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明朝北部边军中的哨探

2019-11-16程公

青年时代 2019年25期
关键词:明朝

程公

摘 要:在明朝近三百年历史中,“南倭北虏”一直被视为明朝大患。而“北虏”又贯穿明朝始终。“土木之变”后,明朝在与蒙古的战争中开始由攻转守,并且逐渐处于弱势。在战守弱势的情况下,为防患于未然,明朝不得不大力发展北部边军中的情报系统。而夜不收作为情报体系中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明朝;哨探;夜不收

一、明蒙军事力量对比

洪武至宣德时期,明廷对蒙古处于绝对优势。太祖朱元璋屡次派兵出塞,打击北遁的蒙古势力,促使蒙古内部发生变乱。到永乐年间,蒙古分为三部,即兀良哈部、鞑靼部及瓦剌部,三者之间战争不断,加之永乐帝朱棣五次北征,使蒙古势力衰弱到低谷,迫使蒙古诸部在永乐朝和洪宣二朝都不得不依附于明朝。

明英宗在位期间,是明朝军事力量由盛转衰的时期,而“土木之变”正是转折点。正统十四年,也先统一蒙古诸部,拥兵寇边。[1]英宗亲征,在土木堡大败,京营精锐丧失殆尽,英宗“北狩”,自此始明朝在与蒙古的战争中开始转为守势。

成化至“隆庆开关”期间,明蒙之间的战争遍及明朝北部边疆地区。这期间明朝不仅处于守势,而且丢失了河套地区。成化二年,毛里孩在河套窥伺,兵部要求陕西地区操练军士,做好防备。[2]弘治七年十二月,“令甘肃镇巡等官赈恤甘凉等处边军被寇掠者”。[3]这是因为小王子多次从贺兰山进入甘凉、永昌及庄浪等处抢掠。官军虽有抵抗却无济于事。嘉靖二十九年“庚戍之变”[4],俺答寇掠京师近郊,又一次威胁到明朝统治。

明蒙之间的攻守形势,以“土木之变”为转折点发生改变。明朝在“土木之变”后,在不能主动出击的情况下,为更好地防御蒙古,不得不进一步发展军队中的情报体系。

二、明代北部边军中的哨探

蒙古族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其南下入侵往往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且蒙古骑兵动作迅捷,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蒙古骑兵的行踪,明朝将陷入更大的被动。因此,明朝广设哨探,以期达到料敌于先的效果。一般明代北部边军中的哨探主要有尖哨、尖夜、通事、家丁以及夜不收,但依据《明实录》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记载,尖哨与尖夜只在蓟镇地区较为突出,相对于夜不收而言,其存在的地区较小,在哨探中的代表性不强。而家丁与通事虽然战斗力强,但由于家丁更具私属性,同时通事在北部边军中的数量较少,二者难以单独成军。故家丁与通事虽然都有哨探职能,但往往与夜不收合作进行。

夜不收,北部边军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边军获取蒙古情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刘焘曾说:“哨探者三军所恃以进止者也,惟哨探不明是故进止失律,惟赏罚无章是故哨探不明也。今之夷夏异俗,苦于间谍之难行,所恃以进止者有二,一曰墩军,一曰夜不收。墩军明烽火之堠,夜不收得远哨之情。”[5]这进一步表明了夜不收在明朝边防情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夜不收不单单是“得远哨之情”,其职责广泛,不仅单独执行任务,而且与其他兵种联合执行任务。

夜不收单独外出执行任务,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距离远、时间长、危险性高的任务。这一类夜不收通常会潜入蒙古营帐,或长期在外寻找蒙古部落的驻牧位置,巡抚保定的都御史周季凤认为:“紫荆关夜不收前往宣大爪探声息,往返千余里。”[6]然后通过夜不收自己的方法传报军中,以便边军防备蒙古入侵,“夜不收有远哨者,有长哨者,有传报者,得虏情于塞外,传机密于军中,其众寡之势,进退之机,住牧之地。晓行夜宿,探至营账而返,可以得虏情于未战之先矣”。[7]同时,此类夜不收的处境最为危险,经历的条件也最为艰苦。御史丘养浩说:“本镇夜不收,投荒涉险冲沙冒雪,猝遇伏贼,身膏大漠,艰苦可悯。”[8]兵部尚书戴金也说到:“各边夜不收远哨绝漠,生死叵测。”[9]

