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福罗汉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探析

2019-11-17梁群于琴芝蒋玉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全产业链

梁群 于琴芝 蒋玉梅

摘要    永福罗汉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广西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之一,2018年经自治区农业厅验收,永福罗汉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以140.35分(总分150分)高居第一。本文从永福罗汉果发展情况、标准化种植、销售渠道、品牌打造、模式创新等全产业链方面对永福罗汉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进行分析,旨在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永福罗汉果;优势区 ;发展情况;全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06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罗汉果是我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两用名贵中药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利咽等作用[1]。早在2004年,日本就将罗汉果提取物甜甙列为食品添加物,同时罗汉果还可以作为食品出售。桂林市永福县因独特的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罗汉果的发源地和主产地[2],拥有“中国罗汉果之乡”“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利”“中国名牌农产品”的称号。永福县罗汉果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独一份”“优中优”的农产品,产量占全球的90%以上,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2018年,永福罗汉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获得自治区考核验收第1名,成为桂林市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榜样。通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建设,不断健全产业链条,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1    永福罗汉果发展情况

1985年,罗汉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列为药食同源植物,是桂林的地道药材和特产,桂北各县均有种植,其中以永福县产量最大、质量最优,也是世界最大的罗汉果加工、集散和出口基地。永福罗汉果种植历史悠久,产品享誉国内外,最早可追溯至400多年前,明朝崇祯十三年年(1604年),永宁州(今属永福县)知州马光在《计略》中便记载了当地人以罗汉果泡茶的饮食习俗。1983年,永福罗汉果获中国外经部颁发的“荣誉产品”证书;1993年,获泰国曼谷国际博览会银奖;1995年,被列入《中华之最大典(1949—1995)》;2000年,被桂林市认定为首批优质农产品;2001年,被认定为2001年北京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4年,被确认为永福原产地域产品;2005年,罗汉果原产地域产品改为地理标志产品;2006年,罗汉果产品荣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4年,获“中国名优硒产品”称号。1989年,永福县被确定为中国罗汉果生产出口基地县;1995年,被中国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罗汉果之乡”,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列为“全国最大的罗汉果出口生产基地”;2005年,永福无公害中药材罗汉果生产基地获得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成为全国最大的无公害罗汉果生产基地,2014年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高度赞誉,并亲笔写下“永福——中国罗汉果之乡”;2017年,永福县苏桥镇被确定为广西“罗汉果特色小镇”;2018年,永福县永福罗汉果广西特优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验收,成为桂林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的榜样。

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永福罗汉果组培苗(扦插苗)及栽培技术的推广,罗汉果种植面积、产量迅速增长,品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2012年全县罗汉果种植面积达1 515 hm2,产果量达1.56亿个[3];2015年种植面积和产果量分别为3 000 hm2、3.36亿个[4],比3年前分别增长了98.0%、115.4%;2018年,种植面积更是稳定在5 333 hm2左右,产果量约为10亿个[5]。

2    发展罗汉果全产业链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2年组建了广西罗汉果产业化工程院,对罗汉果全产业链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永福县依托区域和资源优势,通过标准化种植示范引导,认真抓好订单农业,拓宽销售渠道,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罗汉果特色小镇建设,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目前,已形成罗汉果种苗、种植、烘焙和深加工提取等全产业链。

2.1    扩大永福罗汉果标准化种植

永福县通过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技术,广泛应用色诱、光诱、性诱等绿色防控措施,抓紧制定永福罗汉果特色产业标准,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研发应用,加强基地示范推广、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制定了罗汉果产品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永福罗汉果》,以标准化引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实行绿色食品基地整县推进,提高羅汉果品质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壮大罗汉果特色产业。

永福县罗汉果生产注重发挥产区优势,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罗汉果产业带建设。目前,罗汉果加工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完成;在永福县龙江乡、苏桥镇等乡镇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开展罗汉果脱毒苗的培育生产技术攻关;龙江福寿神果罗汉果核心示范区被认定为自治区三星级示范区,总面积1 488 hm2,由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三部分构成,面积分别为221.33、533.33、733.33 hm2;在广福乡、龙江乡、堡里镇、百寿镇等地建立了罗汉果一种二收示范基地7.33 hm2。2015年,永福县自主选育的龙江一号罗汉果品种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登记。

