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淄博市城乡居民分级诊疗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9-11-16郑钦友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分级诊疗影响因素满意度

摘要:通过调查淄博市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的实施状况的满意度水平,分析影响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满意度的因素,并探讨提高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满意度的建议和对策。通过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方法等进行调查,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淄博市城乡居民总体对分级诊疗的满意情况一般,但在调查的维度内若干项目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大部分人员对部分项目方面表示不满。其中受访者的就业状况、对分级诊疗的了解程度、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是否充足这三个因素是影响受访者满意度水平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分级诊疗;满意度;影响因素

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新格局。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70号文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55号)精神,淄博市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步伐,坚持基层首诊,畅通就医渠道;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就医,推动分级诊疗形成;严格落实县域内就诊病种诊疗政策;支持医疗联合体建设。截至目前,淄博市各个县市内就诊率达到90%,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对淄博市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满意度的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淄博市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为:(1)个人基本信息情况。(2)居民对基层首诊的满意度。(3)居民对双向转诊的满意度(由上级医院转至下级医院和下级医院转至上级医院)。满意度指标分值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非常满意计5分,比较满意计4分,一般计3分,不太满意计2分,非常不满意计1分。

1.3 调查方法

此次共调查150人,以是否参与分级诊疗作为筛选条件,有效回收问卷130份,样本有效回收率86.67%。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SPSS22.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中居民男女比例为57:73,女性高于男性;高中、中专所占比例最高,初中及大专次之。年龄占比最高的是31-40岁,占比为36.15%,其次是41-50岁,占29.23%。

2.2 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的满意度分析

城乡居民对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总体满意度得分均值分别为2.56、2.22、2.61,得分较低,双向转诊的满意程度最低,可以认为城乡居民对双向转诊的满意度一般。

2.3 影响城乡居民分级诊疗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就业状况、年龄、对分级诊疗的了解程度、基层卫生资源是否充足与分级诊疗总体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它们对分级诊疗总体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而性别、文化程度、户口类型、医疗费用支出占日常生活总支出的比重等因素对分级诊疗总体满意度没有显著性影响。

2.4 影响城乡居民分级诊疗满意度的多因素分析

基于上述影响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满意度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该部分对显著影响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满意度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前对自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75,因此可以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总体满意度为因变量,相关因素为自变量,回归分析结果如下:共有3项因素通过显著性检验,均与总体满意度之间成正比,即就业状况越好,对分级诊疗的满意度越高;了解程度越深,对分级诊疗的满意度越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越充足,能够充分满足居民需要,则对分级诊疗的满意度越高,其中对总体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基层医院医疗卫生资源是否充足。

3.对策

3.1 加大对分级诊疗的宣传

城市当中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机构积极配合,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宣传对象,定期举办分级诊疗政策宣传及就医行为的指导工作;农村地区则以乡镇卫生院为主导机构,定期开展分级诊疗知识讲座;设立专门岗位,用于居民分级诊疗政策的咨询。

3.2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支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分配

政府除了对基层医院保持财政支出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应当将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重心转移倾向于基层医院,增加医疗设备设施的数量,改善基层就医环境,提高居民的满意程度,吸引更多居民愿意去基层首诊,达到为大医院分流的目的。

4.结论

淄博市城乡居民对基层首诊总体满意度得分为2.56分,对双向转诊总体满意度得分为2.42分,对分级诊疗的总体满意度得分是2.31分,总体满意度得分情况偏低,且具体指标均未出现得分超过3分的情况。这说明分级诊疗的实施不仅在总体上令人不太满意,没有完全达到缓解医患矛盾、合理分配资源的作用,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政策制定的初衷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在日后的实施操作中不断改善,以提高居民对分级诊疗的满意程度,为制度稳定有效的运行打下坚实基础,保证制度初衷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超.慢病患者的福音:分级诊疗[J].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2016 (11):66-69.

[2]贾利利,李秀芹,郭昆.分级诊疗背景下患者对“下-上-下”转诊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 (25):36-42.

[3]陈安琪,徐爱军,张国明.分级诊疗背景下居民就诊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 (5):770-771.

[4]吉浩,谢颖夫,曾凡荣,等.医联体模式下各级医疗机构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v.10 (17):158-160.

[5]袁赛阳.新医药体制改革对基层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

[6]田爱红.基于社区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分级诊疗政策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 (15):2756-2759.

作者简介:郑钦友(1995-)山东淄博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医疗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分级诊疗影响因素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