另一种则是依赖边墙与墩台,就近巡视与预警。嘉靖十三年王宪上御虏方略,要求增修沿边墩台,精选军旗夜不收更番守望。[10]隆庆四年王崇古上书机宜时要求在大同每路边墙和远墩地区,“各选哨军、夜不收二三十人分班更替,每墩哨军五名、夜不收二名,令互相保结侦报虏情”。[11]此类夜不收若发现蒙古骚扰边境,则根据蒙古入边骚扰的人数进行传报,一般是“昼烽夜燧”[12]之法,“孤山新堡、洒马吉堡与叆阳各六十里边,长墩少,空地颇多,其余者夜不收昼夜廵防,烽火不失,兵集咫尺,奴酋岂敢轻犯”。[13]

这两类夜不收雖有不同,但他们都同时拥有接哨传报的职能,即负责接收传递其他夜不收从蒙古部落中带回的消息,或传报从蒙古逃回的原明朝统治下的汉人信息(走回人口的信息)。于谦在《议处走回人口自请行边疏》记载:“夜不收同去独石马营等处,密切哨探是否带有家小人众,即今见在何处屯驻,其人马号色是何种类,有无南牧犯边之意,作急从实回报。”[14]杨一清的《为分布边兵预防虏患事》也曾言:“延边守将严谨斥堠,多差夜不收远为接哨。沿边多设塘马,但有套贼烟尘消息或走回人口供说,即便传塘走报邻境官军堤备。”[15]可见,夜不收不仅是最早和走回人口接触的人,还是通过走回人口获得蒙古情况最早的一部分人。

与其他兵种联合执行军务,即夜不收随军作战,担任军队的向导或精兵。随军作战又分为行军、驻营、奇袭、镇压反叛及烧荒等。在行军与驻营过程中,夜不收担任向导,“如出郊外,须令熟知道路夜不收及游兵前引”。[16]之所以需要夜不收先行探访,一是因为地形多变,防止被伏;二为打探敌情,料敌于先。王鸣鹤说:“南北之地不同,战阵自异,……我必先遣夜不收及塘报预探明白,方敢进兵。”[17]曾铣也在《复套条议》中,对行军事宜提出建议,认为“于通事夜不收中募敢勇死士,有智虑机变者,令其深入虏幕探察情状及山川阨塞道路险夷,某处贼所常据,某处贼可设伏,某路车可通行,某路车不可进,务得其实”。[18]可见,夜不收在行军和驻营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大。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军事实力下降,在与蒙古的战争中,胜少败多。为预防蒙古在秋高马肥之际南下入侵,明朝在九边地区,实施烧荒政策。“每岁冬,……各统所部兵马出境,……预定夜不收分投哨探,放火沿烧野草尽絶。”[19]夜不收跟随大军烧荒,在烧荒过程中担任哨探与防火的角色。因随时会与蒙古骑兵相遇,所以相对来说夜不收时刻处于危险中。韩邦奇《苑洛集》中记载有怯懦将官烧荒遇敌奔败一事,导致夜不收陷于困境。[20]

奇袭与镇压反叛,执行一些有预谋或突发性的作战任务。“夜选乖觉有胆之人,各藏牛角短弓竹杄小箭,待虏睡熟将马拴住,攅簇以药淬箭,临到跟前或十歩或五歩,暗行刺射。”[21]“夜选乖觉有胆之人”即有胆气的夜不收。嘉靖二十三年四月,兵部请求陕西、山西总督诸臣招选降胡、通事、将官、骁劲家丁即夜不收三千人,令一谋勇将官统之扮作胡人,乘夜混杀。[22]虽然此计划没有得中央认可,但夜不收作为被选军种之一,其战斗能力是比较强的。嘉靖十八年,马永率家丁、夜不收三百余人捕于秃子、张鉴等在城中为乱者。[23]

夜不收无论是单独外出还是联合其他兵种执行任务,大都是情报的最早获得者,故其在军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这也是明朝政府和诸多官员重视其选拔的原因之一。

三、夜不收的选拔标准

消息的准确性关乎明朝对蒙古的入侵是否可以精确防御,进而减少损失。夜不收作为北部边军中哨探的主要部分,受到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双重重视,因此明朝政府通过官员建议,制定了严选夜不收标准。

