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1-16包智霞

青年时代 2019年25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小学生

包智霞

摘 要:本文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结合人教版小学英语教科书,意在通过英语学习,利用“设计情境”“问题”或者“思维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逻辑性思维、敏捷性思维、深刻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时有自己的观点以及在辨别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思维品质

一、引言

自1997年OECD提出“核心素养”之后,全球已有29个国际组织或经济体提出了“核心素养”,其中,17个关注批判性思维,21个关注创造性和解决问题。在2014年,我国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文件,开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我国“核心素养”内涵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主要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18个基本要点,其中,多个点致力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例如,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于反思、问题解决等。

二、思维的定义

不同的学科对思维有不同的界定。在哲学中,思维是主观的、精神的现象,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心理学》中,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反映,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的联系。在《逻辑学》中,思维是人所独有的认识活动,以语言为基础,通过概念、命题、推理来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进行抽象概括与间接反映。《辞海》(1999年版)中,思维是指理性认识或者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间接和概括反映。因此,思维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做出的概括与间接的能动反映。

三、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一种人所独有的符号,人类借用语言得以交流并建立互相的情感;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重要能力。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人的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的组织也同样离不开思维。语言学科教育可以提高思维品质,思维发展亦反作用于语言发展。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方式主要把重点放在英语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两个方面。学习方式上,使用死记硬背的硬办法。忽略了贯穿整个英语学习的学科思维方法。因而,许多学者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把关注点逐渐转向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和思维方面。程晓堂、赵思奇指出,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通用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因此,英语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对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对情感态度的二级要求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会与同学配合和合作,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初步接触外语这门学科,因此,在该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为主,让学生感受到外语文化的差异,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及日常交流能力。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按计划实现所要教学的目标,因此,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教师针对课堂及学生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所以,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在于教师如何引导。

(一)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培养逻辑性思维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转折时期,正处于具体认知阶段,该阶段的学生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小学三年级之前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四年级开始抽象的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都是图片和文字相结合,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下面以人教版英语(三年级起)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do you do? Part C Story time”为例。这个部分是关于rat and snake的一段故事,主要呈现的是田鼠如何机智地避免被蛇吃掉的厄运。通过这节课的内容传达给学生遇到事情不惊慌的信息,培养学生遇到事情、爱开动脑筋的习惯。

逻辑思维能力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图片去观察,问学生“Do you know what is it? What do the animal do?”等问题。然后,用视频去分析、概括,使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度和掌握度。最后,再通过活动去推理判断,“如果你是这个田鼠的话,你会怎么逃脱呢?”“田鼠逃跑了,接下来又饿又发怒的蛇该怎么办呢?”。通过学生的“观察”去挖掘学生的好奇心,使用“视频”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活动”去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一段一段引導学习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以问题为引领,培养深刻性思维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和教材,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课前准备、丰富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带着问题去思考,故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深刻性思维。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Lets talk”为例,首先,教师可在lead in里设计用上节课所学词组与句型,依此判断学生所学内容的掌握度。亦可以在Presentation部分,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设计问题,教师可先设计表面性问题“1.Who are they? 2.Where are they?”等,通过这种简短的问题使学生对对话中的人物有清晰地了解。其次,根据对话中的内容设计问题,如“1.How does Mike come to school? 2.How does Amy come to school? 3.How does Mrs Smith come to school?”,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在extension部分,向学生们提问“9.22世界无车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世界无车日?”的问题。这阶段的孩子都富有想象力,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或者在Practice部分,教师给出“How do you go to nature/zoo...?”等用一个具体点代入,让学生们跟同桌组织新对话等。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通过自己与他人交流中,可获得70%的信息。因此,在交流学习中,学生的记忆程度可能会更高。“问题”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要教学生怎么问、怎样思考分析问题等。

(三)以思维为导图,培养灵敏性思维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Tony Buzen于1970年提出的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在教学中,思维导图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用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以提高记忆力,培养灵敏性思维。

在小学阶段,词组部分相对比较重要,掌握词组是提高其他方面能力的前提。小学英语课本是按照一个个主题而设计的,因此,课文内容跟主题密切相关。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单词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黑板上贴一个很大的Zoo的图片,给学生呈现情景,引导学生回忆去动物园都看到了什么样的动物。例如,有的学生说出了“猴子”“老虎”,这时,教师依据学生说出相对应的英语“monkey”“tiger”等单词时,拿出相对应的图片贴在黑板。整个过程是以Zoo为中心,以猴子、老虎等展开分支,形成思维导图。这样的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已建构的知识,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在一个逼真的情景中,迁移到另一个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清晰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记忆保存度。

(四)创设思维空间,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事物通过分析和思考为依据而做出准确的判断,亦是指主体对客體进行一种综合的评估、反思、分析和评价。培养这种批判性思维不仅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一个长期建立的过程,需要教师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方法,并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足够的回答问题的时间,培养学生大胆回答问题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一堂课的前部分有效输入后,可在输出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通过activities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Unit3 My school calender lets learn”为例,这一单元主题是关于月份和节日。在教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对比着西方国家节日和我国的节日来讲解,渗透文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意识到节日的来源以及意义。教师可分多种活动,在control activity中,可让学生们分组讨论“whats your favourite day?(what、when、why、how)”。在free activity中,可让学生分组做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如果可以的话,你最想拥有什么节日,并说出你的原因?”。这样的活动并没有对错和好坏之分,主要在于使学生敢于思考,大胆设想;利用group work discussion的方式,让学生采用双方观点互换的方法,让学生切实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这种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五、结语

核心素养所要求的是适应全身发展的人,教师上课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英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跨文化教育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过英语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敏捷性思维、深刻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师曼,刘晟,刘霞,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3]陈金星,唐月娥.逻辑学教程[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5.

[4]付建中.普通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鲁子问.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英语教学可能[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12).

[6]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容[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小学生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