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9-11-15任燕

学生之友 2019年1期
关键词:素材观察高年级

任燕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是重要的基础。但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独立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本文就是对如何培养与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能力展开的研究。

关键词:高年级;作文;兴趣;素材;观察;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难教、学生怕写。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许多通病:要么内容空洞无物,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空话、套话,甚至废话写了一大堆,却没有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雷同现象十分突出。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以下谈谈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看法:

1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作文教学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想让学生有兴趣写,首先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作文始于说话,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想说,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其实,每个学生在写作方面都有自己的“专长”,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总认为写得差,羞于见人。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的较好的词语,也要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批改后,学生的作文得到了肯定,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同学间相互探讨,让别人看自己写得好的地方,甚至让别人欣赏自己的作文,彻底改变了作文羞于见人的传统习惯。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敢于写,敢于让别人看,有成功的喜悦,从而会激发写作欲望,兴趣不断提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观察中积累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重要的能源。”观察也是作文“最重要的能源”,观察可以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观察可以获得灵感触发写作的内在动机。学生写作文最大的困难时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作文离不开生活,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要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就必须观察和感知生活,获得写作素材。现实生活虽然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对周围的人和事没有细心地观察,要动笔做起文来,就会有“无米之炊”的感觉,想写的人和事似是而非。如果能经常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配合家长带孩子数数新建的高楼、商场等,让学生参加动物园、花园,产生生动直观的感知,这样学生的作文就能有感而发了。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时刻做个有心人,把所见、所思、所感用日记,周记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

3学好课文,掌握写法。

高年级语文教材,每一单元都有不同的写作训练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方法及写作技巧。教师在讲课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法;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形象、事情过程写具体、生动;文章如何谋篇布局;如何表达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把所学的方法、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例如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质的写作方法后,布置了一篇《考试之前》的习作,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考试时大家的紧张心理;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联想手法后,让学生理解“卖火柴”重在表现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擦火柴”描述了小女孩在火光中五次美好的幻景,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全文的重点,“冻死街头”则道出作者对小女孩惨死街头的无比悲愤。让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学习了《山中访友》一文中运用前后照应和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使文章的來龙去脉更加清楚,也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很多学生运用到了自己的习作中。在课堂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领悟优秀作品的写作方法与技巧,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逐渐能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4加强阅读,培养能力。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感情,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这些都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准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学生对阅读课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不断地提高作文能力。

5养成先说后写的习惯。

说是写的基础,说好了才能写得好,让“说”为“写”铺设平台,降低写的难度,为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上以《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为题的作文课时,我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污染严重的一条河边,让学生们注意观察,回到教室后,把自己观察到的说给同桌听,然后再在班上说,听的学生可以帮助补充或提意见。他们都畅所欲言,有的说:“我看到了河里堆满了垃圾,那是河岸居民没有环保意识所造成的。”“我还看到河岸居民的排污管通向了河里,导致河水一片污浊,河两岸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了威胁……”对于可以做哪些事情,他们也说得头头是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我让他们将自己所说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既可以增强环保意识,又可以加强写的训练。学会批改,不断提高。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同时把作文的训练看成是相互交流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作文态度,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做自己的主人,逐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素材观察高年级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