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能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康复手段

2019-11-16石浩然吴佳旭汤志文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体能训练

石浩然 吴佳旭 汤志文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体育行业实力愈发雄厚,无论是在国家体育赛场上还是世界级体育竞赛中,都可以看见许多的中国体育运动员,并且体育运动员们在这些赛场上还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体育运动员们想要获得好成绩,就必须要进行体能训练,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因为各方面的因素都可能会导致运动员们出现运动损伤的问题,所以就需要借助相应的预防和康復手段,来减小体能训练中运动损伤带给运动员的影响。基于此,在本文中将对体能训练中的运动损伤进行研究分析,并阐述相关的预防和康复手段,从而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体能训练;运动损伤;预防和康复手段

引言:

为了提升自身的身体素养,从而在体育竞赛中获得好的名次、成绩,运动员们或参加体育竞赛的个人就会进行体育训练。但是在体能训练中,一些人员往往因为没有进行热身或者在训练中因为训练方式方法不对,就会导致运动损伤问题的出现。基于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和部门必须要在体能训练人员中,积极宣传预防训练损伤的措施,从而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给训练人员带来的影响。

一、体能训练中如何预防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

(一)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

当训练人员准备进行实际的体能训练之前,首先需要做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例如:训练人员需要先做好伸展运动、扩胸运动、侧压腿等方面的运动,这是因为这些运动能够使身体大分部的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的拉伸,并使训练人员的中枢神经兴奋区域得到充分的刺激,以便让训练人员感知、器官、神经三方面保持在最佳状态,从而满足训练人员的体能训练需要。此外,体育训练的强度比较高,而进行过准备活动之后,就能够提升训练人员的身体代谢强度,从而使训练人员在高强度体能训练之后,全身肌肉不酸痛。所以说,在开展实际的体能训练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对应的准备活动。

(二)规范各项技术动作

在体能训练中,因为技术动作不标准导致的运动损伤比比皆是,例如:拿铅球投掷来说,如果训练人员在投掷铅球时,腰部发力过猛就会导致拧腰等运动损伤问题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训练人员要对自身所训练项目的技术、动作进行规范操作,从而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例如:相关训练人员在开展训练之前,可以让专业的教练、指导老师在一旁进行观看,然后让其找出训练中运动员本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使训练技术、动作规范化操作。这样不但可以安全高效的进行体能训练,还可以减少体能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问题的出现。

(三)加大运动损伤预防措施的宣传力度

在训练人员进行相关的体能训练时,相关训练指导老师或教练要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产生正确的认知,同时加大对训练人员的宣传力度,以便让训练人员对运动损伤的危害性、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产生正确的认知并且可以增强训练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宣传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措施,从而让训练人员在面对运动损伤时能够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减小运动损失对训练人员的影响,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避免训练人员因为运动损伤出现“二次伤害”。

二、分析运动损伤的康复手段

(一)运动损伤的应急治疗手段

在正常的体能训练中,难免会因为一些外部因素出现运动损伤,如:在体能训练中常见的擦伤、扭伤、拉伤等运动损伤。列举事例进行分析:在训练人员出现拉伤、扭伤时,训练人员不能进行大幅度动作,可以坐在原地或者平躺,这样可以减少肌肉的拉伸。然后观察自身拉伤、扭伤的部位,如果过于严重要立即送去医院进行诊治;如果不太严重,可以让陪护人员取来冰袋、毛巾,然后用毛巾包裹住冰袋敷与患处,这样就可以缓解损伤部位的充血和疼痛感,这样还可以起到轻微的消肿作用,但这种冷敷法只适用于刚刚受到损伤的时候。对于关节扭伤、韧带拉伤两天已上的身体部位,就要采取热敷的治疗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将水或者醋加热到一定程度,然后运用毛巾将热水、热醋敷在患处,并在毛巾温度降下来之后,更换新的热水毛巾或者热醋毛巾。只有这样才能使损伤部位的毛细血管得到充分的扩张,以便于其进行血液的流通,从而起到消除患处肿块、缓解患处痛感的作用[1]。

在训练人员进行长跑训练、短途冲刺训练之后,往往会出现胫腓骨疼痛的运动损伤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相关的陪护人员、指导教练就要具备一定的治疗手段,对于疼痛感不太严重的人员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包扎,并运用一定的按摩手法对其患处进行按摩,从而起到疏通血液、缓解痛感的作用。对于疼痛感比较强烈的人员就要送去就医,然后服用相关的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2]。

(二)运动损伤的康复手段

机能康复训练。训练人员在遭遇运动损伤之后,往往就会停止体能训练,这样一段时间之后,身体的机能就会出现下降,但是立即投入高强度的训练就会加重运动损伤的伤势。针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医生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从而在恢复身体机能的同时达到训练的效果。对运动损伤的训练人员可以采用低强度的关节屈伸、投掷、蹲起等方式,并且根据训练人员的康复程度增加合理的训练量,要采用循序渐进、全面涵盖的康复原则,只有通过这种适量强度的、全面的康复训练手段,才能让久病初愈的训练人员重新满足体能训练的要求。肌肉群的康复训练。在对训练人员进行肌肉康复训练时,还要注重小肌肉群的康复训练,可以利用重量较小的举重哑铃、手柄进行训练,从而保证患者的肌肉群能够进行平衡发力,并且在此过程中切莫采用重量较大的哑铃,这样只能起到反效果的作用[3]。

三、结语

综合上述结论,训练人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往往会因为各式各样的问题造成运动损伤,这些问题的出现给训练人员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所以在进行体能训练时,相关人员要加大对运动损伤预防措施的宣传力度,还要教会训练人员简单的运动损伤应急治疗手段,从而减小运动损伤对训练人员的影响。此外,训练人员在开展实际的体能训练时,要做好准备环节的工作,还要在训练过程中积极调整自身的心态和技术动作,从而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燕.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梁婷婷.高尔夫球爱好者运动损伤致因及预防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3]朱云龙.体能康复训练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4.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跳远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