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口骑楼老街: 旧时光的馈赠

2019-11-17黄凤连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骑楼南洋茶馆

黄凤连

时光不负海口,以无尽的奇美风光相赠,但海口又何曾辜负过时光,千百年来,这座人文之城的清浅足迹、深沉烙印全被那蔚蓝深海认真封存,装订成册。来者若有心了解,只需直面清风海浪,聆听它们深情的吟唱。

中央广播电视台推出的《航拍中国》所拍的《海南》中,第一站就介绍了海口骑楼老街:骑楼商业街,一楼是店铺,二楼以上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因建筑的一部分突出外面,像人骑跨在上面,因此得名骑楼。

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其建造艺术源远流长。骑楼最早建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而海口的骑楼是海南人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建筑样式。对于海南人而言,大海并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由清代开始,海南就有了下南洋的热潮。出海闯荡的人们,捎回许多新奇物件,小到咖啡,大到骑楼这种设计,甚至连造房子的水泥,都是从南洋运回来的。

海口骑楼既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掺杂了南洋文化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将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糅和便形成了如今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骑楼老街。在老街中最古老的建筑为四牌楼,建于南宋,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漫步于老街街头,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历史气息,轻抚这历经千百年沉浮的砖瓦,旧时光仿佛仍在眼前流转、低声吟唱。

骑楼老街为海口市最早的城市雏形,在解放初期便成为了富人的居住地。而后,随着城市的发展,骑楼老街逐步扩张,商铺云集,居住于老街的百姓也越来越多。时至今日,骑楼老街各色各样的文化、老字号商铺、美食依然让老街散发着独特魅力。迥异于不远处潮涨潮落的惊涛拍岸,被海环抱的百年骑楼老街更愿意始终静默着,于岁月中矗立成禅修高僧。

骑楼老街上,共存着中国东西南北乃至世界各地人的语言,人群层次多元化,城市的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元了起来。街道来去者多为慕名观光客,一脚迈进街口便手举起相机和手机各种寻角度、找感觉进行拍摄。游客们寻觅和欣赏着风景,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别人的风景。

海口因其椰风海韵,故别称“椰城”。因而骑楼老街中最不缺的就是椰子这一城市标志,将青绿滚圆的可爱椰子随意堆成山,与老街里人家门前的明艳红花相得益彰。于是,這简单的颜色交融成就了老街生机盎然的画卷。

■茶馆内,各式各样的小吃引得人食指大动

骑楼老街记录着海口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由于住宅外部的社区活动空间丰富,长年来形成了和睦的邻里关系,逢年过节便家家户户都参与社区的各种特色活动。在老街居住的传统模式里,遗留了众多极为有趣的邻里空间,如露天戏台和社区活动空间合二为一的宗庙,以及较大的茶室,多为老年人饮茶聊天、消磨时间所用。大众茶,即“老爸茶”便由此而来。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南洋华侨将“老爸茶”带回海南,最初“老爸茶”只是富裕人家的消遣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老爸茶”走进了平民生活,成为了海南文化的名片。老爸茶馆也成为了海口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一道独特的海岛热带城市风景。

老爸茶店常常设于老城区小街巷中,没有什么装修,只是临街一间铺面,排几张桌凳,便可开门接客了。茶客往往是住在附近的中老年人,也有偶尔路过的居民,大多数彼此互相认识,不必预约,街头巷尾相逢,一句话“走,吃茶去”便往茶店里钻。茶店中,往往人头攒动,烟气缭绕,服务员来回穿堂,忙个不停,给这个添茶水,为那个端小吃,一时间茶馆内便热闹非凡。即便茶客就点一壶茶,便从清早一直泡到黄昏后,也没有人会下逐客令。

时间充裕,不妨到海口骑楼老街的文化茶馆走一走,一股清新的海南风便会扑面而来。老街文化茶馆的门上方用成熟水稻、热带果蔬、形态各异的瓷器装饰,一眼望去,整个店面显得尤为别致。一进门,海南黎族纺织技术创始人黄道婆的塑像在织布机前挑灯织布。再往里看,草帽灯、花草装饰的壁顶、传统印花茶具、身着海南特色服饰的服务员,这些元素都仿佛在向到店的每一位顾客讲述着海口的故事。

老街的居民每天都还在忙碌着,老街的故事也每天都在上演着,它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不管再经历多少年,骑楼老街仍然会以最鲜活的姿态屹立在海口的市中心,给一代代人讲述着属于海口的记忆。

猜你喜欢

骑楼南洋茶馆
《成都老茶馆》
广州最美老街——恩宁路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题蓝花楹
一位富家千金的虐心孽情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
杯水车薪
广州骑楼
猜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