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柱县专分散收中C3F等级合格率调查及提高对策

2019-11-17孔德懋王军黄昌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提高对策烟叶

孔德懋 王军 黄昌祥

摘要    本文通过对收购点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天柱县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过程中C3F等级混等级、混部位、混颜色等造成该等级合格率偏低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提高C3F等级合格率的对策,即加强收购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加大对烟农炕次、分类堆放及交售的管理,严格收购流程管理,坚持标准对样收购并严肃收购纪律,加强烟叶存包环节管理,建立分级队伍档案管理,强化收购等级质量督查考评及应用等。通过这些措施,天柱县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天柱县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等级程度明显提高,特别是C3F等级合格率从2016年的73.2%提高到2017年的82.8%,C3F等级合格率提高9.6个百分点,混级、混部、混色现象明显降低。

关键词    烟叶;收购;C3F;等级合格率;提高对策;贵州天柱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26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烟叶等级合格率是衡量烟叶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卷烟产品质量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1]。通过近2年收购调查、移库检验等反馈分析发现,部分上等烟等级合格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影响工商交接顺利进行。目前,专业分级散叶收购的操作只能依靠感官判定,即从分级工分级、小组长验收、质管员检验到评级员定级都是通过眼观、手摸等进行判断。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难免会出现对品质因素理解、掌握不到位,致使存在等级合格率偏低现象。近年来,工业对上等烟叶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等级合格率的要求有所提高。天柱县收购量最大的等级为C3F,占收购总量的26%。因此,如何在专分散收中提高其等级合格率显得十分重要。2016年,笔者通过对天柱县2条烟叶收购线C3F等级合格率的调查提出了整改对策,并于2017年实施,取得了較好效果。这对提高天柱县烟叶等级合格率具有重要意义。

1    C3F收购中等级质量状况调查存在的问题

2016年对高酿和坪地收购线收购的C3F进行3次抽检,抽检结果如表1所示,3次抽检合格率平均仅为73.2%;混颜色比例为9.1%,混部比例为9.5%,其中8月22日抽检时主要混下部较重,而9月16日开始出现上部混入中部的现象,而9月28日主要是混上部。

2    C3F混级现象的原因分析

2.1    烟农质量意识不强

由于种植规模逐年增加、同一时间段烘烤的不同烟叶部位不尽一致,请工下炕解杆人数多,下炕时只要是同一农户的烟叶都堆放在一起,加之烟农仓库容量有限,很难做到按炕次堆放,未明显区分炕次和部位,造成交售烟叶部位混乱。

2.2    分级人员技能不高

由于农户之间的烟叶存在较大差异,对烟叶部位、颜色和质量的区分需具备较高的技能基础,而分级人员一般多为烟农,部分人员以前从未接触过烟叶分级,文化素质和接受能力低,加之分级人员的薪酬是按量计发,从而导致追求数量忽略质量。从抽检情况看,这是混部、混色等的主要原因。

2.3    评级员对等级把握不准确

由于部分评级员对判定烟叶等级标准掌握不透、技能水平不高,存在“重长短,轻质量”的现象,收购标准仍停留在“收得进,调得出”的阶段,造成收购等级合格率和纯度偏低。

2.4    收购中的“关系烟”现象仍然存在

由于分级工多数为烟农,且来自于同村或左邻右舍,在收购分级过程中存在互相帮忙现象,能混则混、能带则带。另外,收购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分级混乱的烟叶没有严格把关,靠价格定级收购,出现变相“面子烟”“人情烟”问题。

2.5    烟叶成包管理不当

在收购过程中仓库管理由保管员兼任,而保管忙于过磅,对堆码、打包监管不到位,加之部分堆码人员责任心不强,在日收购量大的当天堆码不整齐、混等级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保管员责任意识不强,对单等级数量不足50 kg的烟叶保管不佳,对于吸潮造成褪色变质的烟叶打包人员也按照原等级进行存包,造成部分烟包内等级合格率偏低。

3    提高C3F等级合格率的对策

3.1    加强对收购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3.1.1    提高正确区别部位特征技能。如表2所示,不同部位的烟叶特征主要表现在叶形、叶面状态、脉相、身份、颜色等5个方面[2],但由于品种、栽培管理措施、调制水平的差异,又使这些特征有时难以把握;但就同一品种而言,用上述5个方面的特征足以将其部位区分开。

3.1.2    提高掌握C3F品质因素技能。如表3所示,C3F的品质要求是:成熟,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分为“有”,色度为“中”,长度大于35 cm,残伤小于25%。这些品质因素和控制因素是评定C3F等级的关键,烟叶评级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质量因素进行烟叶评级。

3.1.3    提高对评级中易混淆等级的判定技能。

(1)C3F与C4F的区别。C4F等级的设定是为生长发育不良的中部烟叶而制定增加的等级。如表4所示,C3F与C4F的主要区别在于油分、身份。在实际收购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油分来区分,油分有的为C3F,油分稍有的为C4F。

(2)C3F与C3L的区别。如表4所示,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颜色和身份上,C3F为金黄色至深黄色,C3L为淡黄色至正黄色,身份上前者为中等,后者为稍薄。

