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物联网生态提升盈利能力,疫苗网全国落地500余触点
2019-11-16
10月25日,备受关注的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尔生物”,688139.SH)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作为“物联网科技生态”概念股,海尔生物的股价走势稳健。
同时,海尔生物近日发布了2019年三季报,当期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78.7%。某医疗器械行业分析师表示,海尔生物的增长态势显著高于同行业,主要受益于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物联网科技生态转型。
差异化策略打开海外高端市场
中国生物医疗低温储存产业起步晚,此前国内品牌参与发达国家市场,大多靠跟隨式低价竞争的策略。
起初,海尔生物也和其他企业一样,以普通产品参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区公立医院的生物样本库项目招标。
二次竞标时海尔生物改变了策略。针对海外市场需求,海尔生物用高端产品打出了“差异化”这张牌,基于“云芯”物联网超低温保存箱网器,构建生物样本库生态场景,凭借综合解决方案,最终以最高价格中标,扭转了海外市场对中国品牌的认知。
据该项目工作人员介绍,“云芯”产品融合创新物联网技术,通过BIMS样本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人、设备、样本三者的实时信息交互,提高样本管理的安全、准确、便捷和样本价值利用的最大化。
海尔生物凭借丹麦项目撬动了整个欧洲高端市场,当前公司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产品在国内外知名终端用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包括丹麦哥本哈根大区公立医院、英国生物样本库、悉尼大学等知名科研单位;在国内,产品覆盖政府疾控项目、国家级生物样本库、知名医院与药企。
物联网高端差异化竞争策略在海外市场的落地,也反映在海尔生物的业绩表现上。据招股说明书,2016年至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2亿元、6.21亿元、8.4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1.59%。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超低温存储产品的毛利率较2018年同比提升2.30个百分点,得益于其物联网场景方案显著提振了价格。
疫苗网全国落地500余触点
海尔生物掌握生物医疗低温冷链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截至2019年5月31日,该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拥有专利187项,包括发明专利32项,实现-196℃至+8℃全温域全场景的覆盖。
海尔生物始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成为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也就是说,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的运作模式,海尔生物已不再是单纯的电器硬件制造商,而是物联网科技生态“新物种”。“通过物联网技术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技术融合创新,构建血液网、疫苗网、生物样本库网等多种物联网场景方案,实现从网器到场景再到生态的迭代升级。”公司负责人介绍。
海尔生物的疫苗网场景方案就是该公司创新物联网科技生态的典型案例。
针对疫苗安全问题,海尔生物以“海乐苗”疫苗接种箱网器为基础,链接疫苗接种入口、出口等场景,实现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可追溯,问题疫苗进不去,不是与使用者一一对应的疫苗出不来,人苗匹配透明可视,实现苗安全、人信任,为儿童疫苗接种筑起安全屏障。
目前,海尔生物已在全国十余个省市500多个社区接种点建成疫苗网场景方案,为中国《疫苗管理法》的实施提供了落地方案,同时,相关业务收入预计将在2019年财报中得到体现。
海尔生物构建的物联网科技生态不但带来民生价值和社会效益,一系列场景方案还产生了经济收益。根据招股说明书,海尔生物在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2.98%、52.69%、51.08%和52.11%,持续稳定过半。
券商人士表示,海尔生物的毛利率高于行业,且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可比公司, 此次登陆科创板,将持续提升主营业务表现和研发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