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析能力的相关策略

2019-11-16陈晓周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培养策略

陈晓周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逻辑性非常缜密的学科,对学生们的思维分析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只要学生们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并具备一定的问题解析能力,物理成绩就能大幅提升。因此,本文将主要论述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析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解析能力;培养;策略

要想学好物理这门自然学科,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固然重要,缺失了正确的探究方法和解题方向,学生们就会难以理清解题思路,无法实现问题的完美解决。因此,教师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问题解析能力,培养初中生在繁杂的条件中阅读题目、归纳整理并鉴别有用信息以及解析各物理知识模块间隐含逻辑关系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如下策略来培养学生们的物理问题解析能力:

一、构建相对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为学生问题解析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非常强的学科,各知识模块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让学生们具有一定的问题解析能力,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学生们的物理基础,并且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因为学生们的物理基础知识扎实了,就能够快速分辨所给信息的正确与错误,也能够避免被题目中所涉及到的表面知识所迷惑;只有学生们能够明晰各物理知识模块间的联系,才有能力剖析出所给条件中的有用信息并联想到各相关知识模块的有关信息,并通过辨析与探索,摸清题目测试的真正意图,挖掘解题关键,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是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而后者则是培养学生问题解析能力的关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笔者采取了如下措施:借助情境创设、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依托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初中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借助精讲多练、专项训练等途径帮助学生们夯实物理基础知识;通过物理建模和思维导图等形式可以让学生们清晰地感知初中物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二、应用多元教学方法,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创新空间和问题解析空间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逐渐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教学指导,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从风格迥异的教学方法中选择适用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在传输物理知识的同时,训练并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让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创新空间和问题解析空间不断拓展。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这一章节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采用实践活动课,通过具体的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以及照相机成像的具体操作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成像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成像大小、成像位置以及成像性质的对比来总结归纳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这种真实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对比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章首语、插图、视频以及关键词等要素构成凸透镜成像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们借助关键词、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构建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和放大镜成像等物理现象间的知识联系,发现其不同,让学生们的联想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甚至创新能力等空间都有所提升。

三、提升学生对题目的阅读分析能力,提升学生对问题解析关键点的敏锐度

学生有了问题解析的基础,也有了较为广阔的思维视角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在碰到具体初中物理习题的时候,学生们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字阅读分析能力,才不会因为对题意理解的错误而导致思维的混乱和分歧。而锻炼和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文字的阅读能力和解析能力,其实质则是训练学生们对习题中关键词的敏感度和对物理条件中所含逻辑思维的敏锐度与反应能力。例如,在习题中涉及到浮力大小计算的时候,学生们应该想到的关键词应该是“排水量”、“阿基米德定律”以及“物体排开液体应承受的重力”,需要重点考量的是“阿基米德定律”所适用的条件是否完备,还需要哪些相关知识与之联系等等。无论是正向思维顺藤摸瓜还是逆向思维反推逻辑关系,学生们不仅不会漏掉有用信息,还会通过联想和探究,让关键信息发挥重要的思维拓展功能,完成题目难点的破解和障碍的清除。但是这种题目解读能力则需要大量的针对性训练和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能够让学生们对单选、多选、填空以及问题解答等不同题型有较高的适应性,不断提升学生们对问题解析关键词的敏锐度。

四、收集整理经典题型,借专项训练提升学生问题解析能力和精准度

激发和提升学生问题的解析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学生们问题解析的精准度需要在大量的专项训练中不断磨合和提升。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收集整理经典题型的习惯,建立与各物理知识模块相关的试题库,并且有计划地、有梯度地培养学生们的问题解析能力和问题解析的精准度。就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讲,第一步,教师要通过基础题锻炼学生们的思维反应能力并测试学生们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第二步,通过经典示例给学生们示范如何通过关键词探究专家的出题意图,通过联想和分析辨识出表面和隐含的有用信息并试图理清解题的思路;第三步,通过增减条件等专项训练提升学生们感知关键信息、知识联系以及思维逻辑性的敏锐度和精准度。不仅如此,教师要告诫学生不能急躁,要循序渐进,既要在训练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也要能起到行为督导和思路指引的作用。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学生们的物理基础知识并构建相对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对题目的阅读分析能力并通过收集整理经典题型和专项训练提升学生问题解析能力和精准度,让学生们的问题解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培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