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初探

2019-11-16匡赞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0期

摘要:根据职业教育现有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观点,分别从专业基础课、实践课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提供一种教学思路。

关键词:课堂转变;设计意识;勇敢精神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也不断改变着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无疑对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纵观社会发展速度之快,深感教育模式改变之紧迫,迫使我们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变。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此浅显地提出对于室内设计教育的几个观点,旨在交流共勉。

一、专业基础课转型势在必行。

基础课作为专业课的铺路石,它们是引导学生由基础转向专业的重要前提,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但就目前专业课教学状况来看,诸多基础课的教学出现了“各自为政、井水不犯河水”的现象,其与专业课联系并不紧密,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基础课的“专业性”。

由于职业院校学制较短,且室内设计专业学习内容较多,这给教师在基础课程的安排以及内容的选择上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部分教师依然按照常规模式教授,其教学内容繁多,重难点模糊,给学生造成压力的同时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并不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笔者以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高的效率,首先应打破常规教学思维,应有意识、有思考、有针对性地结合室内设计专业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转变基础课教学观念。例如素描课,部分教师在上素描课时还是按惯例延续以往教学模式,教授传统内容,画水果,画蔬菜,而学生并不理解这种训练内容的含义,因其并非真正感受到其专业性,不知此课程到底提升哪方面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厌学,消极心态,严重地影响了后期学习,而此类现象也同时发生在很多专业基础课中,案例较多,在此不胜枚举。笔者以为,专业基础课应针对室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从课程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制定都应有清晰地、合理地规划,着重培养学生地空间思维能力、造型能力,想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去粗取精,删繁就简。例如素描课将石膏几何体、建筑写生作为主要训练内容,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具体、深入地了解结构、透视、空间等知识,这样既能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减少垃圾时间,又能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积极性,达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

二、转变课堂,在做中学,学中做。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过:“使功课劳作合一,提倡职业训练,是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增加实际生产量的最好途径。”由于室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理论知识传授的局限性,必须依靠现实操作及实地训练补充课程学习的缺口,所以实践课在专业学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根据学校现有教学资源配置,其完成教学任务程度有限,并不能系统地、完全地直接将相关知识传授到位。这就必须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向企业,走向施工现场,转变教学场地,走到真正的实战“沙场”上去才能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从而更好地在学校中达到与社会对接的目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转变课堂,脱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投身到真实企业的工作环境中,能够更直观、真实地体验社会生产实践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对提高学生兴趣及学习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明显提高,也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实践基础。

(2)转变课堂,能让学生了解“纸上谈兵”的局限性,从而将二维的平面意识转变到更加丰富的三维空间意识中来,提高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根本上改变学习观念,明确大力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3)转变课堂,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室内设计专业学习的乐趣,更加全面地了解其学习内容的含金量,例如房屋的测量、设计、工艺以及材料的表达,使学生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成长为市场真正需要的优质综合性人才。

三、培养勇敢精神,加强设计意识。

为了与时俱进,室内设计专业知识需不断更新。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其学习内容广泛、科学,这就要求学生综合能力较强。就目前学生具体情况而言,其专业能力与市场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书本上获取知识的更新速度远不及市场发展的速度;其二,职业院校学生由于基础薄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基础课学习中,而真正思考怎样设计、怎样创新的时间少之又少;其三,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套上了思维的枷锁,导致学生不知何为设计,怎样设计,不敢打破常规,勇敢创新。为了改善学习效果,提升教學质量,笔者以为应做到一下三个方面:

(1)培养勇敢精神,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思维“松绑”,让学生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能够勇于发现、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勇于犯错,在各种勇敢的尝试中去理解、去证明:成功的设计都是在无数个创新和犯错的过程中诞生的。

(2)增强动手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在实践中熟能生巧的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努力培养出一个上阵就能打仗的好士兵。

(3)树立设计意识,创新乃设计之生命,这就要求知识的不断更新,并与现实不能脱钩,课堂上多设置有意义,有趣味,有建设性的问题,提高学生思考的自觉性;课堂下让学生多了解设计前沿信息,好的设计师,关注好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多思考,多提炼,努力完成由匠到师的转变。

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院校教师应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厘清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室内设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周新军.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1 (17).

[3]廖风华.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 (02).

作者简介:匡赞(1986.12-)男,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学历,湖南工贸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历史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