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党建工作如何突破
2019-11-18主持人朱琼瑜王枫林
主持人 朱琼瑜 王枫林
孵化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通过提供研发、生产、经营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与咨询,政策、融资、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新兴企业迅速成长、形成规模、稳定发展。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的推动下,孵化器这一创业型企业的“领航员”“庇护伞”,始终与创业大军比肩同行。同时,随着新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日渐凸显,社会组织孵化器也在蓬勃发展。当前,各地纷纷围绕着“抓党建促发展,助力创新创业”这一题中之义,积极探索以孵化器为纽带推动两新党建工作,“双孵化”的理念已全面落地开花。但是,由于孵化对象的不稳定,在孵化器上抓党建难度更大、问题更多,要从何处入手抓?要如何破解难点?要怎么抓出成效?本期圆桌会,我们邀请到江苏、安徽、湖北、浙江的嘉宾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特邀嘉宾: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党组成员,苏州创业园党委书记 李伟
安徽省合肥高新创业园党委书记、合肥高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许永
湖北省武汉武大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党委书记 宋宏杰
浙江省长兴县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书记 殷满林
为何要在孵化器上抓党建工作?应从何处入手?
李伟:孵化器是创新创业的高地,科技型企业尤其是初创型科技企业集中、高端人才集聚,同时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隐性党员多、分散性强、流动性大、凝聚力不强、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如何培养、管理和服务好高层次人才党员,如何以党建工作引领非公企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孵化器党建一定要抓,还要抓牢抓实。我们创业园党委,就尝试了从点、线、面三方面入手强化组织覆盖,坚持从基础抓起。点上通过地毯式摸底和重点走访,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成立若干独立党支部;线上以五幢楼宇为单位,成立楼宇联合党支部,对零星党员进行托底管理;面上依托一个党委,设立党建工作站,服务于创业园下属600多家企业,形成了“1+5+X”党组织覆盖网络。其次,以党建引领孵化工作,打造了3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集活动开展、项目路演、辅导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将党建工作充分融入到培育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性,并依托苏高新党建智慧管理平台,对党员及日常工作进行在线管理。
许永: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创业企业集中、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成果突出,孵化器的党建工作要有所突破,就要把抓好青年队伍、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环节。合肥高新创业园党委在孵化企业的同时,注重对企业党建品牌的培育力度,我们积极发挥市、区派驻的党建指导员的联络指导作用,依托高新创业园企业分层培育、阶梯体系培训、科技金融服务、智慧园区平台等特色服务,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策划党组织活动、培育入党积极分子,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赢得企业对党组织的信任与支持,自主培育出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上市公司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累计培育国家级高企近400家。在我们看来,现在的创业者从精神到实践等都有更高的追求,这与党的追求、党员标准高度一致,跟党一起创业,不仅能帮助企业找到正确的方向,更能提升企业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宋宏杰:孵化器作为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是两新组织高度聚集、高科技产业和优秀创新人才高度集中的新领域,把这块新领域的党建工作做扎实,能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创新力,并形成示范效应,企业连同产业都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竞争力,从而帮助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大部分孵化器的情况相似,武汉大学科技园园区从业人员大多为35岁以下青年,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科技园党组织以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作为突破口,加深企业党员对党建工作的认知度,带领创业者创业创新,同时,持续推进以党建带动孵化、以党建促进创业,努力探索孵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打造产业特色“精品店”,并以红色文化引领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帮助企业从内部人才培养、企业文化深化、党员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营造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关键还是要将园区党建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园区推动创新、凝聚人才、带动创业的能力显著增强,为推进国家创新创业事业培育了更多的高新“苗圃”。
殷满林:社会组织要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离不开载体平台。像我们长兴县有600多家社会组织,登记会员数和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全县每6人中就有一人是社会组织成员。我们认识到,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仅对我们党的组织建设和政治引领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关乎党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领域中的探索。社会组织总体上呈现“多、小、散、杂”的特点,发展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社会组织类型多、主体多,因此在党建方面还存在“应建未建”的情况。同时,为了避免社会组织党组织在建立之后出现空壳化,必须通过孵化器加强对社会组织党组织进行管理。还有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保障问题。活动缺乏场地、党建经费不够用,这是一些社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因此,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载体和平台,突出发挥党在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是孵化器抓党建工作的着手点。
在探索『双孵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亮点工作?
