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古诗词综合教学探究

2019-11-15张立敏

学生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张立敏

摘 要:古代诗词,是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必学板块,而且不仅在高中阶段,在初中阶段、小学阶段,学生都会学习古代诗歌。这是因为,古诗词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就像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一个剪影。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教授学生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的学习,需要教师审慎思考。下面,本人从“创设教学情境”“教授基础知识”和“倡导课外阅读”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综合教学,进行有效探究。

关键词:古代诗词;高中学习阶段;中华传统文化

将中国比作诗歌的国度,这是实至名归。纵观历史的画卷,有多少的文人默士,用一只简单的笔,一人一笔地写出了灿烂的中国诗歌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客观事物会消逝,人们一代又一代的充满劳绩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然而,诗歌中出现的城市,长安、徽州、常德等,却随着诗歌永垂不朽。只要人们还活着,这些城市就长存在人们的呼吸中。面对灿烂的诗歌文化,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教授学生学习,如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教授,是一个需要时刻需要思想的问题。下面,为广大教师抛砖引玉,做下番论述。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景对于诗歌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大多数的古代诗歌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景。此情此景触发了诗人诗性的心灵,诗人又通过中国汉字,将似水流年般的意象堆砌到诗歌中去。可见情景对于古诗学习的重要性。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学生固然需要学习古诗词中的语文基础知识,但首先应该从感性层面学习诗歌。这样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的两个基本环节,即先感性再理性。

具体来说,在学习阮籍写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这首诗歌的时候,对于诗歌中的情景,学生初读可能不能够完全把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诗歌情景了,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放映阮籍的生平事迹,当然形式不局限在文字上面,教师完全可以从互联网上面搜索一些关于阮籍的记录片,然后让学生观看。这样比起文字的形式,能够有效地丰富课堂授课的氛围。在学生对阮籍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便可以推进教学进度,结合本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来对学生谈谈,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平时的知识积累。然后教师便可以正式开始本堂课的教授了。通过教师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授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诗词素养

高中阶段的学习古诗词的近期目标是为了高考语文科目。故,在对古诗词进行了感性层面的学习后,教师便可以从理性层面对学生展开教授。一方面,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积累一定的古诗词,提高自己的诗词素养。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诗歌量后,学生才能够进一步的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

具体来说,在学习《一剪梅》的时候,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了感性层面的学习后,就需要开展理性层面的学习了,例如,教师要从诗歌的注释译文讲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主翻译诗歌。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一剪梅》中的“玉簟”“兰舟”“锦书”“雁字”等词句注释,然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对诗歌赏析,让学生从诗歌的整体的角度去赏析,让学生从诗歌的具体词句的角度去赏析。当然,教师还需要学生背诵整首诗歌,会默写。这些内容都属于诗歌的基础知识部分。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学习诗歌的基本语文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诗词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詩词素养。

三、倡导课外阅读,升华学生诗词认知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语文教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给年代久远的古诗词披上一层现代的外衣,让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养成阅读古诗词的习惯,从而升华自己对古诗词的认知。

具体来说,在学习了李白写的怀古诗《越中览古》后,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李白写的其他怀古诗,例如,《登金陵凤凰台》《苏台览古》等。这样不仅能够集中学习体会怀古诗这一类型的诗歌,还能够了解李白所写诗歌的文风和气质,帮助学生在日后学习或者考试中,遇见类似的诗歌,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教师积极倡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古诗词的积累,从而由量变到达质变,升华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古诗词综合教学,需要教师从高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创设和古诗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其次,教师也需要有意识的教授学生古诗词中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最后,教师倡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古诗词的习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升华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目标沿革与发展的探究 [J] . 张晓初 . 语文教学通讯 · D刊 (学术刊) . 2018 (09) .

[2] 核心素养视阈下的中学语文逻辑思维训练策略 [J] . 安杨华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18 (04) .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现代化需清除哪些障碍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
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现状实证分析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思考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