2.2    拓宽销售渠道

罗汉果收获后,少量鲜果直接用于加工饮料等,一般都经烘烤加工,干果储存销售。罗汉果及罗汉果系列制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为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永福县高度重视网络电商平台的搭建,完善县、乡、村3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同时,在永福农业信息网、永福科技网和永福金农网等网站积极做好农产品种植、销售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宣传工作,免费下载和发布农产品信息。目前,已建成1个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260多个电子商务服务点,确保罗汉果产业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全国各个地区。永福罗汉果企业充分利用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网络销售罗汉果,主要有苏宁易购(6家)、京东(182家)、阿里巴巴(228家)、1号店(235家)、淘宝(756家)。2015年,永福罗汉果在广西最具影响力十大特产评选中位居首位,珍金果罗汉果入选广西县域电商“十大明星”产品。据统计,电商销售罗汉果占全县罗汉果总销售量的56%[6]。

2.3    树立永福罗汉果品牌

永福县立足于优势产业、特色产品,树立“品牌就是效益”的意识,走名牌战略路子,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打造广西第一、全国有名、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2009年,永福罗汉果已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百强。近年来,市、县2级积极组织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前往香港、北京、上海、武汉、厦门、西安、恩施等区内外大型展会,加大永福罗汉果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特别是2018年举办的第15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桂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谢灵忠在开幕式品牌推介活动上向与会人员隆重推介罗汉果。同时,永福县发挥“中国长寿之乡”“世界养生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罗汉果之乡”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连续4年举办中国罗汉果节,通过“十大罗汉果王”“十佳罗汉果种植能手”评选、罗汉果诗词楹联书法展、罗汉果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罗汉果产品展销一条街、罗汉果养生精品线路徒步游以及生态洗肺之旅等系列以罗汉果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将罗汉果融入养生旅游福寿节、中国农民丰收节,让游客感受罗汉果养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好地宣传罗汉果。第三届中国罗汉果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相约》栏目“走进中国罗汉果之乡”专场进行现场录制,把永福县和赋有“东方神果”美誉的罗汉果推介给全国观众,极大地提升了永福罗汉果的影响力及核心竞争力。2018年,随着“永福罗汉果”区域公用品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发布,永福罗汉果品牌正式打响。

2.4    推行农业经营新模式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永福县着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一是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由公司或专业合作社与果农签订保底收购合同,进行高价随市、低价保底收购。二是推行按股分红机制,用利润补贴种植户,形成企业与种植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的带动,对罗汉果原始产品进行加工、提取和研发,不仅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拉动了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了种植与加工的双赢,而且还有效开辟了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永福罗汉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提高。2018年,永福县订单罗汉果的种植面积为3 786 hm2,占全年永福罗汉果种植面积的70%左右;永福县龙头企业以订单模式带动全县罗汉果种植3 432 hm2,占特优区的60%以上;永福县九日罗汉果专业合作社等将盈利按股分红给社员,从而实现农户享受二次以上农户利益分配达79.98%[6]。目前,全县培育发展罗汉果加工企业52家(其中龙头企业4家),合作社246家,罗汉果种植户21 328户;开发了罗汉果甜甙、浓缩汁、饮料、中药等100多个产品,加工产值20多亿元。

2.5    建设罗汉果特色小镇

罗汉果特色小镇位于永福县苏桥镇,建成全国最大的罗汉果加工园区,占地1.36 km2,以罗汉果产业为主导产业,培育乡村产业,鼓励永福罗汉果精深加工企业集中办厂,提升罗汉果加工能力,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态食品、罗汉果生态旅游,从罗汉果植物提取、特色医药、保健食品、养生美食和罗汉果产业工业旅游精品路线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传统产业中的干果和果芯茶以及生物提取和功能食品等较完备的产业体系。目前,永福苏桥罗汉果小镇聚集了桂林莱茵生物、桂林实力、广西甙元、桂林莎罗雅、永福百泓源、桂林三棱生物等大规模罗汉果深加工企业,还有华艺生物、兴达药业等植物提取企业,罗汉果精深加工比例达到60%以上。周边配套30余家罗汉果种苗培育公司。通过加快建设自治区级罗汉果特色小镇,依托龙头企业推进精深加工,开发罗汉果系列产品,从而打造罗汉果全产业链,最终实现苏桥镇由“罗汉果特色小镇”转变为“罗汉果产业创新小镇”。

3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12.

[2] 郭生.广西永福:罗汉果产业化开发与示范[J].中国农村科技,2015(2):56-57.

[3] 永福縣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福年鉴(2013)[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194.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市县概况(2006—2015)[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250.

[5] 钱开胜.广西:永福罗汉果年产果量达10亿个[J].中国果业信息,2019,36(1):54.

[6]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第一批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项目验收结果的通报(桂农业发〔2018〕273号)[Z].2018-12-24.

猜你喜欢

全产业链
和粮: “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的践行者
爱伲集团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研究
构建以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的农产品全产业链运行模式研究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创新
基于全产业链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思考
基于全寿命周期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探讨
里斯:“全产业链”时代的品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