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2019-11-15杨秀秀

学生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实效性提高

杨秀秀

摘 要:“品德教育”一直以来都小学教育工作的基础。学校需要通过细致深入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作为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性格特点等进行细致的分析,而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与之对应的德育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有效德育教学,使学生都能够在原有思想道德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成形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结合强有力的德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确保学生能够具备优秀独立的人格。纵观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教师应当首先约束学生的行为表现,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而后,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渗透关于德育教学的内容,切实提升学生的德育认识。最后,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采用网络的力量进行德育知识的指导,切实增强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

一、创新德育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德育教学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学习的新鲜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教师在为学生创新德育教学形式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根本兴趣需要,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将德育教学和相应的课堂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德育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内容时,可以通过“我的小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剧表演,将学生自己实际生活中的“德育”故事进行创编和演绎,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身边关于“道德”的基本诉求。借此,教师的德育教学形式得到全面创新,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德育教学渗透,增强学生德育认知

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期间,需要按照德育教学的要求,将德育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来。通过教师的相应教学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德育教学內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教师形象化的教学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德育知识的理解,最终起到良好的教学引导作用。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引入对应的德育知识内容。通过教师有效渗透相关的德育知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故而,教师的相应教学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对于德育教学的要求和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开展德育活动,改善学生思想品质

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应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教师需要从小处着手,为学生创编相应的德育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活动氛围中感受德育的力量,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水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德育教学时,需要时刻注意锻炼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带领学生走出去,才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德育要求的深层认知。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相关的德育知识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进行“我的一言一行”德育活动实践。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于自身的言行进行深入的反思,使自身对所学德育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带领学生将德育要求的行为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来,可以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因此,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四、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家校德育共建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德育知识内容。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以及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重视,以学生的德育知识为出发点,构建家校一体的德育网络交流与共享平台。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使得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编相应的德育知识推广软文,采用互联网平台发布的方式,推送给学生的家长,使学生家长能够对于德育教学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结合相关的直播平台,为学生和家长朋友进行相应的德育教学直播,切实加深学生的德育知识认知。通过教师构建的家校合作平台,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优化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创新德育教学,渗透德育知识,开展德育活动,进行家校德育共建,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德育知识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艳红,陈忠.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学周刊,2018(04):171-172.

[2]陈琰.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87-188.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实效性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