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3月21日上饶地区强对流天气分析

2019-11-17王春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上饶强对流冰雹

王春艳

摘要    本文利用常規天气资料、NCEP全球分析资料等对2019年3月21日出现在上饶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主要是在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以及地面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上饶地区处于西南气流中,且风速辐合,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把水汽以及能量输送到上饶地区上空,高空槽东南移,带动地面较强冷空气南下,在较强冷空气的触发下,高能得以爆发释放,进而产生大风、冰雹、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大风、冰雹、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在具备一定能量场的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触发机制。上饶地区春季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通常处在高空副热带高压边缘,低层有丰富的水汽(湿舌附近),且具备一定的热力条件以及动力条件,再加上冷空气的作用共同推动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天气形势;江西上饶;2019年3月21日

中图分类号    P4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16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强对流天气是我国经常发生的一类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大风、冰雹、雷电、短时强降水、龙卷风等天气现象,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但突发性强、发生发展速度快,具备很强的破坏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1-2]。春季气温不稳定,天气复杂,出现大风、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几率较大。加强春季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总结,有利于深入认识强对流天气系统的活动规律以及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降低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各项损失。上饶地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7°48′~29°42′,东经116°13′~118°29′,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鄱阳湖。上饶市气候温湿,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春夏多雷电、大风、强降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给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对2019年3月21日上饶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展开分析,以期不断提高上饶地区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为当地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以及防灾减灾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依据。

1    天气实况

2019年3月21日上饶地区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天气现象为大风、冰雹以及强降雨天气。其中,弋阳出现了20 m/s的西北大风,还有5 mm的冰雹;上饶县出现了21 m/s的西北风;上饶出现了17 m/s的大风;广丰出现了18 m/s的西北大风;铅山出现了26 m/s的西南大风。

2    天气形势

2.1    高空形势

2019年3月20日8:00副高不断增强,500 hPa低槽处于内蒙古南部至陕西一带,850 hPa切变线处于河南西部、安徽、江苏北部、山东东南部地区;低层暖脊自贵州、湖南、江西、浙江延伸入海,此时850 hPa急流、925 hPa急流对安徽省造成影响。3月21日8:00,500 hPa低槽向南移动至湖南省一带。700 hPa切变线处于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地带700 hPa和850 hPa存在明显的西南急流带,均对江西强对流天气发生区域产生影响。上饶地区处于西南气流中,且风速辐合,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把水汽以及能量输送到上饶地区上空,为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提供了一定的水汽和能量条件[3]。

2.2    地面形势

2019年3月20日8:00,上饶北部有一低压中心,该低压中心处于高空槽线的前部,该低压中心不断向西北移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个低压中心,附近出现降水、多云等天气,有一条冷锋和一条暖锋从该低压中心伸展出来,出现冷暖锋天气。3月20日14:00至21日20:00,贵州地区出现的低压中心一直向南移动,带动冷锋不断向南移动,冷锋离上饶越来越近,给上饶带来降温天气,地面冷锋配合高空低槽以及中低层切变线,共同推动了上饶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4]。

3    物理量场分析

3.1    不稳定能量条件

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通常对大气的不稳定条件要求比较高,中小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往往在不稳定层结中产生,所以层结不稳定条件以及不稳定能量的大小、分布以及变化对于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上饶地区附近的南昌探空资料显示,2019年3月20日20:00,露点线与温度线从低至高呈上干下湿的“X”型典型强对流天气结构。同时,k指数为36 ℃、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1 144 J/kg、DCAPE为972 J/kg、沙氏指数(SI)为 -1.86 ℃。表明在这一区域内具备一定的能量条件,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3.2    热力条件

以水平距离为横坐标,以气压为纵坐标,沿东经116°作径向垂直环流剖面图,计算上饶地区的温度平流随高度的变化。2019年3月20日8:00,上饶上空500 hPa以下,温度随高度不断降低,等温线越来越密集,平流愈强,直接引起上饶大气热力结构的变化,这为上饶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

3.3    垂直速度和比湿

通常情况下,产生强降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物理条件需要具备充足的水汽以及一定的上升运动。2019年3月20日20:00,850 hPa 在上饶地区附近分布着1个垂直速度中心,而比湿场上则处在850 hPa湿舌中,水汽条件较好,这些为上饶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以及水汽条件。

4    参考文献

[1] 俞小鼎,周小刚,王秀明.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J].气象学报,2012,70(3):311-337.

[2] 陈涛,张芳华,宗志平.一次南方春季强对流过程中影响对流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2,31(4):1019-1031.

[3] 孙继松,陶祖钰.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若干基本问题[J].气象,2012,38(2):164-173.

[4] 盛也.2016年6月23日盐城市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198.

猜你喜欢

上饶强对流冰雹
冰雹是冰的,却为何出现在夏天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福建2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盛夏冰雹
夏日冰雹
上饶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