(一)有胆略、有毅力、精力健捷

夜不收从事哨探为全军耳目,经常远出塞外远离家乡,深处蒙古腹地,处危险之地,故有胆略、有毅力是一名合格军士成为夜不收的重要因素。“大率其选务精,而其用在胆。”[24]同时,蒙古部落随水草而居,流动性较强。夜不收外出探哨消息,往往需要长达数月的时间,并且发现敌情时,传报需迅捷。若为老弱,鲜有实用。[25]

(二)须是忠义之士

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大同总兵仇鸾上书言:“我之墩军、夜不收往往出入虏中与之交易,久遂结为腹心。……虏代墩军瞭望,军代达虏牧马。”[26]近边贸易获利丰厚,故夜不收需是可以忍受诱惑,并对明朝忠诚的军士。

(三)熟悉蒙古情况与地理

在烧荒和行军驻营等军事行动时,夜不收需要出入一些人迹罕至、环境恶劣的地区,故夜不收需要熟悉蒙古基本情况以及一些地理情况,防止传报出错,形成误报。“令蓟辽、延宁、甘固等镇候草木枯槁之时,选差惯熟通夜远出哨探,果无紧关贼情,行令副参游守等官统领惯战官军,各照地方分布营阵且哨且行,或二三百里或四五百里,务要野草林木焚烧尽绝。”[27]选任派遣熟悉夜晚的夜不收外出哨探,就要求夜不收必须熟知地理,防止自身耽误消息传递,延误烧荒。

夜不收在军中的地位,是随着明朝与蒙古的战争形式变化而变化。夜不收按照任务分为两类,一是单独外出执行哨探任务,或深入蒙古腹地,或依靠边墙与墩台城堡等军事建筑就近巡边;二是与其他兵种合作,主要是在行军驻营时担任向导、烧荒时担任举火者及奇袭与镇压小规模叛乱时属于备选兵种之一。凡此种种皆要求对夜不收进行严选,以保证明朝可以在防备蒙古入侵过程中可以达到料敌于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明史·列传二百十六》[M],卷328,第8500页.

[2]《明宪宗实录》[M],成化二年闰三月乙酉,卷28,第556页.

[3]《明孝宗实录》[M],弘治七年十二月己卯,卷95,第1752页.

[4](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卷59,北京:中华书局,第899--910页.

[5](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哨报》[M]卷304,第3214页.

[6]《明世宗实录》[M]卷13,嘉靖元年四月丁亥,第457-459页.

[7](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哨报》[M],卷304,第3214页.

[8]《明世宗实录》[M]卷76,嘉靖六年五月庚辰,第1688页.

[9]《明世宗实录》[M]卷293,嘉靖二十三年十二月庚辰,第5618页.

[10]《明世宗实录》[M]卷164,嘉靖十三年六月乙卯,第3629页.

[11]《明穆宗实录》[M]卷47,隆庆四年七月丁亥,第1185页.

[12]《明世宗实录》[M]卷398,嘉靖三十二年五月丙辰,第6989頁.

[13] (明)程开祜:《筹辽硕画》[M],卷43,爱如生基本古籍库,第1027页。

[14](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议处走回人口自请行边疏》[M],卷33,第239页.

[15] (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为分布边兵预防虏患事》[M],卷116,第1101页.

[16] (明)范景文:《战守全书·战部》[M]卷1,爱如生基本古籍库。第15页.

[17] (明)范景文:《战守全书·战部》[M]卷2,第21页.

[18] (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复套条议》[M]卷240,第2504-2514页.

[19] (明)毕恭:《辽东志·食志》[M]卷3,爱如生基本古籍库.第117页.

[20] (明)韩邦奇:《苑洛集·怯懦将官烧荒遇敌奔败事》[M]卷13,四库全书1269册,第557-558页.

[21] (明)范景文:《战守全书·战部》[M]卷7,第93页.

[22]《明世宗实录》[M]卷285,嘉靖二十三年四月戊寅,第5515页

[23]《明世宗实录》[M]卷227,嘉靖十八年闰七月己亥,第4706页

[24](明)何良臣:《阵纪》[M]卷1,四库全书727册,第677页.

[25]《明世宗实录》[M]卷125,嘉靖十年五月乙巳,第3001页.

[26]《明世宗实录》[M]卷364,嘉靖二十九年八月丁丑,第6483页.

[27]《明神宗实录》[M]卷497,万历四十年七月丁巳,第9379页.

猜你喜欢

明朝
论明朝监察制度及对当代中国借鉴意义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
浅析明朝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
明朝隐士略探
明代治黔措施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