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6月19—23日台江县重大天气气象服务分析

2019-11-17张晓凤滕林李春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气象暴雨

张晓凤 滕林 李春阳

摘要    台江县气象台针对2018年6月19—23日持续性强降雨提前发布预报预警,气象部门及时开展“三个叫应”,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多渠道传递预警信息和雨情信息,为各级党委政府提前部署防汛抗洪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最大程度减轻了气象灾害。分析了此次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一是需加密雨情服务,并在暴雨过程及时升级内部响应命令;二是开展叫应时应叫应到村级信息员。提出了气象部门今后努力方向,以期为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大天气;气象服务;预报预警;贵州台江;2018年6月19—23日

中图分类号    P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15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台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雷公山北麓、清水江南岸。近年来,受冷空气及西南急流的影响,台江暴雨日数逐年增多,暴雨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台江县气象局着眼于为党政领导、相关部门、社会公众提供科学有效的气象服务,其对防灾减灾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气象工作者对重大灾害性天气时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如刘  静等[1]分析指出,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暴雨灾害应急启动早、部门联动响应快和社会媒体高度参与可使暴雨灾害降到最低。马燕[2]指出,密切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实地调查和加强相关部门联动,为生产部门提供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也有气象工作者[3-4]指出,在暴雨灾害天气发生时气象部门启动内部应急响应要及时,并要做好24 h应急值守工作。詹梓聆[5]指出,气象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县委、县政府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早做准备,各部门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对低洼地段及危险地带进行疏通检查,通知人员及时避险,可有效避免人员伤亡。气象部门在重大灾害天气时严格执行“三个叫应”可减少经济损失[6-7]。也有气象工作者对气象部门在重大灾害天气时开展气象服务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如刘  勇等[8]指出,预报预警信息覆盖面不广、科技手段和人力资源不足、服务手段单一、预报预警能力不足是当前气象部门服务存在的不足之处。李婷婷等[9]指出,气象部门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科学研判,准确把握当地的天气形势演变;二是在精细化预报、预报时效把握、服务针对性方面进行改进与加强;三是进一步拓宽预警信息的传播途径;四是进一步加强与防汛抗旱相关单位的沟通与信息共享,提高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强化服务内容,搞好部门联动工作;五是做好决策气象服务的宣传报道工作,更好地服务大众。

2018年6月19—23日黔东南出现特大暴雨,给黔东南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台江县此次强降雨出现了滑坡、塌方、泥石流、山洪等灾害。本文对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思考此次气象服务是否做到位,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期为气象部门针对暴雨天气开展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1    暴雨天气过程概述

受季风槽影响,2018年6月19—23日黔东南地区出现了2018年入汛以来降雨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黔东南州共出现22站次特大暴雨、86站次大暴雨、183站次暴雨,其中臺江县出现了5站次大暴雨、7站次暴雨。具体雨量为南宫182.4 mm、交密180.9 mm、方召163.2 mm、老屯155.3 mm、八梗139.3 mm、台盘111.5 mm、排生104.0 mm、报效103.8 mm、棉花坪103.4 mm、台拱70.2 mm、施洞94.4 mm、水井92.7 mm、屯上90.1 mm、排羊89.0 mm、革一76.7 mm、森林公园74.2 mm、南兄66.1 mm、南哨64.6 mm(图1)。此次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夜雨特征明显、小时雨强大等特点,强降水主要集中于施洞、老屯、南宫、方召、排羊等乡镇,强降雨均出现在夜间至上午,夜雨特征明显,灾害防御难度大,有23站1 h最大雨量超过20 mm,达到短时强降雨标准,其中1 h最大雨量为方召(80.1 mm),出现在6月20日2:00—3:00,持续性降雨及短时强降水造成台江县的农田和房屋被水淹、山体出现滑坡、塌方、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据民政局统计,此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台江县受灾人口数共3 82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60万元,其中6月23日施洞镇清水江沿边房屋50户被水淹没50 cm,造成100间房屋损坏。

2    预报预警服务情况

2.1    预报预警准确性和及时性

针对这次过程,台江县气象局先后在6月19日下午制作发布台江县《重要气象信息专报》第2期——持续性强降雨预报,告知6月19日夜间至6月22日台江县将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雨量大到暴雨,个别乡镇有大暴雨。天气实况与预报预警一致,因而此次暴雨天气预报预警准确无误。在过程即将开始时进行跟踪服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共发布暴雨黄色预警2次、橙色预警1次、红色预警2次。并与国土资源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1次、与水务局联合发布暴雨山洪气象风险橙色预警1次。在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中,气象部门总是在未达到预警标准时提前发布、及时更新,预报预警准确及时,为防灾减灾争取时间,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2    预报预警发布传播

在大暴雨过程来临前,为确保2018年建立的预警信息接收队伍发挥防灾减灾积极作用,台江县气象局及时更新了气象信息员队伍、各单位领导、各乡镇气象负责人及各村支书等人员信息,预警信息覆盖至各村。同时,按照与台江县广电局、电视台签署的合作协议要求,积极联系台江县电视台通过电视飞字播报台江县气象预警信息(图2)。在预报此次过程时,通过手机短信、QQ群、微信群、大喇叭等第一时间向公众提供预报预警信息、雨情信息,预警信息又通过“12379”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全县196套大喇叭发布,最大程度地拓展了服务渠道,扩宽了气象信息覆盖面。

