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展望
2019-11-17甘肃社会主义学院王雄刚
◇ 文/甘肃社会主义学院 王雄刚
兰州新区中川园区管委会 魏清花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对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须牢牢把握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1]。其中革命文化也即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核心所在。从文化递进的角度来讲,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伸,革命文化更是预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一、中国革命文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给自足,自为“中心”的大国。然而到了近代,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一系列的列强侵华战争打破了中国既有的运行秩序,揭开了中国的民主革命。由于指导思想、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等方面的不同,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是指导思想的落后,突出地表现为未培育出先进的“革命”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成功,根本上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最终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
1940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革命文化”的范畴,强调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来说,是革命的有力武器[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我们追溯革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明,即一是物质层面的各种历史遗存和纪念场所,比如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办事处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二是非物质层面的革命过程中孕育的各种精神遗产,比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于革命战争时期带领全国人民在浴血奋战中凝结而成的独特文化,是党和人民大众集体智慧的结晶。“革命文化,是以革命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倡导、研究、阐释、奉行革命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3]集中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性和革命精神的永恒性。今天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反观革命文化,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民族性、人民性和革新性。
第一、民族性。中国近代所遭受的一切灾难,其外部原因无疑是西方列强的入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革命阶层都在致力驱逐列强,“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抗击事件也无不在“重塑中华”,特别是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其中“民族”是指推翻满清腐朽的封建统治,打倒官僚军阀,驱逐列强在华势力。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系统阐发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基本特征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4]。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民族性居于前预设地位,所谓民族性,是指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倡导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5]。基于近代中国遭受列强压迫的实际状况,革命文化首要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性。
第二、人民性。中国革命文化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产党宣言》明确倡导,以往的运动均属于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则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6]。这深刻反映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强调“大众的”文化,所谓大众的文化,是指文化要为绝大多数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人民群众自有的文化[7]。正因为革命文化坚持了“人民性”,才广泛地发动起了人民群众,获得了人民大众的拥护,最终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
第三、革新性。革新性,顾名思义为革旧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谓革旧,就是要彻底摒弃各种落后的反动文化,比如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封建主义的专制思想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买办”思想等;所谓创新,就是基于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倡导“科学的”文化,是指剔除一切形式的封建迷信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统一[8]。革命文化的革新性强调在与一切糟粕文化的抗争中,实现自身文化的内生动力,最终鼓舞人民,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必将胜利的斗志。
二、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展望
革命文化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形成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追溯革命文化的基本内涵,不得不重新梳理其思想形成的逻辑演进。革命文化首先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结合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形成了坚持以人民大众利益为核心的文化形态。革命文化在建设中不断得到传承和拓展,以优良的文化“元素”,逐渐融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定于一尊的儒家、儒释道三家合一,等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形态使得中国人在很长时期内“内心深处自有一种深藏不露的优越感”。然而到了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一次次“蹂躏”,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败于日本,一只“毛毛虫”竟然打翻了一只“大公鸡”,这使得中国人不得不从深层次出发考虑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文化失调”无疑是根本所在。
中国近代的文化反思问题,初始是直接借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建设理论。比如洋务运动期间倡导的“中体西用”,之后的“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特别是随着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夺,中国人才明白“拿来主义”的文化建设显然难有成效,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倡导民主与科学,即“德先生”“赛先生”。但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从而孕育了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一代学者讨论了如何把西方思想应用于中国古老文化的问题”[9]。
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当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无疑是革命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的基本任务在于推翻三座大山,即彻底剔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基于这样的现实考虑,革命文化将民族独立作为首要的奋斗目标。但与旧民主主义文化不同的是,革命文化在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上,选择了人民大众,并且将革命的目标并未仅停留在民族独立层面,而是要进一步实现国家富强,由此,在文化建设层面上把革命文化推进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来。
1956年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明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蓬勃发展,产生了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等新精神风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体现新时期中国人新气象的文化形态卓然成长。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革命文化的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之间密切相联,不可断然分离。
三、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它一方面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彰显了中国革命的光辉伟大。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之际,我们总结和继承这份遗产,必将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达成“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强调的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整体认识和充分肯定,表现为一种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其的坚定信念。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一些抗争努力的失败告诉我们,没有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之上的革命文化,中国的民主革命终将是一场泡影。
在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特殊历史场景中,一边是列强要逐步蚕食肢解中国,另一边是腐朽的清王朝妄想还要维护其专制统治。在各种势力寻求奴役人民大众的苦难岁月里,起初的中国人被冠以“东亚病夫”,犹如一盘散沙,可以说是失去了精神的支柱。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推动着中国共产党获得创立。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之初,就旗帜鲜明的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目标[10]。基于这样的倡导,新民主主义文化有着强烈的革命文化倾向。
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对革命文化的认识有所偏差。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人更是否定革命文化的现实意义,实际上却是掉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时至今日,应该也必须给革命文化一个清晰的定位。首先,革命文化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坚实基础。只有坚持和继承革命文化的崇高理想、人民立场和奉献精神,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为有源之水。其次,革命文化理应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活教材。革命文化锻造的政治品格、理想人格能更好地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具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再者,革命文化能为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的中国人不缺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求,缺的恰恰是一种敢为人先的动力支撑。革命文化体现出的矢志不渝、开拓进取的豪情斗志,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充足的动力。
中国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主要文化成果之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来源。新时代倡导文化自信,革命文化自然应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革命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梳理革命精神的演进逻辑,从而充分彰显出属于中国人自身的时代精神,进而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并注入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