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富美黔南新未来
2019-11-17江婷婷
文_江婷婷
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成就,经济总量的变化是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指标。黔南州自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变化,充分展示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成色。2018年,该州地区生产总值1313.46亿元,是1949年的247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9965元,比1949年增长866.9倍,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排名逐年上升。
经济数据变化的背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决策体系,以及符合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正是黔南得以“腾飞”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黔南州一以贯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始终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形成了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好局面。
实体经济是地区经济的立身之本,黔南一直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走实业致富之路,取得显著成绩。从抓粮食生产到抓基础设施建设,从实施农业产业化“185工程”到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大力调整优化要素配置和生产结构,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工业“脱胎换骨”、旅游业“好花更红”、物流业“流光溢彩”,这些经济措施中都透着一个大大的“实”字。
发展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方式。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之际,在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关口,一个“实”字,透出黔南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决心与信心,是牢记初心、勇于担当使命的重要体现。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共同富裕”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以脱贫攻坚为统揽,走共同富裕之路”是黔南发展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黔南举全州之力不断夯实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在决战脱贫攻坚战中探索了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三”后续发展模式,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黔南的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坚决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走出了符合黔南实情的道路。好山好水好生态,是黔南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基础。通过有效的措施,做强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产业化;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磷化工产业与生态发展有机统一,实现产业生态化。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入。
黔南州是布依族民歌“好花红”的发源地,有着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优良传统。民族政策的落地生根也是其发展中弥足珍贵的经验。70年来,黔南立足民族自治政策优势,坚持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与打好经济跨越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精准脱贫攻坚、保障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五大战役结合起来,形成了“四个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黔南模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深入人心,“好花红”民族绚歌唱响黔南大地。
70年来,黔南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站在这一重要的历史交汇路口,黔南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