3    气象服务特点分析

一是准确预报、超前服务。在此次持续性过程前制作《重要气象信息专报》,为党委政府防灾减灾赢得宝贵时间,分管气象的县委领导对此次专报进行了批示,并通过政府办将批示转发给各单位,体现了政府在防灾减灾中起到的主导作用。二是提前预警、准确预警。在大暴雨来临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升级预警,在降雨减弱时及时解除预警,加强与国土资源局、水务局会商,联合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1次、暴雨山洪气象风险橙色预警1次,体现了防灾减灾工作应加强气象与各部门联动。三是加密雨情服务。气象台先后制作发布《气象信息快报》(雨情快报)共2期,所有服务材料均分别通过邮件、手机短信、QQ群等方式服务党政领导、相关单位。但从此次服务过程来看,2期气象服务材料相对较少,以后遇到重大灾害天气应加密雨情服务。四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做好应急值守。6月19日23:00台江县气象局内部启动了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行政应急值班人员、带班领导、综合业务值班人员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24 h在岗值班值守,全力以赴做好本次重大过程应急气象服务。台江县气象局在6月20日10:00組织应急、防汛、国土、农业等多部门参加全省会商,且县政府在联合会商过后组织防汛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乡镇共20多个单位参加全州防汛工作视频会议,州(县)领导在视频会议中对防汛工作进行了部署与安排。从此次应急响应来看,台江县气象局虽然启动了内部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但在后续的暴雨过程中没有升级内部响应命令。五是服务好关键少数,及时开展“三个叫应”。在暴雨来临时通过内部叫应本部门相关人员11次,通过电话外部叫应防汛办、应急办、国土部门、各乡镇24次,直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防范暴雨引发的滑坡、塌方、泥石流、山洪等灾害,利用黔东南州暴雨山洪系统、短时临近系统及自动气象站监控软件,及时读取河流水位、雨量数据,并充分利用微信与县领导和乡镇书记、乡长实时互动,针对可能上升的水位和洪峰到达的时间,提前做好准确预判,及时服务下游沿线乡镇,有效指导乡镇救灾工作。同时,气象台值班人员叫应施洞镇、南宫镇、防汛办告知台江县中小河流水位上涨,提醒沿岸做好转移准备,保证了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全县无人员伤亡,人民群众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从叫应记录来看,外部叫应记录24次,外部叫应记录相对较少,没有直接叫应村级部门的村主任及信息员,而且没有利用全县的196套大喇叭开展村级叫应,这是不足之处。六是县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灾前提前安排部署,灾中应急指挥调度,灾后莅临现场抗洪救灾,体现了政府党委领导的作用。

4    结语

针对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由于预报准确、服务及时,防灾减灾效果明显。领导在接到气象局的《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时,高度重视,提前安排部署;在重大天气来临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做好应急值守和加密雨情服务,气象部门“三个叫应”及时,特别是叫应中小河流沿岸的乡镇,使灾害发生点第一时间知道提前防范、进行转移,使灾害降到了最低;过程结束过后及时解除应急响应,并调查灾情,制作《气象信息报告》服务了相关部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灾害防御机制再一次得到充分体现,领导对气象服务满意。但在服务中也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加密雨情服务,并在暴雨过程及时升级内部响应命令,开展叫应时应叫应到村级部门的村主任及信息员,应利用大喇叭开展“点对点”的村级叫应。

气象部门以后努力的方向:一是加强业务人员力量,提高预报预警技术;二是强化服务手段,拓宽预报预警信息服务渠道;三是加强与外部门联动;四是科学地开展“三个叫应”工作,做到“防灾减灾救灾,气象先行”以及“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5    致谢

本论文撰写过程中,台江县气象局滕林提供了帮助,并对本论文进行指导,特表示感谢。

6    参考文献

[1] 刘静,王丽娟,代娟.2016年6月30日-7月6日湖北省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总结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2):136-139.

[2] 马燕.2016年7月19—20日巨野县暴雨天气过程服务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23):226-228.

[3] 于成龙,邹鹏跃,李婧语,等.2017年7月25—26日东辽县气象局暴雨应急响应气象服务[J].现代农业科技,2018(15):210-212.

[4] 王思海,沈芯璐,杨波,等.2018年8月19—20日大连市旅顺口区气象局暴雨应急响应气象服务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3):189-190.

[5] 詹梓聆.江安县“7.2”大暴雨过程气象服务分析[J].科技新苑,2019(2):242-243.

[6] 代政权.江口县2012年月8—9日大暴雨服务总结[J].贵州气象,2013,37(4):63-64.

[7] 周继先,聂云.思南县2014年7月13—17日持续性降水特征分析和服务总结[J].安徽农业科学,2014(30):65-67.

[8] 刘勇,张进.普安县2015年9月19—20日强降水天气过程气象服务案例分析[J].乡村科技,2017(4):75-77.

[9] 李婷婷,周苑,袁颖.强降水灾害性天气应急气象服务分析:以贵州省遵义县“6·25”强降水为例[J].南方农业,2017(6):102-103.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气象暴雨
气象树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暴雨突袭
文章有象
暴雨袭击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猛兽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