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礼,军旗升起的地方
2019-11-17□张力
□张 力
南昌,英雄的城市。92年前的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打响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第一枪。如今,那永载史册的枪声虽已远去,但这个特殊的日子却成为永恒。
南昌繁华的中山路上,一幢灰色的小楼静静地矗立着, 这就是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这幢回字型建筑原为江西大旅社,建成于1924年。1927年7月27日,在旅社的喜庆礼堂内,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宣告成立,江西大旅社便成为南昌起义的总指挥部。7月28日,时任国民革命军20军军长的贺龙被任命为起义军总指挥。
8月1日凌晨2时,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起义部队,以“河山统一”为口令,领系红领带,膀扎白毛巾,在马灯和手电筒上贴红十字,向驻守总指挥部、新营房、天主堂等处的敌军发起猛烈进攻。战斗打响后,驻守总指挥部的敌军警卫团事先得到告密,凭借有利地势,在鼓楼、街亭、围墙等制高点上以密集的火力阻击起义军。贺龙、刘伯承、周逸群等人站在指挥部小楼门前的台阶上亲自指挥战斗,起义军官兵奋勇从正面冲上鼓楼,压制住敌人的火力,并调部队从后院翻墙冲入敌阵,与敌人进行白刃格斗,战斗持续三个多小时,终于全歼敌军,并乘胜全歼附近的省政府警卫连和军乐连,攻占省政府。
一夜枪声,为古老的南昌城带来一个崭新的黎明;一夜枪声,为中国革命开创了崭新的纪元。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月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后来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49年6月15日,根据毛泽东提议,中央军委决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主要标志。
走出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跟随着身穿军装的讲解员,我们走进纪念馆陈列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令人震撼的雕塑《石破天惊》: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紧扣着步枪的扳机,象征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枪口上方的一片蓝天白云,寓意八一起义开辟出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顺台阶走上二楼,映入眼帘的便是数十米长的墙面名录,上面写着“南昌起义参加者名录”,有很多只有名字生辰不详。讲解员介绍,南昌起义参加者有两万多人,然而建军80周年时找到的有名有姓者仅800余人,如今已增至1042人。
馆内的一张收条与回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收条上写着:“今收到贵会慰劳革命将士捐款一万元整……”回信则说明捐款去向:“已分别送交十一军与二十军两政治主任领收……”寥寥数语,记录了群众对南昌起义军的一片深情。当年的一万元现洋可不是小数目,它证明了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得民心、顺民意,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
在多维视觉景观展区我看到,起义军战士悄然潜行到敌军指挥部前突然发起猛烈攻击,还有战士趴在瓦房顶上,利用高层位置打击敌军;火光冲天,炮轰声响彻夜空,战士们冲锋陷阵,没有一人退缩……惨烈、艰辛、浴血奋战的一幕幕映在眼前,真实展现了革命先辈们不畏强暴、勇于拼搏的精神。
参观结束时,讲解员特意介绍了纪念馆大门上悬挂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金匾的一则轶事。1958年8月1日,南昌起义纪念馆开始内部展出。9月1日,迎来了一位穿着白纺绸衬衫、黑色布鞋的访客,由于事先没有接到通知,讲解员并不知道来访者身份。参观完后,讲解员拿出馆里的签名本请他题词,当看到落款“陈毅”时,才知眼前这位就是曾参加过南昌起义的陈毅元帅。讲解员灵机一动,大胆地说道:“首长,请您给我们写个招牌吧。”陈毅哈哈笑道:“啥子招牌哟?”随后,他爽快地挥笔写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几个大字。从此,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馆名就镌刻在纪念馆大门上。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伴随着军歌的旋律,我缓缓地走出八一起义纪念馆。驻足回望,默默敬礼,我祈祷,我祝愿——南昌起义永垂青史!八一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