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攀岩报道看新兴运动项目的传播与扩散

2019-11-17◎杨

新闻前哨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攀岩事物运动

◎杨 娟 冯 媛

在中国, 攀岩运动目前可查到的最早报道是 《人民日报》1987年对攀岩竞赛的报道,此后,人们对它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运动员的事”到“我也可以试试”的认知改变过程。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新事物被传播并被接受的过程,也就是创新扩散的过程。创新扩散指的是(某种)创新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特定的渠道,在特定的社会团体成员里传播的过程。它是特殊类型的传播,所含的信息和新观点有关。[1]笔者研究发现,在攀岩运动这个新事物的扩散传播过程中,媒体的报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我国报纸报道中对攀岩运动的传播扩散过程

攀岩顾名思义,就是攀登陡峭的岩壁。[2]攀岩运动脱胎于登山运动。登山运动是体育运动的一类,运动员徒手或使用专门装备攀登各种不同地形的山峰或山岭。 登山运动始于18 世纪80年代, 以法国医生巴卡罗与石匠巴尔玛结伴登上阿尔卑斯山最高峰为标志。 20 世纪50年代出现攀岩竞赛,1974年成为国际竞技体育项目。[3]2013年确定进入奥运会项目名单。

我国早在1955年就已开展登山运动,但攀岩运动直到1987年才见诸报道。1987年10月,在北京怀柔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攀岩比赛。 1993年攀岩比赛被国家体委列入正式比赛项目。[4]

本文选定“读秀”学术搜索引擎作为搜集攀岩报道的主要渠道。 搜索发现,标题中含有“攀岩”一词的精确搜索,从1987年到2018年共有6922 篇报道(已人工排除重复统计的极少数报道),报道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纵观我国历年来报纸对攀岩运动的报道数量, 可以发现总体上呈“S”曲线,即早期发展缓慢、中期起飞、后期稳定在高位水平,媒体的报道数量反映了人们知晓的程度,也能部分折射出创新扩散的采用率。 具体情况如下:

1. 早期扩散阶段:

1987年到2006年为攀岩运动的早期扩散期。 在这19年的时间里,攀岩报道数量共计411 篇,说明攀岩运动的发展非常缓慢。这一时期均为零星的攀岩竞技比赛报道,客观上使读者知道了有攀岩这项运动项目。

2.中期起飞阶段:

2007年到2009年为攀岩运动的快速扩散阶段。 报道数量剧增,在图1 能看到几乎垂直的陡峭增长线,说明攀岩运动获得快速发展。 这三年的攀岩报道共计1133 篇,平均每年377 篇。 其中最快的增长发生在2009年,突然从2008年的287 篇增加到604 篇,增长了2.1 倍。

3.后期稳定传播阶段:

2010年到2018年为攀岩运动的稳定高位传播阶段,整体保持在每年500 至800 篇的高位, 共计有5300 多篇。这些报道显示,无论是专业的攀岩竞技比赛,还是民间业余的攀岩活动,都在频繁、大量进行,这表明曾经罕见、新奇的攀岩运动,现在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攀岩运动的创新扩散过程已经完成。

二、 媒体在攀岩运动的创新扩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表明,在攀岩运动的传播扩散过程中,我国媒体的报道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总结来看,媒体有意无意运用了如下的扩散策略:

1.将攀岩运动定义为先进的、优秀的新事物

在媒体的报道中,攀岩一直以时髦新潮、冒险刺激的新兴运动的面目出现。 1987年当攀岩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引进到我国,同年《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就是《开展新兴体育运动 我国举办攀岩比赛》。从2000年开始,明显具有诱导性的文章增加。如《都市兴起攀岩热》《时髦的攀岩运动》《做个新潮攀岩人》等。

从标题到正文,这些文章都将攀岩运动作为,与先进的地区(城市)、国家(欧美)相联系。 “攀岩运动在欧美等国家特别盛行, 数以万计的攀岩爱好者毕生都致力于此项运动。 ”[5]“攀岩作为一种新兴的时尚运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尝试。欧美很多国家在街头、公共绿地、主题公园等随处可见户外攀岩场所, 让民众亲自攀爬以体验 “自由自在”的快乐。 ”[6]

类似这样的描述, 向读者暗示了攀岩运动与较高社会地位的联系:参与攀岩,你就成了时髦、新潮的人。按照创新扩散的理论,这是可以成功诱惑很多人的一个动机。

2.减少对攀岩这项新运动的不确定性

创新扩散的过程就是不确定性逐渐减少的过程。 不确定性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他可能发生的概率。 不确定性促使人们去获取更多的信息, 因为不确定会让人很不舒服。[7]潜在的采用者总想知道,该创新在多大程度上优于已有的和现存的实践中的方案或做法。[8]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攀岩的危险性比较强,这是潜在采用者所顾忌和担心的首要因素。而在消除潜在采用者的顾虑方面,信息的传播减少了这种不确定性。

