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2019-11-16董凯鸿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传统文化意义

董凯鸿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应当一直传承下去,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本文通过研究当下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载体的建设和完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实践活动,通过阅读名著,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升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政教育;意义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经过时间的洗礼,沉淀出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了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应当将其融入当代的思想教育中,让学生从小接触古人留下的智慧结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经由调查分析,在当代的思政教育实行过程中,我国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适当地融入其中,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构成。第一,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认知态度不够积极。虽然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感悟,但是高校在思政教育实行过程中,总是局限于课本已有的内容,拘泥于课堂的形式以及老套的课堂案例,而很少有新颖的观点和教育理念,应当适当地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明的了解和兴趣。由于时代进步与科技发展,学生们通过网络可以更方便地获得知识,也为游戏娱乐提供了便利,对于历史、文化方面的学习相比较看历史剧,阅读相关书籍以及听名师讲课更有效果。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宣传,只有在思政老师充分理解、喜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第二,没有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华传统文化集聚了历朝历代先人的智慧,是现代文化发展的灵魂和基础,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理解传统美德与文明对社会的贡献。为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高尚的思想品德,以及更加具备社会责任感,就需要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他们的引路人,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进程中,我们要坚守并充分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个领域,使得思政教育课堂教学理论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贯通,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应当针对教学任务和培养的目标,寻找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点,采用多种方法来传递传统文化的力量。

第三,学校在制定思政教育的授课方案以及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能够充分地结合实际状况进行全面而综合地理性分析,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教育中的深意,以至于将教育的目标过度的集中于课本和课堂本身,从而忽略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地位。在众多的学校教育过程中都出现了重专业轻思想、重政治轻文化的共同特征。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们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专业本领,因此新时代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深刻的做人哲理,教育学生成为善良正直、品德高尚的人。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无私奉献。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措施

(一)引领学生阅读中国的经典著作。由于科技发展,信息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利用网络我们可以轻松地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可是人们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专注地阅读一本中国的经典名著。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很难理解中国经典著作中蕴涵的深奥的传统文化知识,不读《三国演义》就不会懂既生瑜何生亮的无奈;不读《红楼梦》怎知道贾史王薛家族的兴衰起落;不读《水浒传》怎得知鲁智深的豪爽侠义?为了有效地继承、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者要合理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理论和著作,结合时代背景和发展特点,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进行讲授。为了使学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应当有效地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强调传统文化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引起重视的同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思政教育老师必须尽力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经典名著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转变阅读的观念,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兴趣习惯的培养工作。思政教育人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一些中国传统著作的读书活动或者演讲活动,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保证其能够通过经典阅读活动了解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转变教学理念,重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教育教学理念在教育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成效,只有在良好适当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带动下,才能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果。因此,思政教职人员必须充分地重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有效地将其融入在思政课堂中。中国传统文化历代相传,历久弥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道路应当是坚定并且毫不动摇的。将传统文化元素加入到思政教育及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思政课题的兴趣,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引入传统文化的进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的理论和内容,同时也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也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很多优秀的理论与思想。要避免对学生“填鸭式”的强制灌输教育,要以正确引导为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思政教育课自发地接触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保证了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邻域的有效性和全面性,而且确保当代的学生能够有效地认识和理解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陳果.懂你——道德教育的语言艺术[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6

[2]王冬梅.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 (3):97-99.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传统文化意义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