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椰菜保护地制种关键技术探讨

2019-11-17田春雨闫丽董岩姚星伟单晓政牛国保

中国瓜菜 2019年9期
关键词:花椰菜制种保护地

田春雨 闫丽 董岩 姚星伟 单晓政 牛国保

摘    要:为了提高花椰菜保护地制种产量,调查分析了赤霉素处理对花椰菜抽薹的影响、授粉蜜蜂密度对制种的影响,及不同割球方式对保护地花椰菜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椰菜割球后15 d喷施浓度(w,后同)为1 417 mg?kg-1的赤霉素,单株种子产量从5.2 g提高到8.8 g,明显提高了保护地制种产量;花椰菜保护地制种授粉蜜蜂密度667 m2 以3万~4万头为宜;不同割球方式对保护地花椰菜制种产量影响较大,以中后期花球进行顶部二次割球(B2)方式为最佳,结荚数最多,种子产量最高。

关键词:花椰菜;保护地;制种

Research on seed production of cauliflower in protected field

TIAN Chunyu1, YAN Li2, DONG Yan2, YAO Xingwei3,SHAN Xiaozheng3, NIU Guobao3

(1. Tianjin Baodi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Tianjin 301804,China;2. Chengde Academy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Chengde  067000,Hebei,China;3. Tianjin Kernel Vegetable Rsearch Insititute,State Key of Vegetable Germplasm Innovation,Tianjin Vegetable Genetics and Breeding Enterprise Key Laboratory,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ed production of cauliflower, the effect of gibberellin, honeybee pollination and cutting-sphere-methods on the seed production of cauliflowe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 yield of single plant was improved from 5.2 g to 8.8 g by spraying 1 417 mg?kg-1 GA3 15 days after cutting balls. The appropriate density of honeybee was 30 000~40 000 per 667 m2. The seed production was greatly affected by cutting ball methods, repeated cutting ball (B2) in the mid/late stage showed the best effect,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ods and the highest seed yield.

Key words: Cauliflower;Protected field;Seed production

花椰菜營养丰富,并且具有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栽培面积和消费量迅速增加,目前花椰菜已成为国内外蔬菜市场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花椰菜制种面积也随着栽培面积和良种销售量的增加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花椰菜主要制种基地集中在云南,但是连年重茬种植和区域性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过于集中的制种基地往往制种纯度不佳,同时面临毁灭性的灾害,致使花椰菜制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因此扩拓花椰菜制种区域,开展北方保护地花椰菜杂交制种技术研究[1-3],解决保护地制种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尤为重要。保护地的防护措施能有效的防止制种亲本的丢失,有利于种质资源的保护;保护地形成有效隔离,保证了花椰菜的纯度,所以已成为必然选择,随着花椰菜良种需求的增加,优良的花椰菜品种多数已转入保护地制种,花椰菜保护地制种已在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河南、山西、甘肃、辽宁等地开展,制种面积达26.68 hm2以上,年产优良花椰菜良种8 000 kg。花椰菜保护地制种花期不遇,蜜蜂授粉效果不理想[4-6],割球时期与整枝方式对产量影响显著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花椰菜的制种产量,因此,建立不同种植时期和方式对花椰菜产量影响的技术体系[7],建立适合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纬度的花椰菜制种技术体系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保护地制种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赤霉素对花椰菜亲本抽薹的影响、授粉蜜蜂投放头数对制种产量的影响、割球时期和方式对保护地花椰菜制种产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品种为‘C-8(‘津品70母本)(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提供),试验地点在宝坻区生物中心温室内。2016年8月1日播种,8月30日定植于温室内,株距50 cm,行距55 cm。父本与母本定植比例为1∶3。

1.2 方法

1.2.1 赤霉素处理 当花球直径达到10~15 cm时进行割球,割球后15 d喷施赤霉素。设7个处理浓度,即283、567、850、1 133、1 417、2 125、4 250 mg?kg-1,以喷清水为对照(CK);每周喷施2次,每处理喷施4次。第1次喷施后30 d调查最长花枝的长度。试验设3次重复,每重复随机入选10株,在相同的环境及正常栽培管理条件下,用人工授粉的方式进行授粉,即用当天开花的父本花粉对母本进行蕾期授粉,种子成熟后进行考种,调查单株产量。

1.2.2 蜜蜂授粉处理 每栋温室面积667 m2,初花期每栋温室分别放置一群意大利蜂,蜂群大小分别为1万头、2万头、3万头、4万头、5万头,蜜蜂进场前3 d对蜜蜂进行隔离,每天用浸泡过花椰菜花瓣的糖浆饲养蜂群,加强蜜蜂对花椰菜花粉采集的专一性[8],每个处理进行相同的田间管理,种荚成熟后进行考种,调查产量。

1.2.3 割球处理 试验设9个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随机入选10株,在相同的环境及正常栽培管理条件下,用当天开花的父本花粉对母本进行蕾期授粉,种荚成熟后进行考种,调查单株结荚数和单荚结籽数。试验9个处理分别为:A0,不切割花球,花球成熟后任其自然抽薹;A1,花球生长前期(花球直径5~6 cm时)进行顶部1次割球;A2,花球生长前期(花球直径5~6 cm时)进行顶部2次割球;B1,花球生长中后期(花球直径10~12 cm时)进行顶部1次割球;B2,花球生长中后期(花球直径10~12 cm)时进行顶部2次割球;C1,花球成熟期(商品球,花球直径17 cm时)进行顶部1次割球;C2,花球成熟期(商品球,花球直径17 cm时)进行顶部2次割球;D1,花球生长中后期(花球直径10~12cm时)进行边缘一次割球;D2,花球生长中后期(花球直径10~12 cm时)进行边缘2次割球。顶部1次割球为保留外缘3个均匀对称小花枝(球),其余顶部小花球全部割除;顶部2次割球为经1次切割后待小花球生长至同一标准时再切割小花球的中心部(A2、B2、C2为1次切割后2 d进行);边缘1次割球为割除花球外缘各花枝(球)保留顶部2层小花枝(球),待10 d左右保留下的小花球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按同样方式进行第2次边缘割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花椰菜亲本抽薹的影响

