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合唱教学中学生听力的培养
2019-11-16庞冬梅
庞冬梅
[摘 要]三年级是合唱教学的起步阶段,由于班级学生音乐水平的参差不齐,班级合唱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因此,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有效地聆听,积累经验,丰富体验,在“听”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班级合唱;听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0-0040-0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班级合唱是歌唱教学的重要内容,指以班级为单位,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合唱的教学和训练。传统的音乐课堂只注重学生唱的训练,导致教师和学生只要看到合唱歌曲,就产生合唱的“恐惧症”。于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班级合唱教学进行研究和尝试,发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听”。
一、静听合唱歌曲——激活音乐听觉的条件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听觉体验是合唱的基础,教师应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形式的优秀作品,重视合唱曲目的积累。”合唱歌曲不同于一般作品,它有一种立体美。因此,音乐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第三只耳朵”(音乐的耳朵),引导学生用耳朵去聆听音乐,如聆听歌曲情绪的变化、速度的变化、节奏的变化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这样可让学生在反复的、有意识聆听的基础上,理解音乐要素对于表现歌曲情绪的作用,为新歌的学习做好准备。
例如,教学合唱歌曲《村居》时,教师先让学生静心聆听,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感受二声部的合唱:高声部的旋律就像天空中随风起舞的风筝;低声部的旋律就像一群放风筝的孩子,手里牵着线在草地上愉快地奔跑。学生能很快发现这两个声部是相互烘托和补充的,感受到天真爛漫的孩子对春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倾听彼此声音——开启音乐听觉的钥匙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倾听同伴的声音,更是一种技能、一种修养。合唱不同于独唱,要求学生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还要去聆听同伴的声音,并能及时调整、控制自己在合唱中的音量,达到声部的均衡与和谐。首先,学生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关注自己表达了什么、唱的是什么、节奏对不对、音高准不准、与外围的声音是否融合等问题;其次,学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关注他人传递了什么。
例如,每节课上课前,教师可花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音准的训练: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唱“5”,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同学唱“3”,第五组的同学……同时,教师强调用弱声唱法来练习,并借助柯尔文手势,先让学生静听,建立音高感,然后采用卡农的形式进行二声部的加入。教师适时控制学生演唱的声音力度,做到柔而轻,这样既能保持声音的集中和高位置,又能在合唱中培养学生的听觉,保证所有的声部都能听得到,达到音色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三、视唱多声旋律——迈向音乐听觉的通道
多声听觉的培养是小学合唱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每个声部发音的均衡、准确是多声部合唱歌曲优美动听的先决条件之一。笔者认为,学生音乐听力的培养应该从演唱简易多声部的歌曲开始。
例如,教学歌曲《法国号》时,在学生会唱歌曲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二声部的听力练习。同时,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的演唱,歌曲每句的末尾有了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多了一个法国号的声音。”教师接着引导:“你们再听听,法国号发出的声音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它的节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用手拍出来吗?”……这是多声部听觉的第一层次训练,引导学生听出第二声部音高、节奏的变化,并用声势表现出来。然后让一部分学生演唱第一声部,另一部分学生演唱第二声部,再进行二声部的合作,要求学生唱准自己声部的每一个音,同时还要聆听另一个声部的旋律。
四、表现合唱作品——巩固音乐听觉的关键
新的合唱歌曲学会后,必须要通过反复的演唱实践,如果只是一遍遍地机械重复,学生会觉得枯燥,失去歌唱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丰富的活动,紧紧围绕音乐本身进行训练。
例如,教学歌曲《一只鸟仔》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还能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又如何表现出小鸟顽皮、可爱的形象呢?”交流讨论后,学生得出用“啾 啾啾 啾”的伴奏型为歌曲进行伴唱。当学生能把这首二度开发后的合唱歌曲演绎得很到位时,教师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用声势律动“跺脚、拍腿、拍手、捻指”为歌曲进行伴奏,从而不断地丰富作品,将前面学过的知识不断积累。这样教学有利于巩固与发展学生的和声听力,深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育是慢的艺术,音乐教学更是如此。班级合唱教学坚持从“听”开始,循序渐进,不求复杂、花哨的教学形式,力求实实在在,引导学生在合唱中感受和声之美、合作之美。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