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转化后进生
2019-11-17朱声活
朱声活
摘要: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学有专长,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重视后进生,关心后进生,研究后进生,帮助后进生,转化后进生。
关键词:后进生;关爱;尊重;信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105
现今社会激烈的竞争、高效率的生产和快节奏的生活,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心理应变能力、耐负荷能力和心理自我调控能力。而这些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却并不具备。特别是后进生,更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作为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促进学生心理的正常成长和发展。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的孩子被错误地“定位”:有的孩子被当成父母的“下级”,一切必须听从父母的命令;有些孩子被父母当作“商业伙伴”,考得好奖100元,考不好打屁股,这种唯成功论往往导致孩子们的智力畸形发展;有的孩子是父母的“储蓄所”,父母认为孩子长大了要给自己光耀门楣,否则就白养了。这种交易性的教育使孩子感到压抑。还有些孩子则沦为父母的“出气筒”,甚至是许多心灵不健康的大人发泄的对象,这样的孩子则是最悲惨,他们身心备受摧残。还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难以获得全部的父母之爱而情感人格残缺,导致自卑、自闭。这些错误的“定位”,往往会让孩子在学校中被推向差生的行列。面对由于家庭而导致学习品德差的学生,往往有一种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教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作为教师,我们应全身心地去爱这些学生,不去想怎样才能把这些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时时琢磨孩子们需要什么,然后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
造成学生心理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影响学生个人素质的完善与提高的根源何在?笔者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2.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有一些教师,朦朦胧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3.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缺乏。也有部分教师切身体会到心理健康对学生、对教师、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的事情时,才发现,原来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无力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操作。
后进生是有思想、有自尊、有主见、相对独立的人,他们渴望受人尊重,被人理解,被人关心,渴望能融入集体中。如果我們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乐于接受教育。为此,作为称职的教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触动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斗争,使他们由“我是差生”的心理转变到“我并不差,我也有很多被教师、同学发现的优点”,从而对自己有信心,不再消极地面对人生。
一、关爱——打开后进生的心灵
一些后进生是留守学生,一些是由于家庭上的烦恼,生活上的困难影响了学习。后进生往往因成绩不理想,有自卑心理而愧于见教师,更不会主动地向教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越聚越多,学习就越来越感到困难;教师必须与后进生有所沟通,与他们建立感情,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爱,在心理上有亲切感、信任感,教师愿意与他们交朋友。
二、尊重——增强后进生的自尊
教育也是一种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怎样看待后进生,把他们看成什么样的人,对他们的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在平时教学中不自觉地对他们冷眼相看,对他们的关注不够,有偏见,会使他们在人格上有自卑感,在学习中缺少自信,尊重他们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课堂上有意对他们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让他们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回答有困难时给予引导性的提示,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增强了后进生的自尊心。
三、信任——发挥后进生的潜力
后进生由于学习不理想或纪律性差,长期受到排斥,他们一般都心虚,对外界很敏感,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理解与信任。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转化工作时,不能持有偏见,应对他们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的心理上得到满足。教师要适时地、不断地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在生活和学习中,多与他们接触,多参与他们的讨论,使他们感受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孩子,都会有优点和缺点,有长处也有短处。如果教师只看孩子的缺点和短处,“哪壶不开提哪壶”,就会使孩子逐渐学会自我否定、撒谎与反抗。如果教师常常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去评价孩子,多用奖赏与赞美,孩子会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我肯定,会取长补短,努力实现教师的期望。
后进生不是永恒的,作为教师只要找准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关爱、尊重、信任他们,使这些迟开的花转变得更加灿烂,鲜艳,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