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一个月”的随想

2019-11-17东南大学退休教授江正战

银潮 2019年7期
关键词:领馆州立大学新加坡

文>>>东南大学退休教授 江正战

尊重历史,憧憬未来。我所讲的两个“一个月”,一个是1987年2月因公去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一个月,另一个是1990年8月因私去新加坡的一个月。

美国“一个月”

1983年前后,一场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狂风骤雨式地席卷全球。作为国内开设“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首批教师之一,我于1983~1986年开展了微机应用的科研工作,其中一项成果1987年获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1987年2月我应邀去美国出席国际小型与微型计算机学会(ISMM)举办的学术会议。

在美国的“一个月”行程由旧金山落地开始。第4天,我乘小飞机到了洛杉矶;第7天飞到中西部交通枢纽丹佛市,其北部的一个小城镇福特考林便是此次会议的举办地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所在。参会的有来自各大洲的20多个国家约60位代表,我国仅我1人,但有几位华人面孔,系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访问学者。会议主席是该州立大学电气电子工程系主任,他是第3代华裔。会议有报告、讨论、参观等议程。我用英语报告后,进行讨论时,发现“听力”不好,因为在国内缺少英语环境的锻炼,听不清不同国家代表的英语发音,幸好有2位访问学者帮了我的忙。参观州立大学的实验室使我大开眼界,多种测量装置、机械手、机器人、伺服系统控制、运动机械控制等等,都采用了微型计算机。

会议开了4天,之后我便搭乘“灰狗”——快客长途汽车(车后部有厕所),赶往目的地纽约。这种快客中途可以下车,过1~2天凭票再上同类车继续旅行。

“灰狗”一路行驶在我未曾见识过的高速公路上,穿过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密苏里州,带我抵达途经点伊利诺州的芝加哥城。芝加哥是全美第3大城市,仅次于纽约、洛杉矶。邻居的儿子接待我住在他家。在芝加哥,我参观了林肯公园、地质博物馆、唐人街等。受经费限制,再者也是因为天上看不到、地上可以感受一下沿途的风土人情,我乘上“灰狗”继续赶路。途经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到达位于新泽西州的纽约市,准备从这里回国。到站后,上自动扶梯时,没想到先吃了一记“闷棍”。我乘扶梯将邻居的儿子托我带给他父母的一个帆布箱先拿上去放下,再下去拿自己的两个箱包,前后不过五六分钟,返身再上去时,他的箱子竟然不翼而飞。我急得满头是汗,一对老夫妻也帮助寻找。无奈只好一同到车站警务室报警、登记。我不死心,四处寻找,终于在一个储物间看到了那只已被刀子划开的帆布箱。

我持的是因公护照,所以可住在领馆。领馆所在街的另一头便是联合国总部,我准备到那里去看看,领馆工作人员吩咐我身上要带30美元(当时我一天的饭钱),以备急用。沿街行走,各种肤色的人行色匆匆,脚步都是快节奏的。每隔几十米就有三三两两的黑人青年朝着你看,弄得我精神高度紧张。从联合国总部出来,我也急匆匆往回赶,希望不要出事。一踏进领馆的二道铁栅栏门,我感到一块大石头落地,安全了,回到“祖国”了。正应了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越出国,越爱国。

新加坡“一个月”

到新加坡去我持的是因私护照。我爱人1985年到山东济南参加由卫生部举办的“全国小儿推拿师资班”学习了一个学年。班上有三位来自新加坡的女学员,一同学习,相互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同窗之谊。其中一位的先生于1988年来南京考察过,于是也邀请我去他们那里看看。美国之行,举目无亲;到新加坡,则一直住在朋友家。

我是学工的,他们是学医的,在工作上没有共同语言。因此,他们又介绍了学工的朋友与我相识。这样我就不仅看到了新加坡的高速公路、高楼大厦、狮城的标志,还由他们带着参观了几家跨国公司,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学院、义安工学院等高校。我甚至还进教室听了一堂大课,也参与了其中一位朋友开发电子镇流器的试验。

义安工学院电气工程系主任对我很赏识,希望我留在他们那里工作,年薪在10万新加坡元左右(相当于近40万元人民币)。当时我在国内的月薪100元左右,1年也只有1000多元,10年才1万多元,如此算来,在新加坡工作1年抵上我在国内工作30~40年。当我回朋友家将此情况告诉他们,哪晓得他们吓了一大跳。我获得的是探亲访友签证,不能转为工作签证……“人穷志不短”,我自然不会非法工作,而是抵挡住强大的诱惑,准时回国。

随想

两次出国深深地感到,地球上的人类都是有眼睛、鼻子、耳朵,有手有脚,只不过因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而不同。我们当时虽然国穷、家穷,但是很安全。

尽管我们国家还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反腐大旗,打老虎拍苍蝇,努力实现“天下无贪”;“精准扶贫”,让百姓普遍的良好愿望“天下无腐”逐渐成为现实;全面依法治国,努力构筑“天下无诈”;全面从严治党,锤炼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辉煌告诉我们,振兴中华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猜你喜欢

领馆州立大学新加坡
新加坡
艰难的历程:弗吉尼亚大学的建校史(1803~1819)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