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吐槽”碰出个“好新闻一等奖”
2019-11-17陈正
文 / 陈正
2014年,笔者在燕赵都市报社供职期间采写了一篇“特别”的新闻《环保局16份行政处罚成“废纸”》,该稿荣获了2014年度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好新闻评选一等奖、河北新闻奖一等奖等荣誉,殊不知这篇“好新闻一等奖”是聊天聊出来的。
一家拥有45年建厂历史的国有大型企业,因为身披“津商”外衣,在河北涉县肆无忌惮地大肆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气、废水。当地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份,仅该企业一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就达到10896吨,占全县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的46.7%。自2013年以来,涉县环保局先后向企业下达了16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却无一被执行,甚至执法人员进厂监察执法连大门都进不去。
线索获取有些偶然,邯郸市涉县环保局一名副局长在聚会场合吐槽,单位执法感觉十分窝囊,其叙述涉县有一天津籍企业长期、持续、无间断排污,作为执法部门数年来监管却从无实效。笔者听闻后,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感觉在河北省持续雾霾天气、邯郸市长期高居全国污染城市百城前10名的大背景下,此线索极具典范意义,随即前往涉县实地探访。
在涉县环保局收获颇丰,大量一手资料被拿到手,其中包括自2013年以来天津铁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涉县全县排污数据、邯郸市排污数据以及天津铁厂排污的占比数据,并梳理出两年来涉县环保局向天津铁厂下达的所有行政处罚文件。
为更真实地掌握一手情况和体验执法的艰难,笔者还数日随同涉县环保局执法人员在天津铁厂厂区实地执法,亲身遭遇了铁厂门卫保安的“围追堵截”,数次突破却始终难以进入铁厂核心区域,更无法现场采集企业排污数据,“软钉子”“硬钉子”一一品尝。实地探访遭阻,便变换思路,在当地环保局执法队员的引领下,在企业外围找到排污设备,取样、化验,一切以事实为根据。在掌握了大量证据和实地采访的基础上,最终成文《环保局16份行政处罚成“废纸”》一稿。
成稿过程中,笔者并未简单地“摆问题”,而是多了一层思考。基层执法单位的尴尬仅是一个表象,核心观点还要聚焦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顶层设计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北京、天津企业进入河北落地。而由于独特的地缘关系,“唇齿相依”的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并在近年来形成了严峻的“抗霾一体化”格局。
文章采写过程中,笔者还采访了多位北京、河北的专家,他们指出,京津冀三地发展阶段不一,产业结构也不相同,自身具备环境治理的能力也参差不齐,但这些问题的存在更应在制度和机制上找到“突破口”,在三地都不应存在大气污染的“法外之地”。
2014年8月份,天津市与河北省共同签署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就大气污染防治、保障水资源安全、防护林建设、发展清洁能源等方面开展合作。
从发展的角度观察这些不合理现象,事态其实是在一步一步趋向合理化、规范化,但过程有些漫长而曲折,媒体舆论在这一进程中就要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速“抗霾一体化”格局的深入融合。
《环保局16份行政处罚成“废纸”》稿件刊发在《燕赵都市报》2014年11月19日15版的“新观察”上,稿件刊登后迅速引起河北省有关领导、省环保厅等职能部门的重视,在河北省环保厅的协调下,涉县县委、县政府,邯郸市环保局、涉县环保局多次采取实际行动对天津铁厂的排污设施进行专项整改,有效地刹住了“大企业”漠视基层执法部门的不正之风,为当地治理雾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刚进入记者队伍时,带领我入门的老师傅教诲我:“写稿子要脚踏实地,不要摆着架子写东西。简单说‘接地气’,写稿就是写事实、以事说理,以理服人。”
多年的写稿生涯,这句话对我的感触颇深。一篇好稿件能否得来关键是看记者是否深入基层,采访作风扎实不扎实,新闻事实把握透彻不透彻,写出来的东西要避免套话、官话,更不要粉饰、人为拔高,如果缺乏扎实的采访,写出来的“花架子”既打动不了读者,也不能对问题的解决有任何促进作用。
一场吐槽聚会,成就一篇“好新闻一等奖”,看似偶然,其实背后是扎实的采访、独特的新闻角度和敏锐的新闻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