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
2019-11-17寇俊杰
寇俊杰
老村有多少年了?连村里最老的、最有学问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只能从村名上,或是从明朝洪武年间山西大槐树上找到一些回答,可都有些牵强附会,因为没有确切文献记载,口口相传,时间久了,自然会变样。历史不可能重演,后人只能接近历史的真实,却永远也无法知道历史的真实,但老村真实存在着,它并不因为来历的模糊而有丝毫的胆怯。
老村刚开始也许只有一户人家,后来或因躲避战乱,或因子孙繁衍,或因接纳流民,聚少成多,逐渐形成了一个村庄,正像鲁迅说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一片荒芜的地带,没有希望,没有路,自从有了村庄,什么都有了。虽然村莊可以改名,或出了名人,或有名人来过、住过,或在某个方位,或发生过什么大事,都可以是改名的理由,但人的外貌和品质却不会改变,黄皮肤黑眼睛的特点,炎黄子孙的称谓和勤劳善良、不怕困难的性格一定会流传下来。还有千百年来属于农耕时代的劳动场面,婚丧嫁娶中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各种风俗习惯,“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的乡村景色,都深深地印在老村的记忆里。不管是平原上的小村,还是山村、渔村,都年复一年、老牛拉破车似的在岁月长河中慢慢度过。
老村里一定有老建筑,虽然不一定和村子的年龄一样大,但一定比人的寿命长许多。戏台、宗祠、古庙、石桥、土路、旧屋、老人……不一定都有,但总会有那么几样,伴着几棵古树,在春花秋月中注视着来去匆匆的人们,每天都演绎着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还有一些看不见的老规矩、老风俗,带着当地的特色,被人一辈辈传承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规矩和风俗改变了、简化了,但什么时候也不可能消失,因为那是老村的根脉,是游子的乡愁。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成了社区,民房成了高楼,老味越来越少了,但不管怎样,老村必然在村民的梦里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