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型酒庄建设探析

2019-11-17宋思宁董兴全亓桂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宋思宁 董兴全 亓桂梅

摘要    随着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就酒庄而言,如何打造生态型酒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生态型酒庄概念着手,介绍生态型酒庄建设原则与建议,以期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生态酒庄;新六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27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213-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葡萄酒庄一词源于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之乡波尔多,是生产优质葡萄酒的地方[1]。新时代,酒庄被赋予了葡萄种植、加工生产、酿酒品鉴、旅游休闲、养生保健文化传播等更多功能。酒庄旅游作为专项旅游,代表着优雅、时尚、健康,受到大众的热烈追捧。新酒庄不断涌现,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葡萄酒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构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发展新体系,实现酒庄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1    現代酒庄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重建筑,轻生态

决策者往往在酒庄建筑、装饰装潢上投入大量资金,忽视庄园生态和景观打造,资金投入“头重脚轻”。酒庄主体建筑要“量体裁衣”,根据酒庄产能、市场定位、产品结构等确定,追求“精”而非“大”,适当减少建筑资金投入,加大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保护自然生态。

1.2    重产品,轻人文

产品是企业的核心,文化是产品的灵魂。不少酒庄只看到产品的重要性,却忽略了企业文化和酒文化的构建。文化是企业软实力,塑造难、见效慢,需要时间去积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企业文化和酒文化的建设也要从建园之初开始,逐步完善,提高企业与产品的契合度。

2    生态型酒庄

生态型酒庄以生态为核心,以新六产为导向,利用生态原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实现资源再利用,保护当地生态,大力发展“葡萄酒+”三新经济。

3    生态型酒庄建设原则

3.1    以人为本

生态规划不同于环境设计,其强调生命的景观所具有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2]。人是酒庄的主体,是酒庄的建设者和使用者,生态型酒庄需以人为本,建设人文生态与环境生态双和谐。

3.2    保护环境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生态型酒庄,必须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发展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

3.3    服务产业优先

酒庄旅游主题明确、特色突出,相比传统旅游形式更加个性化、时尚化、趣味性,充满浪漫色彩[3]。生态型酒庄以服务产业为先导,发展三产新经济,创新“葡萄酒+”商业模式,如“葡萄酒+旅游”“葡萄酒+研学”“葡萄酒+康养”等,提倡新六产。

4    生态型酒庄建设建议

4.1    园区管理、生产

园区管理,以生态为原则,葡萄园多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葡萄根域环境。减少化学农药的喷施,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或生物农药,辅助太阳能杀虫灯、沾虫板等防治葡萄病虫害。使用滴灌、喷灌系统进行葡萄园、景观灌溉,减少漫灌,节约水资源。因地制宜选择重力式发酵等低碳工艺,节省能耗,降低CO2排放。

4.2    酒庄景观

4.2.1    葡萄景观。七分种植,三分酿造。只有优质的原料才能生产出怡人的葡萄酒。葡萄的种植要标准化、园区建设要生态化,才能形成横看成行竖成列的葡萄园景观。根据酒庄自身发展定位,合理规划葡萄品种,鲜食品种应早、中、晚熟搭配,延长游客可采摘时间;依据产品结构,调整酿酒葡萄红、白品种种植比例。采取篱架、棚架等多种架势,增加葡萄景观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利用生物竞争关系,进行行间生草,清除葡萄园内杂草,同时还能起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湿等作用,并能形成特异性田园景观,美化葡萄园。

4.2.2    园林植物造景。在建筑周边或不宜种植葡萄的区域,进行园林植物造景,美化酒庄,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酒庄植物造景将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体现季相变化;乔、灌、藤、草相互搭配,打造富有层次感的生物群落;亦要考虑植物的观赏部位(花、叶、果实、树干等)。在葡萄园周边种植玫瑰花,不仅有美化生态的功能,还有助于管理人员提早预测葡萄病害(白粉病、霜霉病)。此外,在葡萄园栽种玫瑰也是一种传统,象征着文化传承。

4.3    酒庄建筑

主体建筑是酒庄最醒目的标识,代表企业的整体形象与文化内涵,承载着加工、酿造、葡萄酒储藏、品鉴、接待等功能,在酒庄诸多元素中占有重要位置。主体建筑的风格,要符合企业自身文化,不能盲目追求西式建筑风格,应植根本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酒庄。酒庄建设时应保护生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使用环保建筑材料,考虑生产工艺及设备等因素,合理安排生产线游览路线。

4.4    道路广场

酒庄不同于一般景区,兼有景观与生产功能。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将生活生产、游览道路分开,将不同功能区适当隔离。道路、广场铺装材质可选用透水砖、木质等环保材料。

4.5    资源再利用措施

建设适当数量的沼气池,将分类后的厨余垃圾、消毒的葡萄枝条等粉碎进行发酵,产生沼液、沼渣,变废为宝;在葡萄酒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皮渣、葡萄籽等废弃物,通过生物技术处理,可将皮渣变为有机肥;对葡萄籽进行精深加工,提取葡萄籽油、原花青素、多酚等,生产特色康养旅游产品,实现资源再利用,延长葡萄产业链。

5    酒庄人文生态建设

《诗格》一文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仿写山水之形者为物境,能借景生情者为情境,能托物言志者为意境[4]。意境,是园林景观营造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高度和谐。酒庄人文生态应以人为本,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增加人文景观和人文关怀。文化的建设需结合地域文化,便于在消费群体中传播,引起大众精神上的共鸣。诗文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常常被拿来拓展园林的精神意境,具体表现为景点提名、楹联等[5]。酒庄意境营造,以酒为主体,深挖历史典籍,如李白的“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等,结合园林景观,以诗文字画或提字楹联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表现。

另外,一些园林植物也有着浓郁的文化特征。如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分别代表傲、幽、澹、逸的气节;莲花代表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杨柳有惜别之意,红豆树有相思之情。在酒庄意境营造时,应予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打造人文景观。

6    结语

生态型酒庄,不仅紧跟时代步伐,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减少污染,还贴合实际,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发展新型经济,有助于葡萄产业升级。同时,酒庄的建设不仅停留在景观美化,还要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7    参考文献

[1] 李华,王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小酒庄,大产业[J].酿酒科技,2010(12):99-101.

[2] 福斯特·恩杜比斯.生态规划历史比较与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宋思宁,汤晓宏,胡文效,等.鲁中南山区葡萄酒庄园建设及规划初探[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6(2):63-66.

[4]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董曉璞.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与意境营造[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