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的审美教育

2019-11-16周莉莉郝莹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灵感感悟表现

周莉莉 郝莹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因为经验性审美能唤醒学生的音乐本能,思维性审美能促进学生的音乐感悟,表达性审美能引导学生的音乐表现,文化性审美能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本能;感悟;表现;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0-0037-02

大众传媒时代,由于音乐知识技能的显性化、表面化结果夺人眼球,于是作为隐性的、文化的音乐审美常被有意无意地放逐。殊不知,根深才能叶茂。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音乐审美素养、文化素养,其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就如同假牙、假发一样,没有任何生命力和价值。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审美教育。

一、经验化审美,唤醒学生的音乐本能

审美是学生的一种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教师,教学中可通过经验化的音乐内容,唤醒学生的审美本能,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浸润学生的心灵。需要注意的是,经验化的音乐审美,不仅要以音乐为导向,以审美为导向,更要以教育为导向。

例如,苏少版一年级下册《小松树》是一首蕴含生命成长寓意的歌曲,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化情境,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一棵小松树会怎样长大?一排小松树会怎样长大?所有的小松树呢?”通过对小松树成长的描述,学生能感受到自己就是一棵小松树,在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共同哺育下,正茁壮地成长。然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走步、跑步等节奏运动,体会音乐的情绪变化。通过反复聆听歌曲,学生感受到乐曲活泼、轻快的特点。在学唱过程中,学生情不自禁地用“啦”进行模唱,用手打拍子为歌曲伴奏。伴随着身体的律动,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获得情感的升华,体会到歌曲情绪的多层次变化。

歌曲是作曲家生命实践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作者的创作意图。作为教师,要唤醒学生的音乐学习本能,深化学生的音乐感知,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通过经验化审美,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判断音乐作品原生性的艺术价值。

二、思维性审美,促进学生的音乐感悟

音乐,不仅仅是感性的学科,更是理性的学科。就感性审美而言,音乐学习离不开感知、感受和体验;就理性审美而言,音乐学习离不开思维,离不开理解、判断与感悟。只有通过思维性审美,才能揭示音乐作品中深层次的、隐含的美。

例如,苏少版三年级上册《溜溜山歌》是一首安徽民歌,因歌词多次出现“溜溜”而得名。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聆听一首高腔山歌,引导学生听出山歌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特点,再让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使学生通过审美化的活动,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在歌曲学唱中,教师启发学生:“‘一棵树,不成林说明了什么?‘一根单纱啊,拿搓绳啊说明了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真正理解歌曲的内涵。通过思维性审美,学生认识到山歌是中国民歌中的一种,并不只是山区的民歌,而是人们在行走、劳动或民间歌会上自娱自乐而唱的歌曲,是人们见景生情、即兴创编而成的。只有对歌曲形成理性认知,学生的审美判断才会走向音乐本质,从而揭示音乐深层次的、隐含性的美,由此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音乐审美是一个连续性、发展性的思维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音乐审美力正是在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矛盾转化中形成的。通过思维性审美,能够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思维性审美,能够促进学生音乐审美品质的形成,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三、表达性审美,引导学生的音乐表现

著名美学家克罗齐说过:“审美是一种表达。”音乐审美,是学生的一种精神性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的音乐表现,在从经验性审美到思维性审美再到表达性审美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美的认知,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通过表达性审美,学生将美的无意识积累、潜意识想象等都带入意识层面,带入到现实的音乐中来。

例如,苏少版三年级下册《打字机之歌》,描绘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大城市办公大楼忙碌的办公场面。在聆听《打字机之歌》时,教师启发学生:“我们能不能听出打字员在A段乐曲中打了几行字?聆听了A段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B段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通过问题,催生学生的审美性表达。有的学生说,“聆听A段音乐,我能清晰地听出打字员打字的声音”;有的学生说,“聆听A段音乐,我感觉到打字员的工作比较紧张”;有的学生说,“聆听B段音乐,我感觉到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还有的学生说,“打字机的声音竟然可以谱写成管弦乐曲,表现出了作曲家安德尔逊对社会生活的音乐敏感”……这种启发式聆听、体验式聆听,不仅能提升学生对音乐乐曲的认知,而且深化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精神内涵的理解。

表达性审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的音乐表现。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聆听歌曲,学生能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象去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这就是一种表达性审美,促进学生审美品格的发展。

四、文化性审美,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

教材中的音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语境,可以说,脱离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语境的音乐作品是不存在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經验性审美、思维性审美、表达性审美,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性审美。文化性审美,既可以让学生获得文化的浸润,又能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在文化性审美中,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例如,教学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编花篮》这一歌曲时,教师不仅要重视音乐本体的传承,更要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在教唱第一句歌词时,教师用手势表现歌曲的声调走向,学生积极地模仿。在模仿中,学生感受到北方人热情、豪爽的性格,初步感知歌曲的风格特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看第一句乐谱,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学生发现这里有一个前倚音,而前倚音的时值很短。在河南方言中,“编”这个字的发音是往上扬的,因而这里的前倚音,其旋律走向也是从低到高。在此,教师让学生模仿用河南方言读歌词,体会方言和旋律的紧密联系。通过对第一句歌词的分析,让学生寻找前倚音。这里,教师不是孤立地教学歌曲的旋律,而是从歌曲的源头出发,引导学生联系方言、旋律,感受河南音乐的“味儿”。

将音乐学习置身于文化背景中,能让学生更为真切地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展现音乐的风格,更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催生学生的音乐灵感。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捕捉音乐,积累音乐审美经验,丰富音乐审美情趣,从而升华人格精神。在文化浸润中,促进学生的音乐感悟,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总之,学生具有“本能的缪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音乐感受、音乐表现和音乐创造力量。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坚守音乐本体价值,提升音乐教学的价值。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应培养学生发现音乐美、感受音乐美、鉴赏音乐美、评价音乐美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这是音乐教学的本真。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灵感感悟表现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