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党建发展研究

2019-11-16黄城英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方式文化自信

黄城英

摘要:本文主要以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党建发展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党建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党建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不忘初心,增强文化自信、忠诚职守,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创新,增强文化自信,其次从增加文化自信,注入全新的党建工作生命力、一切联系群众,内化文化自信建设资源、按照科学规律,健全文化自信建设机制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党建发展的有效措施,进一步凸显文化自信对党建工作发展发挥的价值,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文化自信;党建发展;有效方式

文化自信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最基础和最持久的力量,可以加强党员和人民群众道路发展的自信以及机制自信,也是新形式党建工作运行的创新点,密切的关联着群众和党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全方位的给予党建工作文化自信的宣传提供便利条件,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提倡党在实现历史使命的过程中,首要高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所以利用文化自信,推动党建工作已经作为社会发展的关键任务。基于此,怎样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党建工作的发展需要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1.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党建发展的基本原则

1.1不忘初心,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不忘初心,便是铭记和传承的一种表现,本质上需要真正了解和真正感悟,需要充分认知党建内在文化,才可以孕育文化自信内涵。党组织在长时间的革命以及执政活动中,逐步积累独特的思想行为观念,这也是共产党人员应该大力发扬的文化。党组织的旺盛生命力可以充当党建文化自信的源泉[1],鼓舞着共产党人给予革命英勇献身和给予建设呕心沥血的积极行为,文化的本质优势也就是前无生息的渗透力,党组织以及诸多党员应该高度重党建文化,由此在党组织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中体现出文化自信,传承党组织的红色气质。

1.2忠诚职守,增强文化自信。所谓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文化担当,也就是忠诚以及坚守。现阶段,我国党建的文化自信受到诸多因素的挑战,怎样在新形势下坚定党组织文化自信,成为党员检验合格的“试金石”。换言之自信作为植根灵魂的坚守,任何一名党员都应该坚守理想和信念,带领广大群众传承优秀文化,强化宗旨观念,构建清风正气。并且自主执行管党治党的职责,繁荣党建思想文化,保留自信底气。

1.3继承创新,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生命力关键是先进性,在继承中创新,同时在创新中继承。各个党组织都要积极的把文化自信和党建进行结合,坚持文化自信信念,注重继承与发展党组织的良好传统,深入关联群众;注重吸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在营养,加强党建文化自信力。坚定党建文化自信,自主的把党建文化和党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全方位按照党组织的实践成果,在党建文化不断完善和革新中彰显自信力[2]。一直围绕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营造党建文化,不间断彰显党建文化战斗力,由此“中国梦”的实现之路上体现党建文化的活力自信。

2.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党建发展的有效措施

2.1增加文化自信,注入全新的党建工作生命力。依据党建工作的实际开展,文化自信的增强不仅是工作追求的目标,也是工作进行的动力源泉,需要紧紧围绕文化自信在党建工作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把文化自信内化在心灵中,才可以切合实际的促进党建工作,突破党建工作的困难。

总体来说,党建工作要时刻彰显文化自信的价值,包括三点。其一,文化自信给予党建工作提供较大的支持力度。新形势的党建工作,不仅仅是推广党组织的方针政策,还应该承担群众所想以及所需的责任,促使党建工作的开展过程存在较大的挑战,部分党员干部在实际的工作中呈现积极性不强的工作状态[3],在文化自信建设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把红色文化的良好品质传递给党员干部的内心深处,把文化自信和党员干部自身行动力进行融合,保证党建工作的质量。

其二,文化自信给予联系群众提供媒介。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作为党建工作实际进行的目标,也是党建工作执行的基本途径。在处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充分发展冲突的问题期间,要按照多种形式文化的创建活动创建党组织和群众的交流媒介,保证群众积极的参与在党建工作行列中,细致掌握党组织战略方针,自主定位追求美好生活,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

2.2一切联系群众,内化文化自信建设资源。文化自信对于党建工作的推进要以群众幸福生活为基础,所以党组织要基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吸取群众文化自信建设资源,同时在科学的优化之下適应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与此同时,文化自信成为群众性质的一个典型代表,重点联系群众文化的本质需求进行建设工作,简而言之,怎样适应文化发展需求成为文化自信建设工作成效的衡量依据[4],所以对于文化自信建设,要按照群众文化需求和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方式加以思考,明确文化自信建设的目标。

除此之外,党组织要关注党组织和群众关系之间的双向性开展策略,不仅应该在群众生活中涉取良好文化内容,保证党建工作的思想理论性与文化自信进行结合,包括党员干部应该落实群众生活,掌握文化自信建设角度上的思想和群众物质需求,同时针对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总结,找到工作难点和重点,指明党建工作的方向;还应该对文化自信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宣传,确保群众精神文化可以与时俱进的更新。包括集体学习和培训,或者直面沟通等,对全新的理论基础知识加以解读,保证广大党员以及人民群众可以彰显思想的时代性。

2.3按照科学规律,健全文化自信建设机制。文化自信的创建为系统综合性工程,工作的开展要依据科学规律,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健全文化自信建设机制,保证文化自信的规范实现。其一,内化文化内容,对于我国历史实际发展,积淀大量的文化内容,一方面可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存在糟粕谬论的因素[5]。所以对于文化自信建设,应该科学筛选创建积极的文化内容机制,保证群众接触文化内容的规范性。除此之外,文化内容的研究和实践,以群众文化为出发点,体现科学研究的实效性。比如基层组织应该结合本区域的文化实际发展,选择良好的文化内容,把这些内容充当文化自信建设的核心内容,保证工作内容完成“接地气”的目标。

其二,推广文化传播途径。文化自信对于党建工作的有效作用,应该结合群众性的科学实践活动加以彰显,标志着文化自信建设工作应该按照领两个角度进行。首先是内化群众给予文化自信的认可,其次是推动群眾文化信心朝向文化自信的转变,建立在文化传递的基础之上。所以党组织要立足于文化传递加以创新。利用电视和报纸等一系列的大众化媒介,和电子邮件、微信以及微博自媒体,加强优秀文化内容的推广[6],保证更多群众可以和文化自信内容进行接触。并且依据双向互动的沟通进行跟踪,掌握群众对于文化的认知,对认知文化存在的疑问进行针对性处理,巧妙的把文化自信内容转变成自身自信力。此外,党建工作要促进文化自信的创造性转变,创造文化自信建设成为党建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在活动中表现群众自身的文化信息,其次需求党员干部关注对群众的积极指导,防止群众思想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由此健全完整的党建工作文化自信建设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党建发展研究课题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文化自信对党建的发展起到积极影响。所以党员干部要紧密的结合十九大精神会议,强化党建工作的发展,通过增加文化自信,注入全新的党建工作生命力、一切联系群众,内化文化自信建设资源、按照科学规律,健全文化自信建设机制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健全现有的党建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范晔.做党建文化的传播者,搭建文化自信的桥梁——戎光文化传播公司助力党建文化创新发展[J].决策探索(上),2018,No.581 (06):67-68.

[2]耿萍.新形势下高校党建文化工作实践创新研究[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 (4).

[3]刘捷.坚定文化自信杜绝历史虚无主义——上海巿委党史研究室征编处支部与复旦马院研究生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 (7).

[4]赵爱玲.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凭什么(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94 (03):33-38.

[5]刘楠楠.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

[6]张义莎.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J].求知导刊,2017 (7):5-6.

猜你喜欢

有效方式文化自信
高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方式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为课堂注入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