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师的成长研究
2019-11-17叶纹颜
叶纹颜
摘要:本文围绕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师的成长研究展开讨论,为乡村美术教学融合民间美术,以及促进乡村美术教师成长提供参考依据。民间美术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主要是民间美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使人们日常生活更加富有色彩,增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美术情感。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学有效的融合,需要乡村美术教师合理借鉴民间美术,丰富乡村美术教学内容,并有效促进乡村美术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乡村美术
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师成长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以某乡村美术教师成长为例,采用历史数据研究、档案材料分析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找出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师成长之间蕴含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优势,为加快乡村美术教师成长提供学术支持。
1寻找贫困山区上美术课的突破口
本文研究的乡村美术教师,在我国广东偏远地区,自然环境较差,并且经济条件有限,该地区所有的乡村学校,均由该名老师负责美术教学任务。
该名乡村美术教师在幼年时期表现出学习美术知识的渴望,从小开始学习美术知识。在参加工作后,第一份工作与美术教学没有任何关系,主要作为其它学科的代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日常的学习。该名教师在乡村学校未能得到施展美术特长的机会,主要是乡村学校缺乏美术教学的投入,无法为学生提供学习美术知识的条件。但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该名教师仍坚持美术学习,学校的操场成为教师绘画的画板,或者使用铅笔和粉笔,进行风景画、速写等,在他的带领下,许多学生喜欢上美术知识,并要求该名教师讲解美术知识。由于改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展现出的绘画能力,学校和家庭均支持该名教师在画面方面进行深造,并给予足够的条件,将该名教师送入到当地的美术学院进行学习。完成学业后返回到乡村,成为一名乡村美术教师。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美术教材中,会涉及到许多的学习工具,由于该地区经济条件较为落后,许多学生家庭并不富裕,在学习美术知识时,根本无法花费更多的钱用于购买美术工具,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只能使用一支铅笔。在美术教学中,塑料纸、泡沫板等均为基础的美术工具,但是乡村学生根本没有能力购买。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绘画工具,改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挑选不需要美术工具的内容进行讲解。即便学生缺乏基础的美术工具,但是学生会展現出学习美术知识的欲望,而长时间的缺乏基础的美术工具,学生会由于贫困产生自卑感,学生在学习中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该名教师发现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后,使用自己工资为学生购买美术工具,但是该名教师的力量有限,无法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该名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根据美术教材内容,会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泥塑创作,但是遭到许多教师的反对,认为泥塑创作会破坏教师的环境,并且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此外该名教师聘请民间艺人讲解美术知识,被民间艺人认为该名教师存在偷师的情况。
在乡村学校开展美术教学时,曾参加过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参加活动时,需要教师勇于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并将民间文化和生态自然融合到教学中,以此增强乡村教学的民间文化价值。该名教师发现在美术教学中,自己从前尝试的内容,与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内容产生相互连接的关系,该名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乡村美术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研究中使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得以有效的融合。
以讲解岭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巧救小昆虫》知识为例,本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小动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初步了解连环画的形式,并能够创作简单的连环画,让学生在创作连环画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热爱科学的精神。该名教师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会向学生出示与蝴蝶有关的谜语,让学生在回答谜语时,在脑海中形成蝴蝶的画面,增强学生对蝴蝶的印象。然后教师将自己制作的连环画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真观察在连环画中蝴蝶的外形、颜色等发生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连环画具有动态特点。学生按照教师制作的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使连环画中的蝴蝶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学生在创作连环画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自己想象连环画最后的结局,使连环画的绘制内容更加完整。学生在创作连环画期间,会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的蝴蝶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连环画中,同时教师结合当地的民间艺术,将富有当地特点的色彩与连环画创作相互融合,使学生创作出的连环画具有当地的民间美术特点。
2民间美术课程的发展意义
该名教师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相互融合,使该名教师认识到,只有融合民间美术,才能成为促进乡村美术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融合过程中,该名教师充分利用泥塑、草编等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美术学习。在当地随处可见的泥塑、草编等材料,成为该名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工具。此外该名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会认真观察事物是否可以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在一次美术写生时,该名教师发现一块树皮的外形和机理,很适合制作成一个雕塑,该名教师将树皮拿回家中,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雕刻,最终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该名教师在雕刻过程中,会充分利用树皮原有的机理和外形,使雕刻出的动物更加真实。该名教师将雕刻的动物拿到课堂上展示,向学生介绍如何发现的树皮,并根据树皮的外形和机理,如何在雕刻中运用美术知识。学生在观察教师雕刻的动物时,会让学生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并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增强学生愿意学习美术的想法。
该名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会采用游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美术知识,从而形成独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会体现出民间美术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还能传承和发扬民间美术。
为使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教学有效的融合,该名教师会参加民间美美术活动,了解广州民间艺术榄雕文化,在学习中展示出强烈的喜爱之情,并将所学应用在在美术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民间美术知识。当地民间美术体现出丰富的艺术价值,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色彩,该名教师在融合民间美术知识时,会给予足够的尊重,将民间美术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美术知识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习到有利于提高美术水平的知识。此外该名教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当地民间美术蕴含的美术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和调整乡村美术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可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并不断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以讲解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高山、大海、江河》知识为例,该名教师将当地的自然环境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采用民间美术的方法,将自己理解的高山、大海以及江河,通过美术的方式展现出来。此外该名教师向学生展示采用民间美术方式绘制出的高山、大海以及江河的风景画,让学生采用临摹的方式,不断感受苗族文化对高山、大海以及江河呈现出的气势磅礴的状态,有效增强学生对苗族文化的崇敬之情。
3借助民间美术促进乡村美术教师快速成长
该名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灵活融入民间美术,使乡村美术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方面避免学生由于缺乏美术学习工具造成的苦恼,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美术创作,借助自然条件,锻炼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另一方面该名教师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有效的融合,形成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以民间美术角度学习美术知识,有效引导学生形成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的意识,并且在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时,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快速发展。
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相互融合,使该名教师成长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在缺少条件的情况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乡村美术教学中积极融入民间美术,创造出全新的教学模式。该名教师在创新的模式中进行教学时,会更加看重学生美术兴趣以及美术知识应用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可以发自内心的进行学习,并且在学习中会感受到乐趣,使学生在获得开拓视野的机会,在学习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学习丰富的想象,通过想象构建美术空间,在空间中学生可以快速成长。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成长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该名教师的成长经历,应成为更多乡村教师学习的榜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美术教师成长过程中,将民间美术与乡村美术有效的融合,构建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民间美术的视角,有效锻炼学生应用美术知识的能力,在锻炼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