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品德课堂创新励志教育

2019-11-16汤志文吴佳旭石浩然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汤志文 吴佳旭 石浩然

摘要:在思想品德课程中,不断创新励志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人成才。因此,如果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融入中国梦,那么不仅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而思想品德老师应该在此过程中意识到将中国梦与思想品德课程联系起来的重要性,然后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中国梦;课堂教学

一、利用品德课堂创新励志教育

(一)专题讲座式——埋下励志的种子

初中生的身心还处在不断发展中,所以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思想品德老师可以分专题开设相应的讲座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其能够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较高的思想觉悟,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二)案例分析式——点燃励志潜力

没有信仰和理想的人是无法融入社会的,所以更不能为社会的发展、稳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从古至今,一些伟大的人物都是很小就超出常人的理想或是信仰,所以他们能够为了能够实现这些信仰和理想,即使遭受多么不公的待遇也咬牙坚持了下来,最后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理想和信仰的教育,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和信仰。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让一些比较抽象的理想和信仰能够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激发学生的信仰与理想之火。

(三)演讲冶情式——坚定励志的信念

为了使学生形成坚定的励志信念,思想品德老师可以运用演讲冶情式的教育方式。演讲可以直接表明某种观点、表达某种情感,所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鼓舞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思想品德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信仰与理想”来进行演讲,如“将自己的信仰与中国梦相结合”、“共筑中国梦”、“让理想点亮中国梦”等等。这些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讲主题能够从多个方面表达理想与信仰带给中国人的力量,所以演讲者在围绕这些主题进行演讲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理想和信仰的理解。例如,思想品德老师让学生围绕“我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主义演讲主题进行演讲比赛时,学生可以通过演讲的方式向同学们表达自己对理想和信仰的理解,在演讲过程中还能够充分地表达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学生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学生具有高尚的信仰和理想不仅能够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知晓学习的目的。

二、“中国梦”的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并且将其定义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们预计在一百年之后将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思想品德老师应该在此过程中结合课本的内容向学生宣传“中国梦”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二年级思想品德课本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时,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我”与社会的联系以及“我”在社会中的成长。因此,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中國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含义,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说说自己的“中国梦”。同时老师还可以将“中国梦”与近现代史相结合深入探究其含义,让学生思考:“实现一个国家的中国梦学生应该怎样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认真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将社会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活用课本中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度。

三、将“中国梦”与学生的梦想相结合

“中国梦”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还是中国的梦。虽然对学生来说实现中国的“中国梦”非常遥远,但是他们正在凝聚自己的力量勇敢前进。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中国梦”,然后再让学生将自己的中国梦与国家的中国梦相结合,融合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由个人到国家进行慢慢过渡。

四、将实现梦想与挫败教育相结合

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不可以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面临许多艰难险阻。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有难度的工作。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习直面艰难、勇敢追梦的精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自己在成长中独立面对了哪些事情呢?”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形成不畏艰险、直面挫折的精神。

结语: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首先采用励志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并且能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和理想,然后老师就可以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来向学生讲述“中国梦”的含义,最后,老师应该让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思想品德老师应该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励志教育的形式,在课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其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

参考文献:

[1]邵敏.基于榜样激励的青少年励志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2]陈晓丽.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

[3]张广清.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构建育人新理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 (14):142-143.

[4]杨舟.“中国梦”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

[5]茹梦欣.基于思想政治课程研究对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优势[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中国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