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9-11-16黄新途

求知导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模式

摘 要:随着壮族与汉族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壮族地区的小学,采用壮汉双语的教学模式是适应当前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文章以小学阶段壮汉双语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对现在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小学;壮汉双语;教学模式

一、小学壮汉双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

1.壮汉双语同步的教学模式

壮汉双语同步的教学模式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壮语和汉语同步进行。

壮汉双语同步的教学模式所选择的教材内容都是一样的,同一节课的内容用壮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来呈现。教学中,壮语学习与汉语学习可以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既提高壮语的表达理解能力,又提高汉语的理解能力,培养出熟知壮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高端人才,是采用壮汉双语同步的教学模式的目的。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在同一节课上,壮语和汉语出现的频率是一样的,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壮语和汉语基础,此外,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

2.壮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壮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以壮语教学为主导,使用汉语的时候较少。从小学起始年级就开始教壮语,等学生掌握一定的壮语基础知识,三年级时才让学生学习汉语。壮语是教师教学各科知识最常用的语言。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要求不高,因此适用于偏远的壮族聚居区。

3.汉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汉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指的是,老师在教学时,以采用普通话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为主,壮语的使用频率较少。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汉语基础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壮语基础并没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与汉族长期杂居的壮族学生。他们通过长期和汉族人接触,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汉语基础知识,因此能够明白老师在教学中的内容。以汉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让更多的壮族同胞学习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实现壮族与汉族同胞的团结统一。

以上三种壮汉双语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泾渭分明、一成不变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二、影响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

1.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

语言是为了交流而存在,语言通过频繁交流而变得越来越熟练,而壮汉双语的教学模式却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对于生活在偏远的壮族聚居区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常用语言是壮语,周围的人也都是用壮语同他们交谈,几乎用不到汉语交际的时候,因此对于这类学生而言,他们缺乏汉语的交际环境。汉语语言环境的缺乏会导致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难度增大。

而对于生活在城镇地区的壮族学生,由于他们日常生活和汉族人的接触非常频繁,因此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非常强。反而是周围说壮语的人非常少,他们缺乏壮语的语言环境,可能会导致他们渐渐失去了壮语的表达能力。壮语也分为不同的方言,老师在教学时采用哪种壮语方言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理解力。无论是壮语还是汉语语言环境的缺乏都制约着壮汉双语的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

2.教师的水平有限

壮语和汉语两种语言都擅长的教师非常有限,一些学校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壮汉双语的老师。为了达到上级领导的要求,一些老师边自己琢磨边教学,效果差,效率也不高。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影响到教学目的能否完成。不仅如此,一些老师并没有掌握壮汉双语教学的有效方法,不知道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使用壮语和汉语表达的机会,让学生采用情景对话的机会有限,这也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上也没有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制约了汉语和壮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

1.创设壮语和汉语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的缺失是影响壮汉双语教学模式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学校可以尽可能地创设更多的语言表达环境。老师在教学时,尤其是语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给学生创造韩语的讨论交流或者单独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地用自己不熟悉的语言进行表达。对于学生的表达不明确的地方,老师给予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养成大胆表达的信心。其二开设单独的壮语或者汉语的口语课。聘用专业的老师教学生们认真学习自己不擅长的语言,规定在口语课上,不能用其他语言交流。口语课适合已经掌握一定壮语或者汉语基础的学生,通过增加学生们的语言表达机会,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们在壮汉双语的教学模式下的听课效率和效果。

2.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语言基础各不相同,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对于有一定壮语基础,但是汉语能力非常有限的学生,可以采用以壮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大部分时间通过壮语进行教学,使用汉语的时候比较少,而且对于这些汉语,教师可以通过先说汉语,再用壮语进行翻译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们对于汉语理解的难度。而对于有一定汉语基础,但是壮语却非常不擅长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采用以汉语为主的教学模式。合理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效率。

3.吸引擅长壮汉双语的高水平人才加入到老师的行业

师资力量是影响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效果的重要方面,目前壮族地区的学校缺乏擅长壮语和汉汉两种语言的教师,因此需要招聘热爱教育事业,愿意到壮族地区工作的人才投入到壮汉双语的教学中来。其实壮族当地的优秀师范类大学的毕业生可以作为教师行业的后备力量,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他们回到养育他们的家乡来,激励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对于学校现有的老师,可以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汉语或者壮语水平,通过定期举办汉语或者壮语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的形式,激励教师每天学习一点汉语或者壮语的知识。

在壮族地区,推进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由于相应的语言环境的缺乏,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难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对策,减轻这些难题对于壮汉双语教学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为培养壮汉双语言的人才奠定基础,促进汉族与壮族融合。

参考文献:

[1]韦家朝,韦宏.广西壯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

[2]海路.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变迁论[J].广西民族研究,2016(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壮汉双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2017ZMJ029)。

作者简介:黄新途(1980—),男,壮族,广西靖西人,一级教师,本科,副校长,研究方向:壮汉双语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