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2019-11-16邵羽西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邵羽西/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模式带来极大变化。面对这样的改变,本文注重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从中找到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的交汇处,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前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的媒介形态和资讯模式不断涌现。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超时空性、虚拟性使其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1]对于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学子而言,新媒体为他们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但是其信息质量却良莠不齐,传播内容的商业化、低俗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容易产生不良影响。[2]一份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几乎有75%的被调查者有网络成瘾的倾向。当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时,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方面,网络页面的商业信息不断增多,分散大学生关于思政政治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网络的“低门槛”性,为不法分子传播危害国家信息、散布谣言等行为提供了可趁之机,进一步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正确认识。

二、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的盛行极易造成价值相对主义的产生,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心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政工作的进行。[3]近年来,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一些错误思潮仍在高校大学生中传播,新媒体正为其的传播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而如果某些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力不够,不但难以加以区别和分析,反而更容易被诱导。反映在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行为上,就是随意“质疑”。其次,网络恶搞文化、网络流行语等网络社会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如恶搞革命人物,将革命故事编纂改写以笑话的形式发出,网络的狂欢让冲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这些所谓的“网络文化”直接阻碍了思政教育的发展,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具体表现形式而言,主要为两大现象:

(一)新媒体工具严重扰乱了高校教育秩序

随着现在各类社交APP的泛滥和可便捷性,学校和学生之间关于手机的斗争在这些新媒体通信娱乐工具出现的同时便开始了。现在的学校课堂普遍出现一个怪象,那就是大学教师在上面激情地讲,看到的是一片低下的脑袋,很少出现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一方面严重影响讲课老师的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4]

(二)网络中不良信息误导学生

大学生虽然大部分都已经是成年人,但他们都是从高中那座象牙塔中走出来的,还没有机会接触太多的社会面,对于很多讯息也无法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很多人就在网络中跟随大众,人云亦云,久而久之就会被网络上的不良思想影响。网络世界杂乱纷繁,虽然现在也有网络监管,但往往在网络监管还没有到位的时候,其中一些不良讯息就传到精神世界还未健全的大学生脑中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可以看到近年来,许多大学同学在重大是非问题上在新媒体上发表错误言论,对其个人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都带来很大不利影响。

三、新媒体时代下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契机

尽管新媒体纷繁的信息、多元的文化、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如果能从新媒体自身特点出发,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也能将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新媒体的快捷性、广泛性、互动性,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一系列机遇。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资源,能够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建立权威思政新媒体传播平台

新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依托新媒体平台,可以有效的传播发布正能量相关内容、发布思政网课,并通过新媒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双向沟通机制,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思政内容。并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新媒体传播平台还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实时学习、实时测试、实时反馈的互动传播机制,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崭新的、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

(二)丰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

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囿于时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如课堂教学或专题讲座等。新媒体突破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界限,可以实现远程交流。因此,思想政治课堂可以利用新媒体特点,将课程信息、教学内容发布到网上平台,并与学生建立交流机制。这样,既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温习课程,也有助于真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使大学生感觉亲近和轻松,且更易于流露真情实感,避免师生间面对面可能带来的尴尬和拘束。同时,有了新媒体,也为学生们抹掉了空间隔阂,让思政好的事迹和经验能够更好的展现给学生,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思政教师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业务水平

基于新媒体强大的功能,思政教师在日常学习中也应提升新媒体应用的业务能力,将思政教育利用网络融入大学生地日常生活。如,抓住当前网络热点问题,结合课程理论,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这样既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有助于剔除不良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时,加强业务水平的学习还能帮助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从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高媒介素养,让学生能更加自主的分别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将学生进一步引导到教师营造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中。

(四)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架起桥梁,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在此环境下,校园舆论场形成了“双刃剑”,一方面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言论,或许带来一定的舆情风险。但另一方面也给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快速利用这种方式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的机会。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以及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工作,有效防范和处置学生瞬时的过激思维和行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挑战,更是一种全新的机遇。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合理打好组合拳,懂得管与疏。管就是严管不良信息对学生带来的影响,通过要求和教育逐步让学生掌握很好的网络观,新媒体观,懂得明辨是非。疏就是要善于通过新媒体这种方式与学生对话,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媒体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新媒体思政平台,让新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新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媒体及时捕捉以往难以捕捉的学生思想动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动向,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