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背景的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探究

2019-11-16张秋迎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立德树人

张秋迎

摘要:要想做好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工作,班主任要围绕立德树人的观念来展开工作,工作时应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作为衡量标准来对班级学生进行评分,并将立德树人的观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的管理中。

关键词:农村小学;工作核心;立德树人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农村的小学教育和都市的小学教育还存有不小的差距。首先,农村的学生在学前教育的接收方面并不完整,甚至一些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学前教育;其次就是学生家庭方面的问题,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辅导孩子的功课比较困难,无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另外,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较城市缓慢,多数的学生家长进城务工,几个月甚至常年不回家,家长和孩子沟通交流机会很少,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缺失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子教育,以及爷爷奶奶宠爱溺爱孩子等现象的发生,种种原因掺杂在一起,使得一些农村小学生养成了日常行为懒散,写作业不用心,上课不认真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因为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呵护,养成一些不良的日常习惯和生活作风。再加上班级里的学生接受家庭教育程度不同、影响不同,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也对教学的开展造成了诸多的困难。

但是作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压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对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是个极大的挑战。面对压力,作为班主任要将班级管理得有声有色,带好每一个学生,逐步养成学生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必须把立德树人的观念作为工作的核心。

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工作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是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需要。因为各种物质条件和守旧观念的影响,很多农村的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之后便放弃了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继而走上了社会。而当他们走上社会,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不仅要看他们掌握的技能,更看重的是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要对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造成危害。小学生六年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形成,对其中学时期的学习或是走上社会之后的工作生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同时,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俯瞰各类名校,不管是乡村还是都市,教师作为班级的领头人,主要职责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精神素质和文明素养,保障班级拥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課堂纪律。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养成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和良好的素质要求,而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立足点。

二、以思想品德为评价学生准则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明确学生评价的准则,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在学生素养和行为方式上,农村的学生不仅要遵守《中小学生准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法制法规等方面。在平常的生活中还应和同学团结友善,互帮互助。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注重节约,热爱学习和老师等等方面,来确保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教养。

在基本的品质道德方面,要让学生懂得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积极勇敢、乐观向上的品格,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

在情感方面,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的优秀品质,要永远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社会、感恩家庭、感恩老师和同学、感恩亲人和朋友、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立德树人融入班级管理中去

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中要由学生和教师一起努力,共同塑造一个互帮互爱、团结一致、包容别人的温暖家庭,让学生在课堂感受到家的气息。而要把这些孩子培养成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就是教师的责任。在农村,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条件都不是很完善。因此,教师对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更不能松懈。要做好这一点,就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实施。

同时教师还应树立良好的班风,班风指的是所有的班级成员在日常的交流中产生的一种较相同的心理现象。而班风在形成之后有会反过头来影响班级成员。所以,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养成良好风气和日常学习状态的重要前提,它能够加强学生的班级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风,首先,按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校律校规,在结合班级中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出班规,班规包含着学生日常的方方面面,比如课堂纪律、课间眼保健操规范、每周班会纪律、日常值日和行为规范等。每条纪律要足够具体详细,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行度,制定分数制,每项制度和纪律有着相对应的分值,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评比,经常性的夸奖学生,进行鼓励教学法,鼓励学生的进步。

此外,还要把握好每周的班会对本周的表现作出总结和改进的方法,同时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素质的教育,实验证明,这是效果不错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班会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成为班会活动的主角,让学生干部上台来对本周的情况作出总结,方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状况,继而和学生拉近距离。

结语:

总的来说,要想教育出拥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并不是那么简单,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所以,教师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目标,从小学抓起,用六年的时间,一点点生成学生的优良品质,为国家培育出良好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宋茂蕾.小学传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功(教育).2010 (03)

[2]高学文.新时期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与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 (11)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