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统战思维,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
2019-11-16郝晓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并为此作出更为深刻的阐述和更为系统的部署。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的重要法宝,在团结人、转化人、争取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运用好统战思维来做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统战思维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它具有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社会功能。统战思维是统一战线固有特点规律的意识形态或观念反映,是统战工作思维理念、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的总和统战思维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具体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政治思维、战略思维、和合思维和共赢思维几个方面。
二、运用统战思维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1.利用統战思维的政治属性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政治性是统战思维的根本特征,是指坚定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正确的政治立场、严格的政治纪律和崇高的政治责任等,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规定和体现着统战思维的性质和方向。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将长期执政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重大的政治责任,更加艰巨的政治任务,更加复杂的政治形势,都要求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是从政治视角认识问题、判断形势和应对举措,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这是利用统战思维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保证。同时,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素养,加强政治品德修养,加强政治实践锻炼,真正做到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判断形势和谋划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沿着党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
2.利用统战思维的战略属性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战略性是统战思维的核心特征,是指统战思维所关注、回答和解决的,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长远和根本的重大战略问题。而意识形态工作同样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善用战略思维,有助于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更高的政治站位上,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去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都是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定位。因此,运用好统战思维的战略性,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以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定不移地把党领导的意识形态工作引向深入,坚持“一盘棋”工作导向,各级党委必须充分调动各部门共同参与,统筹实现对各领域舆论工作全覆盖,始终与党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心同向。
3.利用统战思维的和合性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和合性是统战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指统一战线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团结联合”的思想主题、“和衷共济”的价值取向、“政通人和”的目标追求。当今社会,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格局,与之产生的是“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现实中,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已远不是最初的不同文化观念、不同思想的交锋,而是其背后站着相应的利益群体,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阐释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话语权,更多的是自身经济利益选择、政治目标的实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实现“两个巩固”的过程中,如何适应不同社会群体分化的态势,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如何面对正面负面声音混杂、价值多元、观点多样的态势,最大限度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如何应对国际敌对势力的舆论攻击,最大限度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这些都可以通过发挥和合性这一思维方式,以求同存异来正视认识差距、增强思想共识;以教育引导来巩固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工作,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以社会整合来凝聚不同阶层群体,消弥思想分歧;以利益协调来解决社会成员的困难问题,实现利益共赢。在求同存异中把握社会思想舆论的主导权,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力争做到把拥护党的领导的人搞的多多的,把反对党的领导的人搞的少少的。
4.利用统战思维的共赢性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共赢性是统战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是指统战思维活动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统一战线体系内各方面的利益都必须得到维护、实现和发展。共赢思维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从奋斗目标看,是实现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从现实纲领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总之,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先进性品质,为统一战线各方实现利益共赢、成果共享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06-26.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3.
作者简介:郝晓净(1985.3.27)中共青山区委宣传部讲师团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