花椰菜花球过于紧实,在制种过程中会造成抽薹困难、花球容易腐烂,而且花枝少、产种量低。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C-8抽枝长度有明显的影响,总的趋势是浓度越大抽枝越长。但随着长度的增加枝条变细,节间变长、枝条瘦弱。从抽薹的长度与枝条健壮程度和产量综合分析,以1 417 mg?kg-1的赤霉素为宜,枝条健壮,收获的种子产量高,平均单株产量达8.8 g(表1)。

2.2 蜜蜂投放数量对花椰菜保护地制种的影响

花期蜜蜂的多少对杂交种产量影响很大,利用雄性不育繁育良种这一关键技术难题是雄性不育系母本蜜腺不如父本发达,招引蜜蜂能力较弱,工作效率低。研究表明,667 m2温室制种蜜蜂密度以3万~4万头为宜。但如果蜜蜂头数过多,没有足够的花粉,种子产量反而下降(表2)。

2.3 割球时期和方式对保护地花椰菜制种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花椰菜制种过程中选留大花球如果不切割花球(处理A0),任其自然抽枝,结果大部分紧实的优质小花枝(球)均不能抽枝,或抽出少数枝薹也因烂花而倒杆,造成结荚数低甚至无收成;当花球生长中后期采取边缘和顶部1次割球(D1、B1 )虽然分枝数较多,但由于短期内大量开花,营养水平不够,造成落花落荚现象;当花球生长中后期采取顶部2次割球(B2)种子成熟快,单株结荚数最多,单株种子产量最高;而花球生长前期采取A2、A1处理虽然其生殖生长速度较快但因割球时花球太小,切割不方便,容易造成花球和心叶损伤形成锈球、烂球,影响枝条发育,使单株结荚数降低;当花球完全成熟采取2次割球(C2)单株结荚数较高,种子产量仅次于B2处理,但从显球至种子成熟所需时间长于B2处理。因此当花球生长中后期进行顶部2次割球(B2)可增加生长速度而且花枝健壮,发育好,促进种子成熟,其结荚数最多,产籽量最高。

3 讨论与结论

笔者通过试验解决了花椰菜保护地制种过程中的一些难题,能为提高制种产量提供帮助,但花椰菜保护地制种过程中还有很多技术难题,应在实际的生产中积累更多的经验。摸索出适合我国北方保护地条件下花椰菜繁种技术,为我国花椰菜繁种开辟一条新途径;保护地制种受大雨、大雪、低温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小,因此制种量明显高于露地。本试验中的2个试验相对独立,每个试验只针对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结果真实准确,相互间没有相互干扰,但同时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要相互结合,在试验中还发现,利用不同的割球方式,可以调整花椰菜开花时期,从而可以使父本、母本同时开花,利用不同的割球方式可以调整开花时间为10~15 d;在使用赤霉素调节花期过程中也可以和不同割球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调节;蜜蜂授粉产量往往不太理想,可以和人工辅助授粉相结合以提高制种产量。

笔者通过3个独立的试验结果表明,割球后15 d喷施浓度为1 417 mg?kg-1的赤霉素,花椰菜单株种子产量从5.2 g提高到8.8 g,明显提高了保护地制种产量;667 m2保护地制种蜜蜂密度以3万~4万头为宜,667 m2制种产量可以达到31.4 kg,合理的蜜蜂密度可以显著提高制种产量;不同割球方式对保护地花椰菜制种产量影响较大,以中后期花球进行顶部2次割球(B2)方式为最佳,结荚数最多,种子产量最高。

参考文献

[1] 李素文,张宝珍,方文惠,等.割球时期及方式对中晚熟花椰菜制种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5(3):51-52.

[2] 陶玉祥,任延宏.花椰菜日光温室杂交制种技术[J].种子科技,2011(9):33-35.

[3] 牛国保,孙德岭,单晓政,等.花椰菜雄性不育品种高产制种技术[J].长江蔬菜,2015(11):36-38.

[4] 王宝龙,姜立纲,王凤鹤,等.温室大棚蔬菜制种蜜蜂授粉方法[J].蔬菜,1988:39.

[5] 姜立纲,王凤鹤.蜜蜂授粉在保护地蔬菜制种上的应用[J].蔬菜,1989:17-18.

[6] 麻继仙,杨长楷,杨龙,等.种植方式对花椰菜蜜蜂授粉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3):41-42.

[7] 唐征,張小玲,刘庆,等.不同种植时期对花椰菜制种的影响研究除报[J].温州农业科技,2005(4):46-54.

[8] 张中印,陈崇羔.中国实用养蜂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花椰菜制种保护地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孙德岭苦战30年化解花椰菜种子难题
山东:全面实施主粮作物制种保险政策
熟吃花椰菜对血糖好
制种:受益行业政策推动
黄山区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发展刍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启动
花椰菜营养餐
头顶上的花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