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学科竞赛的教学改革现状及问题
2019-11-16霍楷宁宇时
霍楷 宁宇时
【摘 要】学科竞赛经过不断地发展,现在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十分全面。学科竞赛对于学生的促进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述了中国高校学科竞赛的历程与现状,通过对国内高校学科竞赛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更多的高校重视学科竞赛教学改革。通过对学科竞赛的研究,完善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中国高校;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8-0172-01
一、中国高校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一)中国高校学科竞赛历程
中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我国的首个地区级大学生物理类竞赛,由北京逐渐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还局限于纸笔考试的形式。在1986年,首个全国性的大学生物理竞赛也得以创办。随后,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化学类竞赛和“桃李杯”竞赛相继出现,并且持续发展,规模逐渐扩大。20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领域的大学生赛事也相继产生,也逐渐对机器人领域进行了探索。21世纪以来,在已有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影响下,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竞赛相继产生,科技探索类和产品设计类竞赛高速增长,并开始产生职业技能类竞赛。2000年至2010年是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现如今,大学生学科竞赛已经涉及了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艺术、人工智能等多个不同的学科领域。
(二)中国高校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的状况
在大学生学科竞赛数量与质量都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将学科竞赛和高校教学进行结合,以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素质教育一直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方向,而学科竞赛对于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的探索显示,学科竞赛教学改革整体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参赛的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不同的高校也逐渐探索出与竞赛相关且适合自己的创新课程。在结构体系上,也逐渐架构起专门负责学科竞赛等相关事宜的团队,在教学、指导、开拓上有着明显进步。
二、中国高校学科竞赛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高校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的质量问题
虽然国内高校学科竞赛教学在不断改革,整体也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师资团队力量不足,学科竞赛除去学生的知识、技术、实践探索等等,教师的引导、教学工作也十分重要。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学科竞赛的师资团队建设方面仍有很大不足。其次是相關课程设置有待改进,学科竞赛对学生的考验不仅仅是课本中的知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核,学校对创新思维培养体系的建设越完善就越有利于学生学科竞赛成果的提高,而创新课程的探索和设置,正是许多高校尚未完成的部分。最后是作品质量的问题,学科竞赛的目的是通过竞赛的途径促进学生学习,而有些高校却忽视了初衷,将学科竞赛当成一个成果展示的途径,一味追求学生的参赛数量、学科竞赛的辐射范围,而忽视了学科竞赛的作品质量,造成了求量不求质的结果,使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的方向逐渐偏离其初衷。
(二)中国高校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的层次问题
中国高校的数量众多且层次跨度大,当集中于学科竞赛教学研究这一命题时,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学校对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和研究结果的断层。目前国内一流高校多十分重视学科竞赛,相关师资建设、教学研究等都有着一定的成果,而普通一本、二本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则不够,无论是师资团队的建设还是条件设施的配置都很难满足学生参赛的需求,创新课程更是没有进展。在重视度不够的情况下,即使有教师个人及团队对学科竞赛进行教学研究也很难得到喜人的成果。第二点是学校的保障体制建设的缺失,多数的学科竞赛对参赛设施、资金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而这些需要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自行承担,高校不完善保障体制对学科竞赛是很大的打击,也就使得学科竞赛教学改革难以取得优秀的成果。
三、结论
学科竞赛教学改革对国内各大高校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学科竞赛对促进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素质教育成果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各个高校应该重视学科竞赛教学改革的研究,完善已有教学体系,从而使学科竞赛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卓.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2]霍楷.基于竞赛驱动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亚太材料科学院.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亚太材料科学院: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8:4.
[3]马爽,张铁华,时晓磊.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创新思维训练体系构建及践行改革探究[J].现代交际,2019(06):29+28.
[4]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