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2019-11-16豁泽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8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豁泽春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创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发挥立德树人的指导作用,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在正确价值引领的作用下,全面提高教育工作成效,达到预期的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措施进行了适当的解析,力求能全方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效果,为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引导条件和德育环境。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50-02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究,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作出了积极有效的理论引导。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的创新发展,于2019年“两会”后,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论述,明确提出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环节和课程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立德树人处于核心指导地位,要想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贯彻落实,高校就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在党的教育方针和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效果,全方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新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高校全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重要的思想指引作用。

(一)坚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而在新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出现了变化,人民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当前高校落后德育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因此,基于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在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主要目标,就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坚持立德树人是新思政建设的现实需求

對当前高校所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分析,发现工作中存在明显的形式化、肤浅化问题,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性培养造成严重的制约。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思政建设途径,有效处理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业生活对学生实施教育指导,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高校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活动中,突出立德树人的实际要求,多渠道、多方面激发立德树人活力,进一步推进高校新思政建设,加快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发展进程[2]。

(三)坚持立德树人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选择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看,新时期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引导,增强学生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独立人格、优良品质和健康心智,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德育工作支撑。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

立德树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产生了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在研究中要想形成对立德树人中心的正确认识,就要系统解析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指明方向。首先,全新思想价值引领,将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任务和新矛盾作为基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新发展局面,使立德树人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成效[3]。其次,人本价值引领作用,打通教师和德育建设的双向沟通渠道,将先进文化思想融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中,在双向发展的基础上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改革的主要方向,发挥先进思想的引领作用,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改革,实现专业技能和思想境界的全方位突破,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和指导,确保基于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始终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为高校大学生创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措施

将立德树人作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对各项思想政治工作措施进行创新,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稳定运行,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满足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现实需求,借助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

(一)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并且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将培养能践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向,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发展能契合时代要求,能体现时代精神,彰显时代的价值和使命[4]。在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精神引领,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持时代奋斗精神和将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的工作育人方向,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大力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发挥青年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作用,助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全新的发展成果。如此,就能在先进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指导下对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创新,突出高校思政教育的综合效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推进做出积极有效的思想指引。

(二)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能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得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创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高校在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立德树人的思想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确保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学生实施全方位教育和指导,逐步构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新发展局面,提高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党爱国教育,保障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政治性,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全面推进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对教师团队的工作任务和历史使命加以明确,使教师能端正思想态度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对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行挖掘,发挥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向高校学生群体的生活延伸,真正按照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合理需求和成长成才需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范围,提高其教育影响力,使高校大学生能在先进思想的引领和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5]。

(三)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在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想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贯彻落实,必须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进一步发挥理论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让所有的思政课程都上出“思政味”。在学校思政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期要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的改革创新,就要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进行明确,紧密围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等具体要求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活动的创新发展,确保能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真正突出思想性,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价值引领,以先进的理论说服学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群体中的公信力[6]。同时,要增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亲和力,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育活动进行改革创新,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引导,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育成效。此外,还要对思政理论课程改革的针对性进行分析,重点结合社会热点以及学生的困惑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和规划,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教育和指导,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育人效果,为高校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切实维护高校大学生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

(四)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对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提高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才能发挥教师群体的重要作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切实促进立德树人中心思想的贯彻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明确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在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多角度探索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构建。(1)要坚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理想信念,使其能堅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展教学活动,能深入学习立德树人的内涵和要求,将其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落实[7]。(2)要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拓宽,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价值观,为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提供坚实的保障。(3)关注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提高教师群体的人格魅力,坚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发挥教师群体的榜样作用,教育和感化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得到不断的提高,达到预期的效果,彰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价值。

综上所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应该坚持的核心思想,只有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角度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发挥双向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新形态的探索,才能彰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价值,在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基础上,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新的发展局面,为我国高校育人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思想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国和.推动思政课创新改革 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N].深圳特区报,2019-04-02(B08).

[2]李晓兰,张洪铭.关于新时代加强高校立德树人的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3):97-102.

[3]崔艳龙.新思想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9(7):182-183.

[4]邓鹏.立德树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任务[N].天津日报,2019-04-01(009).

[5]陈联记.坚持立德树人 实施“思政基因工程”[N].石家庄日报,2019-03-28(006).

[6]王瑞琦,付程蕾.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9(12):171,173.

[7]刘惠玲.立德树人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魅力的养成[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54-55.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Gwendolyn Brook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发挥基层一线党代表作用是关系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