李伟:近年来,苏州创业园党委立足园内科技企业集群、高层次人才集中、创客集聚等特点,培育打造“擎党旗、共创业”党建品牌,全面打造“党建+”工作生态链,深入推进“党建+双创、党建+人才、党建+互联网、党建+群团”四大工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党群工作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和人才工作服务“三个100%覆盖”,促进党建工作与园区建设深度融合、一体发展。在“党建+双创”上,整合推出党建类、政务类、创业类三大类25项服务清单;在“党建+人才”上,以抓党建聚人才促发展,通过深化一线支部建设,强化人才红色引领和提升人才软实力打造园区转型发展红色引擎;在“党建+互联网”上,创新实施“红客计划”,着力扩大党建覆盖和以互联网手段助推党建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党建+群团”上,建立党工团妇侨“五位一体”联动共建机制,形成“工作互促、活动互融、资源共享”的局面。
许永:党建服务企业一定要走心、有实效,党建做实了是生产力,做强了是园区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新创业园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云集、多种所有制科技企业并存,为有效开展党建工作,打造一流的非公党建,创业园党委不断探索,紧紧围绕“服务园区发展,助力创新创业”这一中心任务,先试先行,结合自身实际,提炼出特色的“三同步”(“同入、同育、同出”)的党建工作模式,即在引企入园时同步组建党组织、在育企创业时同步开展党的活动、在促企发展时同步提升党建水平;同时推出以企业为“点”、以产业链为“线”、以区域为“面”、以党建顾问为“纽带”的“点线面+纽带”党建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园区党组织组建率、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党建工作的开展“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于服务企业的每个环节,促企发展、培育创新、服务人才,努力实现企业党建和企业孵化同步合拍、共进互赢,实现党建孵化、产业孵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宋宏杰:武汉大学科技园积极探索企业、党建“双孵化”,充分发挥“红色孵化器”作用。以建设红色阵地、推进组织覆盖作为起点,打造园区党员职工服务中心,设立多个“共享空间”,并实行企业信息、党员信息“双登记”制度,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对小微初创企业实行“兜底”管理,确保将每个党员都纳入孵化器党组织的大家庭。另外,我们注重从企业管理层、骨干人员、关键岗位职工等重点人群中发展培养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建立了一支可靠的红色CEO队伍,年底开展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述职评议,推动履职尽责。同时,搭建党建“微”平台,按园区管理的楼栋划分党建“单元”,将党建服务深入企业职工“最后一公里”。组建专兼职结合的党建工作服务队伍,制定“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政策解读、行业交流、投融资对接会、组团招聘、红色教育等系列活动,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难题,将党建服务与企业服务相结合,不断增强党组织对创新创业型企业和党员职工的吸引力。
殷满林:一方面,我们在整合中深化平台设置和制度设计,建立起了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室等配套设施,并建立县级的社会组织群团工作站,初步搭建起多部门联动的社会组织领导协调体系。坚持采用“双培育”工作法,强化党建覆盖和人才培养,并在全省率先提出党建培育不合格,整体培育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培育制度,并对培育积分月度进行社会公示;探索成立社会组织功能型党支部,培育社会组织临时党支部,通过适度增加社会组织党员入党名额、开展党建培训、指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培育工作。同时,在服务中谋求标准示范和多方联动,出台了《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工作规范》《社会组织培育规范》和《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规范》三部市级地方标准,不断成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力量之源。此外,以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为协调平台的公益创投联动机制,构建起了10家联动的公益创投机制。2017年和2018年共实施公益创投项目71个,拓宽了公益思路,也避免了创投项目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
当前孵化器的党建工作中仍有哪些问题亟待破解?
李伟:目前孵化器党建工作仍存在问题,最显著的就是党建工作难覆盖,孵化器入孵企业一般以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为主,其自身发展还不稳定,党员数量少、流动性大等特点造成推进党组织组建有一定难度,党组织组建后能否持续运转也存在困难。其次,联合支部难凝聚。以创业园党委为例,我们建立楼宇联合党支部来覆盖党建工作,但因企业行业跨度大、人员分散、工作忙碌等原因,联合支部党员之间日常工作基本无交集,集中开展组织生活时,党员参与度不高,相互学习讨论、思想交流少,凝聚力不强,“形有而神散”的情况在孵化器主导下组建的联合支部中并不鲜见,这类党组织尤其需要有经验、有能力、有热情的专职党务工作者,通过积极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来加强党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但实践中人员保障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此外,党员教育也难以保障,虽然党组织通过线上线下各种途径开展党员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和素质提升,但是赶着学、盯着学的现象仍存在,党员参与学习自觉性和发挥作用的自律性仍有待提高。
许永:经过几年的蓬勃发展,高新创业园内企业总数由339家增加到1200家,党委下辖基层党组织118个,园区在册党员数已达1800余人,其中非公企业业主、高管党员及科技创新人才党员900余名。一流的园区需要一流的党建,成果显而易见,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主仍然漠视党建工作,不理解、不支持;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党员认为自己只是“打工仔”,缺乏理想和信念。同时,非公企业人员流动频繁,党务工作者的流动性更大,直接导致支部日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孵化器的党建工作类似于小微企业群体的党建工作,某种程度上放大了非公企业党建本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顺畅开展、取得成效,需要上级党组织和主管单位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
宋宏杰:由于孵化器中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项目较多,行业情况不统一,企业规模不一致,党建工作有以下难题,首先就是“人”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在生存发展的压力下更关注生产经营,对开展党建联动主动性不高,党建工作无法深入,不能形成有效互动,党组织存在活力不足、软弱涣散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的负责人不是党员,对党建工作支持力度不够,在孵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党务工作经验,党员流动性较大,党员的归属感不强。此外,党建工作与非公企业生产经营结合不够紧密,部分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希望党组织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但园区党组织和相关政府部门联系不够紧密,提供的帮助有限。
殷满林:目前社会组织的党建意识不强,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并出现了“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社会组织党员数量少,且流动性较大,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客观上增加了孵化器的党建工作难度。社会组织党建活动也很单一缺乏创新,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此外,社会组织“重建党、轻党建”,过分关注党组织筹建绝对数量,片面强调党组织“覆盖率”,而忽视已建党组织的活动开展、党员教育以及组织功能开发,最终出现“组织空转”现象。社会组织专职人员匮乏,活动经费短缺。目前绝大多数社会组织中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性质,在开展工作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专职党务工作者的岗位和待遇还不够明确,岗位缺乏吸引力,工作难度大,专兼职队伍都不够稳定。同时,由于很多社会组织自身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本身业务的开展都面临经费紧张的局面,对于划拨党建经费更是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