一方面,媒体进行了大量对攀岩运动的基本知识介绍。如《攀岩——你来自哪个传说? 》,《怎样成为攀岩高手》。 这些介绍让普通读者了解攀岩运动的基本情况, 消除对攀岩的不了解、不确定。

另一方面,媒体还强调攀岩并不危险,客观上减少了人们的顾虑:“攀岩貌似惊险,其实并不危险。虽然称为徒手攀岩, 但并非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让人在岩壁上攀爬。 攀登前,要绑上安全带,系好绳索,而且,下方还有人保护。一旦在岩壁上失手,腰间的绳索可以避免你受到任何伤害。当然,这些技术要领需要有专业人员指导。”[9]“在很多人眼中都会觉得这种逐渐热起来的户外活动会很难学, 但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难,只要肯多花点心思,你也可以轻松做个新潮攀岩人。 ”[10]

媒体还通过体验交流来消除不确定性。 关于创新的信息交流是扩散过程的核心。 媒体连年刊登了不少攀岩体验的文章, 现身说法, 客观上减少了人们对这项新运动的顾虑,容易触发读者的尝试欲望。

3.权威信息源对潜在采用者的说服影响

在攀岩运动的传播扩散过程中, 权威信息源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人民日报》这个最权威消息源的加持,让人们容易对攀岩运动产生信任。 据笔者统计, 在2004年以前,《人民日报》一直是发布攀岩报道最多的媒体。从1987年到1996年的这最初十年里,共查到10 篇攀岩报道,其中《人民日报》上的就有8 篇,占80%;从1997年到2003年,共查到194 篇攀岩报道, 其中来自 《人民日报》 的有55 篇,占28.4%。这些报道,让普通受众知道攀岩运动是正儿八经的、受官方认可的运动。

其次是早期参与攀岩运动的群体, 其身份的相对权威性,给潜在采用者带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从报道可知,除了专业运动员,最早参与攀岩运动的普通人,有大学生、有记者,等等。大学生和记者,作为公认的高智商群体,他们的参与会让普通人觉得攀岩运动值得信任。

三、 对其他新事物包括新兴运动项目进行创新扩散的启示

1.充分认识到媒体在新事物传播扩散中的重要说服作用

国外专家的研究表明, 大众媒体对新事物新观念的传播扩散非常快。 在我国攀岩运动理念的扩散和传播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媒体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让一个新鲜事物全面地让不同的阶层都有所了解并能接受,那么媒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和渠道。 正是由于媒体在2007-2009年间密集的、大量的报道,让攀岩这项国外传来的、原本非常小众的运动,成了一项大众休闲体育运动。

而在早期的新概念、新事物传播中,权威媒体作为意见领袖的劝服作用尤为重要,《人民日报》 早期对攀岩运动的积极正面的报道,对传播这个新概念、新运动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带动其他媒体跟进。

2.在对新事物的传播扩散过程中,媒体应当告知风险

在公众需要就是否要接受新事物、参与某项创新活动作出决定时, 人们通常都想知道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后果,这时候媒体需要提供全面的信息,也就包括告知风险。

在攀岩运动的传播扩散中, 媒体并没有回避这项运动的风险,本身攀岩运动属于极限运动的一种,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安全性,媒体告知攀岩运动的不利因素,有助于公众全面衡量而做出决策。

3.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

大众传播媒体在创新-决策过程的认知阶段相对较为重要,而人际关系渠道在说服阶段更为重要。[11]这是因为,在新事物出现的早期, 人们更多依赖大众传播媒体来知道新事物的存在、了解新事物本身;在后期决定是否采用新事物时,更多会根据别人的使用经验来做决定。

而社交媒体融合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界限, 一篇关于新事物的报道,原本是面向大众的媒体传播,但放到微信朋友圈中或微信群里, 就成了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 因此,社交媒体是创新扩散中值得特别重视的传播渠道。

虽然, 攀岩运动的扩散与传播主要发生在传统媒体为主的年代,因此本文的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报纸,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假如当前要进行新事物 (包括新兴休闲运动项目)的扩散与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从潜在采用者的认知阶段,到说服决策阶段,都将社交媒体纳入重点考量范围。

注释:

[1][[7][8][11]美]E.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2] 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项目大全》,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版

[3]《体育词典》编辑委员会:《体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

[4]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登山协会:《中国登山运动史》,武汉出版社1993年版

[5]王兵:《今天你攀岩了吗? 》,《世界体育周报》2001年5月1日

[6]《刺激攀岩惊现王府井步行街》,《北京青年报》2002年7月19日

[9]《时髦的攀岩运动》,《西部晨风》2000年版

[10] 伊陆山:《做个新潮攀岩人》,《深圳商报》2000年8月6日

猜你喜欢

攀岩事物运动
波比攀岩
徒手攀岩
不正经运动范
攀岩
奇妙事物用心看
疯狂的运动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