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基层台新闻播音中重音处理的几个误区

2019-11-18田中鹏

记者观察 2019年29期
关键词:重音播音员词句

文 / 田中鹏

一、新闻播音中重音处理的几个误区

(一)重音使用不够恰当

个别播音员在重音的使用上可能会出现重音选择不合理,或是重音随意编排等现象。在稿件整合及处理过程中,第一件要做的便是要明确重音。重音具有强调性,对明确新闻主旨、引导受众思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过部分播音员在准备工作中并没有针对稿件内容的侧重点或需要着重强调的部分进行分析,或是不会找出重点,以及感觉每个字词都是重点等,导致重音的使用不够恰当,常常将受众的思维引向错误的方向,甚至是导致稿件的原义产生歧义。

重音的选择有精和准两个原则,精则表示精选、精髓。在新闻播音过程中,若是全篇无重音,那么受众则会觉得索然无味,而播音员的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而若是重音过多,那么则使得顿挫感过强,不仅容易导致重音选择错误,还会提高受众的理解难度等。

因此,重音需要精选,选择其中的精髓,能够让受众听到重音时,便明确该句的主体,或中心思想。准则表示精准,重音的选取需要进行稿件的全面性分析,在明确整篇稿件的逻辑和思想后,按照其中心思想来推测每句话的用意,并进行重音的选定。

(二)未能明确词句的轻重格式

通常情况下,重音在表面和内涵上可以分为词句重音和逻辑重音。词句重音是具有规律,并且按照轻重也可以进行按照由轻到重划分三个阶级,一些基层台播音员可能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文学储备存在缺陷、普通话水平不够纯熟等,导致重音的轻重无法准确把握,所以即便是重音字词找对,但却仍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衣服”“桌子”“妈妈”等词基本为重轻格式,前字重音,尾字较轻。而“工作”“规范”等则为中重格式,而若是在运用重音过程中读成重中格式,那么则会让人听后觉得十分别扭,甚至会改变字词在整句话中的意思,产生句意曲解。字词的轻重格式也是汉语的音乐性特征,不但能够区分字词的意思和性质,同时还能够精准地表现情感或起到衬托的效果等。所以,在重音的选择方面一定要分析字词的轻重格式。

二、基层台新闻播音中重音的使用策略

(一)重音的轻重表现

重音的轻重表现可以提高播音内容的针对性和强调性。若是轻音和重音产生对比效果,那么便会让受众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方式。根据发音的模式来说,重音的强度与平常音强对比有着更加明显的效果,而利用唇齿力度进行比较,重音的唇齿力度和平常音和轻音相比则更大。虽然这些对比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实际上在播音过程中,则需要最大程度上保证其流畅性和自然性,确保上下的合理连接,避免字词过于生硬或跳跃性较大的现象产生。利用合理的发音方法和重音表现方法来提高音强,以及提高唇齿力度,可以保证播音效果更加清晰和流畅,并咬准词句的意义。

(二)重音的抑扬顿挫

在新闻播音过程中,通过抑扬顿挫等语气和轻重音变化能够保证播音效果,赋予声音韵律性和情感色彩。但是和诗词朗诵一般的顿挫规律不同,朗诵由于需要重点突出情感,所以顿挫起伏感会非常强烈,而新闻播音过程中这种顿挫起伏则比较小,因为不需要重点突出情感,只需要突出内容的重点,以及保证新闻的严肃性原则,播音员需要以客观的角度来进行播音,若是语气起伏幅度过大,那么会让受众感觉过于脱离实际,也会降低播音效率,甚至会让受众觉得十分滑稽。因此,新闻播音需要合理地设计重音的抑扬顿挫,保证播音语言的韵律性的同时也需要控制好声音起伏。

(三)重音的速度对比

通常情况下,新闻播音员有要求的播音速度,若是播音过程中需要配合图文或画面,语速可以稍微放慢。与其他电视节目对比,新闻播音的速度算式相对快的,所以通常在新闻播音时需要保证吐字清晰的同时还要保证速度。而利用速度的变化来进行重点突显,运用重音来强调内容则是较为常见的。适当的速度变化会吸引人的注意,并且与日常交流相同,这种方式也会让人觉得正在阐述一段重要语句的感觉,而在新闻播音过程中利用速度变化也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效果。

三、结语

在新闻播报过程中,对重音的词句选择、轻重表现、抑扬感的控制等,都需要根据播音的内容来进行设计。因此,播音员需要明确稿件的主体内容以及情感,深入了解稿件的内涵意义,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来找到其中的规律,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播音的效果。

猜你喜欢

重音播音员词句
基于多模态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的中国理工科大学生单词重音位移研究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重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单词重音
论西藏播音员主持人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意义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细微之处见功夫——播音员的情感掌控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