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的自主课堂教学

2019-11-16刘洪亮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历史课程中学改革

刘洪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关注。历史科目是中学教学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大多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自主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能动性。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自主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学历史课程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导,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针对自主课堂教学的内涵进行分析,然后再具体分析中学历史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一、自主课堂教学的内涵

课堂主要是老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复习功课、布置作业、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等,在这些教学环节中,大多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多。在课堂中通常老师扮演着主要角色,老师主动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依赖性,在课堂上不能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单纯靠老师的输出来学习。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也是第一时间寻求老师的帮助,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不能自主的去进行学习。

自主课堂教学就是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积极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需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挑战心理,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从而在老师的鼓励下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另一方面老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中学历史自主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学历史课堂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體地位,讲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我国是以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历史内容丰富,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本国的历史,还需要对外国的历史进行学习,这对学生而言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学习任务。老师在课堂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会将大量时间用在对知识的讲解上,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感受的重视,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只能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机械学习,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老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高效率的获得知识,因此老师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充分的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时刻关注,如果学生有疑问或者是不同建议,老师应该停止接下来的讲解,而是要了解学生的疑问,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以往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通常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课和做笔记,学生对老师有一种敬畏的心理,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活跃度不高,较为拘谨,课堂气氛枯燥范围,影响学生情绪、情感以及思维等各方面的发挥,因此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老师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积极的、活跃、安全的学习氛围中,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思维力等,使自己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例如老师可以构建问题情景,在课堂开始前,先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向学生具体进行讲解。例如在讲我国佛教的起源和发展等相关历史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列举《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相关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以此为契入点来对学生讲解佛教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主动的去进行学习。

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关心、关爱和尊重,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从而将老师当成朋友而不是对老师有畏惧心理,这样在课堂中,学生就能够消除心理的恐惧,大胆的进行提问,对知识进行探索,无论心理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大胆的提出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中自觉主动的进行学习。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兴趣喜好、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中学历史课堂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了解,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学生采取相宜的教学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主体意识。例如有的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不敢回答问题,或者是对他人依赖性比较高,不能独自解决问题,这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对这些学生多多进行提问,提高其胆量,不管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老师都不要第一时间去进行否定,而是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中学历史科目中历史知识是十分复杂和繁多的,大多都是一些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去记忆的,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一些困难和枯燥,这时老师就可以将历史知识中的有趣信息提炼出来,以此为契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采用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构成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所有的,历史知识都连贯起来,从而更好的对历史知识进行掌握和学习。

(四)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工作

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老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客观、公正、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不断的激励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进行改善,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之间的具体个性差异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等评价,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学习氛围等各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给学生提出一些有效的改善意见,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学习效率。

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周芳.浅谈新课程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J].才智,2010 (07):20.

[2]陈玉銮.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中的自主课堂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历史课程中学改革
改革之路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中韩历史课程设置比较
谈高中课改下历史课程的构建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