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2019-11-16石洪波
石洪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会计制度的局限性逐渐突显出来,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推动了新会计制度产生。但是,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忽视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再加上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力较差等,导致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为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以促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在2018年1月1日,财政部实施了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该制度的实施,促使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得到了提升,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在我国一些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或多或少的阻碍了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基于此,围绕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分析
(一)实质重于形式
在会计计算中,许多事业单位都存在着法律形式以及经济实质不符的情况,这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计算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但是,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这种实质重于形式的问题得到了改变。
(二)适用范围不同
新会计制度的主要工作在于将不同事业单位的经济信息进行统一,以便对不同领域的事业单位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属于一种通用的核算制度。而旧会计制度则不同,其不能将不同行业或者不同经济进行有效的汇总,而且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流。
(三)资产价值更符合实际
新会计制度规定,如果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有减值的情况发生,则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做好减值准备工作。这种规定乃是对会计成本的改进,可以使事业单位的经营决断能力得到提升,并促使其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政府会计制度规定资产需计提折旧,应收款项可以计提坏账准备)
二、财务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
与企业财会工作相比,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更容易一些,所以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也就不高。在这种背景下,使得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对于新会计制度的理解不夠深入,并且执行力上也有所偏弱。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原始凭证的审核,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审核不够严格,而且存在着审核不及时以及不准确的情况。此外,财会人员所编报的财务报告内容也不够完全,这导致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很难作出合理的决策。此外,还有一些单位会计以及出纳岗位没有进行严格的分离,这使得一些事业单位中仍然存在着白条抵库、公款私存的现象,滋生了腐败现象。
(二)财务管理模式不科学
当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2.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3.绩效统计、4.资金运营等。但是,因为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较为传统,没有与时俱进,导致其管理效率较低,给事业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具体而言,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内部财务管理流程不够科学;2.财务管理以及资金运营情况的记录不够完善;3.缺少规范的财务管理计划等等,这些问题都导致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财务管理风险。例如,在费用报销的这个环节中,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财务审核流程,但是却没有得到贯彻落实,这就使得事业单位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会损害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三)内部审计缺少监督
现如今,我国对社会监督制度等进行了不断的完善,但是在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中,这些外部监督工作难以对其进行合理的指导。对于社会注册会计师,社会缺少全面的监督,这导致无论是职业环境上,还是职业制度上都较为落后,这导致我国的外部监督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虽然设置了财务部门,但是并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这导致其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还有一些单位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但是因为单位管理层对于业务的拓展更加的重视,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导致这些内部审计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实现对财务工作的监督。也正是因为缺少科学的内部监督机制,导致财务管理的具体情况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这使得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等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三、加强财务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有一个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那么势必能够推动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当前,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较为陈旧,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其中的一些制度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事业单位要结合新会计制度,然后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继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会计机构的建设,并对岗位进行合理的设置,对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其实也就是要制定一个奖惩措施,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2)在制度的建设中,要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的这一建设原则,以便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这一管理机制。(3)建立定期资产清查制度,并建立日常资产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资产增减情况,都需要随时入账或者销账,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与清查,并做好账实核对的工作,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完整。(4)加强对票据的管理。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可以将对票据的管理纳入到制度之中,使这项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工作人员需要对单据进行严格的填制以及审核,如果违反了规定,那么财务部门有权不给予报销。(5)严格执行公务卡管理制度,采购制度等,将这些制度都纳入到财务管理制度之中,这样就能够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得到提升,能够实现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管。此外,还可以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对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等进行公开,以防止事业单位内部滋生腐败。通过对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就能够建立成一个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二)顺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在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极其关键,预算的编制不仅要遵循上级单位的相关要求,还需遵循国家的政策法规,若预算编制的时间较短,缺乏充分的准备工作,那么就会影响预算编制的质量。此外,如果财务部门没有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没有与其他部门相沟通,也会导致预算的编制受到影响,会导致事业单位的一些经济项目脱节。在许多事业单位中,存在着预算项目不细,随意性比较大,所以使得预算的执行力度有所不足。故此,在今后的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人员要顺应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单位内部的收支项目进行细化,并严格按照项目、进度支出、时间等执行预算,要防止出现无预算安排的情况出现。在预算编制完成之后,还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此外,在资金预算管理方面,新会计制度也做出了规定,改变了传统的全额预算管理、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方式,将其转变为超支不补、定额补助等方式,这样就实现了预算内外支出的统一核算管理,使得资金的使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然,为了更好的将新会计制度应用于财务管理之中,需要财务人员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这样才能够发挥新会计制度的作用。
(三)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往的预算编制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开展。基于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事业单位需要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改善。例如,要推行运用零基预算,对原先的“基数法”进行改善,使预算编制方法更加的合理,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此外,将预算资金拨付到具体科研项目上,这样能降低项目资金的再分配,能够防止挪占资金的情况出现。而且这种做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使事业单位预算制定的目标更好的完成。
(四)重视绩效预算考核
在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中,对有关支出预算不仅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还需要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要将两种方法同步进行,以投入与产出为导向进行考核管理。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而且需要运用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如此一来,就能够使事业单位的算绩效考核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
四、結语
综上,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我国一些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财务人员的年龄偏大,综合素养较低;财务管理模式不科学等等,这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较差。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事业单位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加强预算管理。如此一来,才能够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才能够有效的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法库县财政事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