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新闻图像与文字“融合”的几点体会
2019-11-17厉建甫
文 / 厉建甫
电视新闻以其独特的新闻思维,图象信息量大,现场感强,形式丰富,通过画面和声音等形式构成视听语言,以快捷的方式实现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达到电视新闻宣传独有的视听效果,很快成为满足当今社会各阶层视听需求的主流宣传媒体之一。那么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画”“声”和谐运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呢?
笔者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与上级台优秀记者、编辑的不断交流学习,对以上问题,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电视新闻记者(通讯员),不但要和报纸、电台记者一样写好文字稿件,还要进一步掌握电视摄像技术、技巧,通过镜头诠释新闻内容和更多的信息量。所以就要做好声、像结合的文章,遵循声、像关系的组成规律和辨证关系,将声、像齐驱并进地贯穿于电视新闻创作之中,使它们更好地为电视新闻创作服务,为电视观众全方位了解新闻事件服务。
笔者发现,有这样几种情况,不利于我们的电视新闻创作:
1是基层记者、通讯员存在电视新闻文字稿件写得较好,篇幅很长,编辑在修改好稿件后,录音合成时发现,录像带里录制的图像根本没有文字稿件里表述的内容,或者只有几个镜头,根本不够用,只能删除文字或重复使用镜头;
2是新闻镜头较好,画面比较理想,但文字表述不够,轻描淡写,没有把采制的电视新闻闪光点和内容表达出来。编辑在修改稿件时很费劲,常常打电话联系作者,了解当时情况,重新改写或把稿件撤掉,这类镜头较好的稿件撤掉很可惜。
3是有些记者想把一些事过境迁的事件做成“新闻”,但往往出现文字稿件上写的是“鸡”,但送来的图象上却是“鹅”,文字和图像根本不一致;或者送来的图像与时令季节不符。这样的电视新闻播出后,让观众看了很不舒服,有假新闻、失实之嫌。
二、关于“声像合一”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声像合一”,或是声音提示、解释画面内容,或是画面印证、烘托声音的叙述。声画对位,是利用声音和画面不同步所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人们视听两个感知通道的"注意力",这样能促使受众将画面信息和声音信息结合起来联想,从而产生深层次的信息传播效果,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传播效果。
三、在新闻性节目中,声画对位的组合方式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画面信息十分清晰、一目了然,而观众仍有一些疑问或题外的误解或深层次的要求,解说词就应解释、分析、说明;
二是记者、通讯员无法拍到现场实况,又非报道不可,则解说词反映新闻事实,而画面反映事过境迁的一些实地景象或附近动态;
三是新闻评论,画面出现电视新闻场景,而记者在旁边叙述,或由权威人士和专家述评。
记者还通过声像合一的做法,结合春耕护农行动,报道了五莲县工商部门从根源上开展农资打假,保证农民利益,《红盾护农、群众放心》稿件被《中央新闻联播》和《央视国际》采用。
在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与同期声音响,主持人与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叙述画面的声音,都是电视新闻形成声像合一的组合方式;而在现场报道中,若画面是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与新闻事实,而记者的评述已经在追溯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甚至在作纵向、横向的背景分析与资料比较,这时的声音与画面就是对位、对列的组合方式了。
笔者采制的电视新闻《“远教入户”把课堂搬到老百姓的炕头上》,报道五莲县整合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资源,借助有线电视网络开设远教频道,老百姓在炕头上就能看到科技知识,推进远程教育入户新路子。让老百姓自己说这种做法的好处,有养猪、养牛、养鸡、种高附加值作物致富的,有学到技术外出打工的,有开各种农副产品深加工的……
例:五莲县叩官镇大槐树村的王云强通过学习,建了循环模式的养殖场,养鸡场的鸡粪喂猪,猪粪喂鱼,鱼塘的淤泥沤肥,种玉米、花生,秸秆青贮后形成饲料,既节约成本,又增加效益。
这种通过有线电视信号远教入户的做法,不仅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也成为了其他地市学习借鉴为民服务的好办法。
因此,把“声像合一”使用得恰到好处,电视新闻图像与文字“融合”,常常起着形式灵活和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