(3)C3F与B2F的区别。两者区别主要是部位区别,B2F一般是上二棚,而C3F为中部,二者部位比较接近,特别是上部薄叶与C3F更容易混淆。如表4所示,除了部位特征外,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有叶片结构、身份和色度等,主要通过叶片结构区分,C3F为疏松,B2F则表现为尚疏松,这是判定部位最主要的看点,也是品质因素的区别。因此,只要把握好叶片结构这个指标,就能准确区分C3F和B2F。

(4)C3F与X1F的区别。下部烟叶存在明显的尖基差,同时在烟叶呈现的色度和均匀度上X1F表现为强,均匀度好;C3F表现为中,均匀度尚不均匀。在身份差异方面,C3F表现为中等,X1F则表现为稍薄。

3.2    加强烟农严格按照炕次、分类堆放及交售的管理

加强对烟农下炕去青去杂、烟叶打捆堆放指导与服务,严格执行预约定时轮流交售,确保每次交售烟叶同炕次、同部位,有效减少混部位现象。

3.3    严格执行收购流程管理

烟叶调度、分级入筐、定级3个环节实行岗位负责制。坚持流程,加强来料烟叶初检,合理调度,严格按照工位操作,责任分工明确,即:一工位分颜色、去青杂和分较少色组等级,二工位分较多色组等级;坚持单户交售烟叶为单位进行制样、分级桌对样分级、定级区对样收购、存包区对样成包、等级检查对样抽检“五对样”,切实加强对分级小组长和质管员在烟叶收购中的精准考核管理严格把关,建立返工“退回”制度,实现上一个环节对下一个环节负责、下一个环节对上一个环节考核把关的质量追溯体系,有效提高烟农、分级员、定级员的质量意识,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3]。

3.4    评级员要坚持标准对样收购并严肃收购纪律

收购人员签订廉政责任书,采取分级区封闭模式,烟叶调度单只填写序号不填写烟农姓名,严禁烟农进入分级场所,分级员只知烟,不知烟叶主人,有效杜绝分级队员与烟农互帮的现象。评级员严肃收购工作纪律,准确执行国家标准、坚持对样评级,保证定级的准确性,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收购原则,有效杜绝“人情烟”“面子烟”的问题。

3.5    加强烟叶存包环节管理

設置仓管人员,实行存包等级合格率负责制。严格执行分区、分等级存放,加强对堆码、打包的指导和督促,避免混堆、乱垛;加强打包前抽检,规范烟叶打包,防止混等级存包[4];仓管员做好当天成包后烟叶的等级、数量、出入库等痕迹化记录,按照级别做好标签粘贴工作,确保码条信息与包内烟叶质量相一致;加强对成包后烟叶质量的检查,严把成包烟叶出库关,确保烟包等级质量。

3.6    建立分级队伍档案管理

对在烟叶收购中表现较好、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水平高的分级工、分级小组长实行档案管理,在次年烟叶收购中进行优先录用;对在上年烟叶收购中表现较差、业务水平低、返工次数较多的分级员和小组长坚决不予录用,确保收购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3.7    强化收购等级质量督查考核及应用

细化考核方案,精准到岗、到人。烟叶质量管理部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专项与综合、普查与重点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加大等级质量监督,针对多次出现检查、移库检验反馈等级合格率严重偏低的合作社,对其聘请人员实行警告、辞退,对单位职工采取处罚、赔偿以及解聘职务、技能职称方式相结合的措施,保障收购等级合格率[5-6]。

4    成效

在2017年烟叶收购中,采取以上措施进行整改后,对以上2条收购线C3F等级入库合格率进行抽检,结果见表5。其等级合格率由2016年的73.2%上升到2017年的82.8%,提高了9.6个百分点,混级、混部、混色现象明显降低。

5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C3F等级在收购中存在着混部、混色、混级等现象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等级的合格率,不仅严重影响工商交接,同时也使卷烟的原料供应得不到保障。通过分析总结提出了加强烟农下炕指导、分级人员培训、严肃收购纪律、严格执行散叶收购流程、提高收购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等对提高C3F等级合格率和等级纯度有明显效果的措施。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所在,提高了散叶收购中的等级合格率,更好地保证了国家、企业、烟农三方的利益,确保了卷烟原料上水平,满足了工业结构需求,为天柱烟叶生产规模平稳、烟叶优质、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仍未达到理想目标,混低比例仍然较高,等级合格率和等级纯度有待继续提高。

6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烤烟:GB2635—199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2] 杨勇,何再敏.浅谈提高C4F收购等级质量的途径[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47-48.

[3] 任江波.彭水县烤烟C3F等级合格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6):295-296.

[4] 张小容.专业化分级对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3):11861-11862.

[5] 张晓伟.云南烟叶等级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4.

[6] 雷仲茂.镇远县烤烟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改进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4(3):324-325.

猜你喜欢

提高对策烟叶
探讨仓储烟叶霉变及其生物防治措施
郴州烟叶自动化收购模式探讨
晒烟叶
烟叶饲喂山羊要小心谨慎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对症下药,持之以恒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探索
提高中学后进生的数学水平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