 万元的人家;有发展牛羊、育肥增值,年收入可达20 万元的人家;有自力更生办起环保型砖厂的小老板和一些搞运输、建房屋的人家。

有文化、有技术,村民们也敢于出门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做生意。全村313 人,走出去打工做生意的已超过50%。

现在,全村70%的村民靠自力更生建起了新房。全村普及了摩托车、电视机、智能手机。有4 户村民还分别购置了货车或工程车,有6 户村民购置了自用小客车,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脱贫的发展道路,书写了树志气、重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进步的时代新篇章。

猜你喜欢

昭通市全村民族
全村唯一收件人
MINORITY REPORT
传承 民族 文化
亲人
Beams Up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亲人
那片土地 那座村庄 那个家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